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科股份85亿第二募资王:主业单价及研发费用率下降,负债率偏高

500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近期,惠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科股份)的深交所主板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惠科股份曾于2022年6月递表深交所创业板,在经过一轮审核问询函后,2023年8月,惠科股份主动撤回创业板上市申请,公司首次IPO宣告终止。同时,惠科股份的前期IPO募资金额达到了95亿元,其募资规模在当时居于前列。

虽然近几年惠科股份的营收规模实现较快扩张,但2022年公司大幅亏损超20亿元。盈利能力的较大波动,以及较高的资产负债率等或令公司此次IPO面临一定考验。

业绩突飞猛进,主业单价持续下滑

天眼查显示,惠科股份创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的科技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制造和销售半导体显示面板等核心显示器件及智能显示终端,主要产品包括多种尺寸和多种类型的TV和IT显示面板、智能电视、显示器及智慧物联终端等,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商用显示、汽车电子、工业控制、智慧物联等各类应用场景。

惠科股份的半导体显示面板业务主要通过生产半导体显示面板,并销售给全球电视、显示器、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类产品制造企业实现盈利。

从2022年-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来自半导体显示面板的收入金额分别为194.46亿元、251.86亿元和290.02亿元,占当期收入的74.09%、72.34%和73.86%;智能显示终端业务实现收入分别为67.99亿元、96.32亿元和102.63亿元,占当期收入的25.91%、27.66%和26.14%。

具体销售情况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半导体显示面板销量分别为1.7亿片、3.32亿片和4.43亿片,其中TV面板销量分别为4117.31万片、3577.92万片和3535.69万片,2023年、2024年TV面板销量同比-13.1%、-1.18%。2023年下滑系公司顺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所致。

期内,半导体显示面板单价分别为114.11元/片、75.93元/片和65.46元/片,2023年、2024年半导体显示面板单价同比-33.46%、-13.79%。

惠科股份的智能显示终端业务中,TV终端业务主要通过OEM/ODM模式生产并销售TV给品牌商实现盈利;IT及智慧物联终端业务主要通过OBM模式生产并销售自有品牌产品,同时通过OEM/ODM模式生产并销售其他IT及智慧物联终端产品给品牌商实现盈利。

报告期内,惠科股份实现营收分别为271.34亿元、357.97亿元和403.10亿元,稳步扩张。由于业务开展与全球贸易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同时,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52.69亿元、186.38亿元和19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8.18%、53.53%和49.92%,占据重要比例。

不过,受外部偶发性特定事件、显示面板厂商降价去库存、行业下游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惠科股份的期内利润表现曾出现大幅亏损。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0.97亿元、28.26亿元和36.7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亿元、14.33亿元和25.89亿元。

对于2022业绩亏损的原因,惠科股份表示,主要系:第一,受外部偶发性特定事件影响,消费电子行业需求于2021年提前释放,导致2022年整体需求疲软;第二,受过往两年新增产线的积极爬坡和产能释放的影响,2021年全球LCD产能显著增加,2022年显示面板厂商库存压力加大,受供需失衡的影响,显示面板价格走低,显示面板厂商通过降价策略去库存,进一步推动面板价格下跌;第三,显示面板行业具有一定周期性波动特点,公司经营业绩受到供需波动影响,同时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显示面板行业景气度较低,2022年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经营业绩普遍出现大幅下滑或亏损情形。

同时,由于业务结构变动的影响,惠科股份2022年的毛利率录得为负。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0.61%、16.9%和18.58%。

资产负债率不低,偿债能力偏弱

据了解,惠科股份所处的半导体显示行业具有重资产、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的特点,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和日常营运资金需求量较大。近年来,公司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债务融资方式进行融资的规模较大。

报告期各期,公司的短期借款分别为128.19亿元、245.32亿元和218.81亿元,占当期流动负债的34.81%、54.32%和49.94%;长期借款分别为47.65亿元、85.6亿元和112.71亿元,占当期非流动负债的18.71%、34.68%和44.27%。

同时,公司采用自有资金、自有资金与国有资本或市场化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投产运营,近年来陆续与滁州、绵阳、长沙、北海、郑州等地方国资合资成立半导体显示或智能终端等项目公司。

截至2024年末,公司待收购股权、已收购尚未支付的股权转让款和附有收购义务的少数股权余额合计129.27亿元。

同样居于高位的还有惠科股份的存货水平。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64.2亿元、74.13亿元和66.41亿元,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存货规模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各期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13.69亿元、4.25亿元和2.72亿元,占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分别为21.32%、5.73%和4.09%。

