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了14年,她吊打所有流量

作者 | 王冇冇

来源 | ins生活原创

500

FIGURE 09/24

《甄嬛传》已经播出14年了,郑晓龙还在求放过。

前段时间,他参加王伟忠的视频博客,聊到《甄嬛传》还在二创。

他一脸无奈:“《甄嬛传》已经较真到,我已经不知道怎么办了。”

差不多的话,去年郑晓龙也说过。

他在线委婉劝网友:“我觉得观众,多看点别的吧,现在也有很多很好的作品。”

500

500

可没办法,网友爱《甄嬛传》爱的实在太过深沉。

500

被盘包浆的《甄嬛传》

《甄嬛传》不是一开始就爆火的。

2011年播出的时候,正赶上清宫剧扎堆播出。

《步步惊心》《宫锁心玉》《宫锁珠帘》《新还珠格格》一众“神仙打架”。

相比之下,《甄嬛传》全然是个小透明。

题材上,不如《步步惊心》《宫锁心玉》这种穿越古偶有看点。

选角上,也跟当时的主流审美不符。

《步步惊心》有刘诗诗和吴奇隆,《宫》有杨幂和冯绍峰。

全是男俊女美的设定。

但《甄嬛传》偏不走寻常路。

同样是改编自小说,男主却选的是37岁的陈建斌。

跟原著中年轻、清俊的帝王形象完全不符。

开播后,豆瓣评分一度2.7。

所有人都不看好《甄嬛传》,可偏偏它最争气。

靠着过硬的演技、剧情翻身了。

2012、13年,几乎是《甄嬛传》元年。

它一下就成了“宫斗剧天花板”,替代《还珠格格》成为各台的轮播剧。

黑龙江台因为高频播放《甄嬛传》,被戏称为“甄嬛传台”。

500

500

网上也到处都是剧里的各种名场面。

这些台词,就算没有看过《甄嬛传》的人,也耳熟能详。

“今年的枫叶不够红啊。”

500

500

“臣妾告发熹贵妃私通。”

500

500

“臣妾,做不到啊!”

500

500

“终究是错付了!”

500

500

网友还自发制作了剧中不同人物的表情包。

500

500

随着看的人越来越多,《甄嬛传》开始被全方位深扒。

台词被不同博主一句句用现代话翻译过来,重新解读。

500

500

剧情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也都被分析出不同的意思。

500

500

由于剧情、台词的逻辑很禁得住推敲,《甄嬛传》常看常新。

每隔一段时间,总会被发现新角度。

500

500

很多人都二刷、三刷,甚至N刷。

用十倍放大镜来回看,把《甄嬛传》都快盘包浆了。

正经的剧情扒完了,那就扒穿帮。

估计后期在剪辑时看到的,都没有网友找到的多。

果郡王脖子上的蚊子。

500

500

曹贵人抱娃,手腕上却不经意露出手表。

500

500

滴血验亲局里,用的是农夫山泉水。

500

500

甄嬛出宫后,穿的尼姑服是M码。

500

500

她身边的槿汐,宫女服穿L码。

500

500

最惨备胎温太医,上山是被P上去的。

500

500

就连慎刑司嬷嬷的脖子上,也被发现了银项链。

500

500

就连幕后花絮、海报,也被深度解析,试图还原被郑晓龙删减掉的情节。

500

500

直到现在,《甄嬛传》的各种细节还在持续更新。

真应了那句话:“人类对《甄嬛传》的开发不足1%。”

