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200元才开票?拼多多商家设槛拒开发票涉嫌违法
“我在拼多多上买了很多东西,商家都不给开具发票,甚至提出了‘要一次买够200元才能开具发票’的荒谬言论。”一位拼多多用户对大公科技无奈地表示。这已经不是个别消费者的偶然遭遇,而是平台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购物满200元才开发票?拼多多商家为消费者设下的这道门槛,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更可能隐藏着严重的税务违规问题。
消费者索要发票屡碰壁
拼多多作为中国主流电商平台之一,以其低价策略吸引了大量用户。然而,“低价”的背后却伴随着服务缩水,其中开具发票服务成为重灾区。多位消费者反映,在拼多多购物时,即使主动要求开具发票,也会遭遇各种推诿和拖延。
“作为拼多多的‘重度级’爱好者,我经常在拼多多上采买各种东西,特别是玩具,而且每次买都是10个起步。”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表示,然而他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在拼多多上买东西,不是买的越多越便宜,有时反而是买的越多越不划算。
当他向商家索取发票时,对方却提出了“要一次买够200元才能开具发票”的荒谬要求,并。更让他气愤的是,尽管多次向拼多多官方客服反映情况,客服虽态度良好地承诺“会督促商家开具发票”,但所有承诺最终都石沉大海,再无下文。

针对“消费满200元才能开具发票”的说法,大公科技咨询了拼多多客服,对方予以否认并表示,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公民的基本义务,拼多多将一直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己任,鼓励卖家依法诚信纳税、开票。
上述情况并非个例。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关于拼多多商家拒开发票的投诉比比皆是,而平台的处理结果往往难以令消费者满意。
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2025年8月7日,一位消费者在拼多多购买15捆线缆,总金额1134元。购买前他特意咨询了店家,确认可以开发票后才下单。商品于8月11日签收后,他开始向商家申请开发票,却陷入了一场漫长的拖延战。

类似的案例层出不穷。另一位消费者在2025年9月7日的投诉中称,自己在7月30日咨询商家时得到可以开票的承诺,8月12日收货后提交开票申请,直到9月7日仍未见发票。在此期间,消费者曾12次向商家询问开票进程与时间,商家只回复“在的”。对此,消费者认为商家有严重不想开票的嫌疑。

在专家看来,商家拒开发票的行为很可能存在恶意偷逃税款的嫌疑,而平台如拼多多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时,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这是法定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包括“金额太小”或“需满200元才开票”等说法均违法。
“若商家长期不开票、隐瞒收入,极有可能是在逃避纳税义务,构成偷税漏税行为。多地已有拼多多商家因类似行为被税务机关查实并处罚。”
例如,苏州琦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因在拼多多平台销售商品过程中逃避缴纳税款,被税务机关处以4709.67元的罚款。

与此同时,专家认为,平台对商家的违法行为若知情不究,需承担连带责任。
柏文喜表示,虽然拼多多作为电子商务平台,并非直接销售方,但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平台知道或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存在违法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应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现实中,拼多多平台上商家拒开发票的投诉数量庞大、问题长期存在,且平台客服常以‘无法处理’或‘建议自行联系商家’推诿。”柏文喜称,若平台未尽到监管义务,如未对违规商家进行处罚、下架、冻结账户等,可能被认定为纵容违法行为,从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京喜“量大价优”策略直击拼多多软肋
“庆幸的是,京东上线了京喜自营业务!”一位多口之家的消费者对记者表示。朴素的话语背后,是一场正在悄然发生的下沉市场争夺战。京喜自营正以独特的“量大价优”策略与100%送货上门服务,精准切入拼多多的核心腹地。
在京喜自营部分商品的购物逻辑里,商品单价不再是一成不变的数字,它随着购买数量增长而降低。这并非营销噱头,而是线下批发市场质朴逻辑在电商平台的复刻。
消费者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购买咪咪虾条,2包需付2.99元,单价高达1.5元;但选择80包大包装,总价仅27.99元,单价瞬间降至0.35元,降幅惊人。为孩子采购恐龙玩具时,选购24只装单价为0.31元,而84只装单价仅0.29元,平台还贴心附赠地图。买得越多,省得越多,附加价值也在悄然提升。

相较于单纯的低价,京喜自营更深谙家庭消费的核心诉求:省心与便捷。当拼多多包裹大多止步于驿站,形成“最后一公里”的断点时,京喜自营依托其自有物流体系所实现的“100%送货上门”服务,则完成了用户体验的关键闭环。
这不仅是服务差异,更构成了其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壁垒。这也就意味着,当消费者在京喜自营订购大量日用品或食品时,无需自行搬运,直接享受“一站式到家”服务。
消费者直言:“我不知道商家如何看待京喜自营业务的,但作为消费者的我,不仅是拼多多的常客,也是京东的钻石会员,但如今我已经把主要购买平台转到了京东京喜自营上了。”
“当前部分电商平台陷入无底线的低价恶卷,卷出坑蒙拐骗,卷得越卖越亏。”京东京喜自营负责人祁婷在4月的京东·惊喜产业带发展大会上直言不讳。她指出,这种恶性竞争导致商家利润率普遍低于1%,严重破坏了产业根基。
针对这一困境,京喜自营正式启动“厂货百补”计划,凭借全链路服务能力,助力商家实现高质量增长,每年将投入1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优化用户体验、升级物流服务以及提升工厂生产效率。
除了打破低价内卷外,京喜自营还有一个目标,即决战下沉市场。祁婷表示,未来一年,京喜有望为京东带来1.5亿新用户。
电商行业如同马拉松,不是每一步都要快,但每一步都必须稳。京东与拼多多的这场竞争,核心不在于谁能在短期内烧更多钱,而在于谁能构建更可持续的低价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