癸酉版《石头记》(二):烛照历史周期的“风月宝鉴”
《冷斋夜话》卷九曾记载北宋音乐家彭渊材的“五恨”:一恨鲥鱼多骨,二恨金橘带酸,三恨莼菜性冷,四恨海棠无香,五恨曾子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不能诗。现代著名作家张爱玲则在《红楼梦魇》中写过人生“三大恨事”:一是海棠无香;二是鲥鱼多骨;三是《红楼梦》未完。
释惠洪的《冷斋夜话》目录
随着清朝的覆灭,1927年胡适机缘巧合购得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其后庚辰本等版本也随之出现,胡适、周汝昌等人凭借新材料推动了版本研究和新红学,也彻底颠覆了程高本《红楼梦》的地位,程高本的后四十回则据脂评本被确定为伪作。
考察甲戌本、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其原本上有不少批注,与癸酉本《石头记》后二十八回联系甚是紧密。典型的譬如丁亥夏畸笏叟的眉批:
狱(笔者怀疑这个字应该是“嶽”字的误书,世间有“岳神庙”而无“狱神庙”)神庙红玉、茜雪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
而在癸酉本《石头记》中,从第九十五回“水月庵龄官挞贾蔷 嶽神庙茜雪慰宝玉”起,“嶽神庙”总计出现了三十次之多,红玉更是与贾芸一起为挽救宝玉和贾府奔走,后来她(因避黛玉讳改为小红)又成为了林黛玉的得力助手。程高本《红楼梦》第九十五回却是“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癫”,后文四十回也搜不到“嶽神庙”的任何信息。
1927年的时候,7岁的张爱玲不知开没开始读《红楼梦》,她成年后肯定是知道《红楼梦》真本未完的,只不过她如果在有生之年见到癸酉本《石头记》,估计她应该不喜欢后二十八回“掉明之亡,揭清之失”的血腥情节。
癸酉本《石头记》的主旨,其实是“苍生血泪激洪涛,撗流覆舟君方知”。第九十二回“家宅乱恶子通强梁 世道艰道人连流寇”中,其文字就令人不寒而栗:
黑山村的老砍头乌进孝同四个养子也闯进园子杀人了,高喊什么“天有恩与人,人无报与天,当杀尽天下人,以合天意,妇则淫之杀之,孺则煮之食之。”因与柳湘莲的队伍合为一处,到处大憝杀伐作恶。被他杀害的丫鬟就有绮霰、翠墨、丰儿、佳惠,被他抢了金银又屠戮的有李贵、戴良、钱华……
明代气候处于小冰河期,天灾人祸频仍,邓拓在《中国灾荒史》统计,明代276年间共记录灾害1011次,其中包括:水灾196次、旱灾174次、地震165次、雹灾112次、风灾97次、蝗灾94次、饥荒93次、瘟疫64次、霜雪灾16次。
另据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鞠明库基于地方志与全国范围统计,仅洪涝、旱灾、地震、雹灾、蝗灾、风沙、疫灾、霜雪等八种主要灾害,总数就达到6199次,扣除跨省重复统计数据后仍不少于5700~5800次。
下面列几条地方志中的记载:
七年、八年相继旱荒无收,民饥死者大半,活者相食,间有父子夫妻相残而不忍观者。至九年,麦大熟,每斗十三文。嘉靖《鲁山县志》卷十“灾祥”。
是岁,郡中大旱,饥,人相食。明万历《汝南志》卷二十四“灾祥”。
《汉南续郡志》记载:“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至明朝崇祯帝在槐树上上吊自杀时,明开国宗室58人已经繁衍为近30万人,所以癸酉本在第一〇八回“情不情僧遭逢穷途 幻中幻境展演情榜”中,警幻仙子有这样一段议论:
……而贾府自从祖辈荫庇以来,子孙骄奢淫逸,豪强横夺……而举国肖似者千万,小人作逆谋,危社稷,倾荡天下,政荒众散,祸延万民。富者有土不耕自富,贫民无地勤作愈贫……天下至大,饿殍遍野,九州人神,莫不愤怒……故天神发怒,祸及帝室,威权削夺,促助胡虏开国承家……人主不能虚心听纳,天性峻急,不容人言,顾及体面,肆意杀死慷慨陈词忠臣直士……临死不肯改悔反善,犹言群臣误我,何其昏庸,国破身死,王道威严何存?望新朝引以为戒,尊贤垂训,兴教厚德,绵绵瓜瓞(dié),延祚久长。
明朝的灭亡,天灾可恕,人祸尤烈,癸酉本借警幻仙姑之口,直白地揭示了封建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深层原因。《石头记》“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的设定,其实就是在暗示这是朱明王朝灭亡的“家亡血史”,其中“贾王”是姻亲,“薛史”两家则关系稍远。
《石头记》中的几个主要袭爵位的男性人物,次子贾敬常年炼丹,其实就是映射明代嘉靖皇帝,毕竟朱厚熜原本是湖北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而贾赦、贾政两人的名字合起来就是“摄政”,贾政与赵姨娘庶出的儿子“贾环”,其实暗示他就是朱家王朝的“家患”,贾政最后也是被亲生儿子贾环杀掉的,而勾引外敌攻占了贾府的是“贾蓉、贾蔷”,其实就是暗示了最终灭明的是“戎(蓉)羌(蔷)”。第22回林黛玉在贾宝玉参禅时,曾经说过“无立足境,是方干净”的偈语,最后的结局就是九十七回林黛玉(暗示崇祯)上吊自杀。
贾宝玉(传国玉玺的化身)这个喜欢胭脂(印章红泥)的“石头”,其命运只能是在末世流落飘徙最后投海而死,其实是对朱家政权彻底灭亡在海上的命运的暗示。自1644年到1661年,郑成功率领的南明军队在厦门大海战曾取得重大胜利,击毙满洲八旗军将领就达80余人,可惜1662年39岁的郑成功急病而死后,剩余的南明势力就彻底覆灭了。
云雾缭绕的湖北钟祥明显陵
总之,完成于1690年的癸酉本《石头记》,其后二十八回把所有贾府人物的谐音都进行了回应和解释,并且力图理出历史周期律的深层原因。封建王朝无非是马上得天下,结局又是于马上失天下。《石头记》的结尾,贾家的贾蘭、贾菌在新朝廷再次走上了战场,再次进入到跟随主子杀人建功的历史循环中。
《石头记》为什么又名为《风月宝鉴》?无非就是这本书是明清易代的历史铸就的镜子,正面都是明君贤相才子佳人,反面都是兴亡皆苦白骨森森。
朱家的红楼坍塌可悼,清朝的覆亡也是必然,而顶级的经典小说《石头记》,则在历史的沧桑中提醒人们思考:人类的政权,到底该怎样才能走上合理的运转状态?所以癸酉本《石头记》堪为四大名著之首,而程高本《红楼梦》的主旨是远远达不到这个高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