大家已经不是在简单的看剧了。

《甄嬛传》也不再单纯是个古装剧,而是“甄学”。


500

甄学永流传

“甄学”除了研究《甄嬛传》,还会进行“二创”。

电视剧里给不到的,剧外全都有。

天家威严的四大爷,真实身份是个歌手。

每一首都是神曲。

成名作《爱一点》,唱的全是对嬛嬛没说出口的爱。

500

500

火遍全网的《就让这大雨落下》,一句“能不能让朕睡中间”唱出了“舔狗的卑微”。

500

500

用rap创作的《翻牌子》,更是唱尽了“妃嫔无爱”。

500

500

还大胆跨领域,用民间小调唱《清早起来去拾粪》。

无论什么风格,都随意拿捏。

500

500

而且素材取之不尽。

后宫的那些情爱坎坷,全是创作歌曲的灵感。

500

500

后宫的嫔妃们,也有隐藏身份。

她们实际上是“妇仇者联盟”。

甄嬛战队VS皇后战队,看谁能抢先拿龙。

500

500

皇宫也没了选秀,全是辛苦的考编人。

500

500

皇上跟妃嫔、大臣关系,也不再是君臣。

种地版里,皇上才是干活的牛马。

辛辛苦苦犁地,还要看着眉庄甄嬛他们吃饭。

500

500

军训版里,嬛嬛是教官。

500

500

大臣们是后宫舞娘。

嚣张跋扈年羹尧,学会了年羹摇。

舞姿妖娆,衬得苏培盛都有阳刚气了。

500

500

就连剧情也能改写。

想看什么,就剪什么。

滴血验亲里,祺贵人被魂穿,提前知道结局。

她不告熹贵妃私通,当场叛变。

500

500

随后联手甄嬛,给皇后做局。

直接让她提前下线。

500

500

为了不让《甄嬛传》大结局,网友还自创了另一个结尾。

屠龙马上结束,皇后却突然出现。

马上要咽气的皇帝,利落坐起。

500

500

帝后联手,引甄嬛入局。

而端妃太过恋爱脑,为保皇帝,竟然背叛甄嬛。

500

500

评论已经开始往下续新的一集了。

500

500

并且很快就出了视频版。

500

500

按这样发展下去,《甄嬛传》没准还可以再拍上70集。

但脑洞终究是脑洞,不够过瘾。

很多人到故宫,亲身体验《甄嬛传》。

硬是把故宫“演”成了嬛球影城。

500

500


500

为什么《甄嬛传》能火这么久?

《甄嬛传》之所以能火这么久,有两个原因。

一是它本身质量高。

二就是靠同行衬托。

现在的古装剧大多走古偶路线。

而且非常模式化,流量加上网文大IP就是一切,剧情、妆造、服装包括台词都不重要。

8月份的《锦月如歌》,开播之前,平台预约的人数就破了300万。

周也、丞磊新生代流量主演。

改编的原著,走的是大女主复仇爽文路线。

然而,播出后,剧情却被魔改成了玛丽苏甜剧。

网友没有感受到权谋,只有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的羞辱。

重生变成了假死,但说的是重生的台词。

500

500

女主设定是将军,却没有丝毫的杀伐果断。

反而为了找男主,战场上杀一半不杀了,甚至还把刀扔了。

不顾敌军,更不顾自己还在拼命厮杀的手下。

这合理吗?

500

500

还有女扮男装,再一次把观众当瞎子。

500

500

还有前段时间的《赴山海》,也全是雷点。

台词含糊不清。

字幕去掉,完全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更离谱的是,有个穿帮镜头是演员拿着剧本。

500

500

500

不止是这两部,今年整个暑期档的古装剧,可以算是“集体哑火”。

以往的套路,网友已经腻烦了。

甚至自行总结出了剧情走向:各种虐,女的哭完,男的哭,最后抱在一起哭。

或者是,我爱你你爱他,我杀她他杀你,各种爱各种杀。

总之,为了爱,男女主可以做出任何举动,哪怕非常降智。

古偶剧这种“粗制滥造”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

年初的时候,人民网就下场批评过。

只想着“流水线制作”,快速拍完去市场上抢流量。

关键是,不是拍不出好的古装剧。

《梦华录》《长相思》还有今年的《藏海传》,赚足了流量,口碑也很好。

流量和质量并非只能二选一。

希望古偶剧的导演们能明白,观众是有智商的。

不是看到流量明星就会被收割的韭菜。

500

点击「ins生活」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