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就是做电池起家的,为什么不把DM-i 车型电池做大点?

下半年,不少车企发布DM-i 车型时,都配备了 40 度电以上的大电池了,甚至有的车型都配备到了 80 度大电池,那么就有人问了:做电池起家的比亚迪,为什么不把DM-i 车型电池做大点?

500

是的,比亚迪的DM-i都进化到最低油耗 2.6L/100 公里,为什么还坚持使用 26.7 度电,最大不超过45 度电。可能有人说,增加电池价格就上来了,让比亚迪失去20 万车型的优势。

价格这方面如果放在 2021 年,那时候锂电池价格高,还说得过去。现在 1 度电电池的价格不过 700-1000 元,比亚迪给DM-i 车型电池容量翻一倍,也只是增加了 1-2 万元,并且这些费用完全可以增加在销售端。再不济,让用户自己选配也行啊。

所以,很显然,价格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毕竟改为大电池DM-i方案成本的增加如果直接增加在售价上面,消费者也愿意去接受的。

500

那么就有人说,可能是比亚迪DM-i车型方案的比较复杂,底盘下面放不了大电池了,实际上看过比亚迪展会现场就知道,放太大电池不行,增加 10 来度电还是可以的,再说了改变油箱位置也是可以的。

很显然,比亚迪的插混车型卖了几百万辆,但是他们并没有显著地增加电池容量,而是持续在DM-i 5.0油耗上榨干每一滴油,是有着自己的考虑。比亚迪理解用户的续航焦虑,做出来满油满电 2100 公里的DM-i 车型。同时,比亚迪也降DM-i 车型纯电续航做到 215 公里。

这里面有考虑到增加电池会显著增加车身重量,反而增加油耗的原因。更有比亚迪基于市场、用户、DM-i 5.0平台之间的平衡关系。

500

我们知道DM-i 这种插电混动与增程有着显著的不同,它的发动机不是只用来发电的,而是深度参与行驶的,这其中就必须要考虑整个系统的最佳经济性。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在DM-i车型油耗上不断提高策略,进一步降低有效,又同时增加存电的续航里程。

比如新发布的唐DMi智驾版2026款就将纯电续航干到了 175 公里,海豹 07DM-i2026 款的纯电续航最大也干到了 230公里。就连方盒子造型的方程豹钛 7起步都是 135 公里续航,最高达到了 200 公里续航。

500

但是很明显,比亚迪没有特意去宣传某某DM-i 车型配备了多么大的电池,比上一代多几度电。而是从整体上严控油耗,提高燃油经济性。说到底,比亚迪在意的还就不是配的电池本身,而是用户总体用车成本最低。

选购DM-i 车型的,日均行驶里程并没有超过 100 公里,即便纯电模式也能满足。偶然超过 100 公里了,用点油也是很节约,根本不用考虑电池有多大。但是,既然市场和用户还是希望电池大一些,充分享受纯电的“香味”,车企还是要有行动的。

比亚迪提高DM-i纯电续航里程只是第一步,后续在综合提高燃油经济性的基础上,再增加电池或者通过技术升级让DM-i车型更省油将是趋势。我们可以看到2024 年工信部的《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 》里有 443 款混动车,这里面超过 92.55% 的车纯电续航都在 200 公里以下,有 25.73% 甚至低于 100 公里。

500

但是如果今年的统计数据上来了,可能“大电小油”就将成为插混车型的发展新趋势。只不过比亚迪从来不是为了加大电池就不管了,而是继续从整体降低油耗,增加续航。

但是无论是“大油小电”,还是“大电小油”,都是用户自己要从买车时候充分考虑的,有的人一天就开几十公里,回家就能在峰谷充电,小电池反而最节约。有的人每天都跑百来公里,时不时跑个省内长途,即便是DM-i车型纯电续航都超过了 200 公里,想用纯电也是要精打细算,反而不如购买纯电车型。

500

现在比亚迪还在不断进化DM-i 技术和电池技术,并且给DM-i车型补能(30% 补能到 80%)都做到了 20 分钟以内的快充,其实纠结电池大小已经没有必要了,反而是准车主们最要过的是“纯电续航不足心理焦虑”这一关。

朋友和我说,开了插混车型用纯电,就后悔没买纯电车型。开了纯电车型,就想着那一天比亚迪研发出核动力车型,一次购买终身免费使用才叫“梦想成真”,我呵呵了,比亚迪这个课题,你敢接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