而由于高位的负债水平也让惠科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合并口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9.1%、69.47%和68.78%,流动比率分别为0.64倍、0.85倍和0.99倍,速动比率分别为0.5倍、0.69倍和0.85倍,资产负债率较高。

同一时期,同行可比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为52.61%、54.05%和53.93%,流动比率均值分别为1.43倍、1.37倍和1.24倍,速动比率均值分别为1.09倍、1.1倍和1.01倍。

85亿第二募资王,屡屡违规被罚

此次IPO,惠科股份计划募资85亿元,其中拟使用25亿元用于长沙新型OLED研发升级项目,30亿元用于长沙Oxide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0亿元用于绵阳Mini-LED智能制造项目,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从A股IPO募集资金来看,惠科股份为今年上半年第二大,仅次于华润新能(245亿元)。

由于主要募集资金用于研发项目,也让外界不得不关注惠科股份期内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4.31亿元、13.21亿元和14.11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7%、3.69%和3.5%。出现了研发费用率逐年下滑的情况。

同一时期,惠科股份所处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4.89%、5.31%和5.50%。2022年惠科股份的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2023年、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500

在产能消化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的半导体显示面板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9.25%、78.24%和79.47%,智能显示终端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5.07%、62.3%和61.62%。

惠科股份表示,2023年,公司半导体显示面板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主要系随着外部特定事件等导致需求错配的偶发性因素消除、产能结构优化以及下游需求的逐渐回升,同时显示面板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主要厂商动态规划产能使得行业竞争格局趋于有序,公司半导体显示面板产量和产能利用率有所提升。

智能显示终端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为智能显示终端产线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公司一般根据年内生产销售旺季的峰值订单量制定生产计划并预留一定的产能空间。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公司采用柔性生产方式,灵活调整生产线体数和工作时间,以实现效益最大化。报告期内,公司智能显示终端产能利用率整体有所提升。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惠科股份IPO面临着一个“成长性与风险并存”的复杂局面:公司不满足于“面板三哥”,希望通过上市融资,投入OLED、Mini-LED等新一代显示技术,以提升产品结构,追赶行业头部企业。若能成功,有望为未来增长打开空间。但公司自身也存在经营风险,包括:研发投入下滑、现有产能利用率不足、行业强周期性波动以及高负债率等问题,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挑战。当前监管强调“申报即担责”,公司IPO申请受理三天后就被抽中现场检查,也为其上市之路增添了不确定性。

7月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发布的《关于2025年第二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的公告》显示,惠科股份等12家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

此外,2024年公司完成现金分红1.99亿元。结合公司的账面情况来看,报告期各期末,惠科股份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4.03亿元、55.83亿元和109.98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92.07亿元、81.26亿元和102.17亿元,货币资金分别为127.17亿元、214.46亿元和269.55亿元,最近三年处于回暖态势。显然,惠科股份募投补流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值得详细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在惠科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中存在第三方回款的情形。

报告期内,公司第三方回款的金额分别为17.26亿元、14.49亿元和23.9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8%、4.16%和6.1%,主要由应收账款保理融资/保理户回款、客户指定付款构成。

惠科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存在第三方回款的原因主要系: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公司通过法国巴黎银行、玉山银行、汇丰银行等银行办理应收账款保理融资业务,银行向公司支付相应款项;部分客户由于所在国家或地区存在外汇管制或限制、银行信用证额度限制、集团管理要求、提升资金周转效率等原因,委托指定第三方代位支付货款。

内控方面:报告期内,惠科股份及子公司受到的行政处罚包括:2022年5月24日,因存在使用未经检验叉车行为,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的相关监管规定,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合肥五金罚款3万元。

2022年9月15日,因出口货物价格申报错误,影响海关统计准确性,北海海关对广西智显处罚款0.05万元。

2022年10月12日,因海运费误差导致进口设备申报不实,影响海关统计准确性,北海海关对北海惠显科处罚款0.4万元。

2022年12月16日,因发布广告中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科睿耐思被深圳市市监局罚款0.15万元。

2023年11月28日,因报关单货物数量、重量误差申报不实,影响海关统计准确性,惠科股份被大鹏海关罚款0.1万元。

2024年2月20日,因执行加工贸易电子账册期间,短少保税货物且不能提供正当理由;将合同项下保税货物存放在海关备案场所外,东莞惠智被凤岗海关合计罚款87.9万元。

2024年4月25日,因货物包装申报不符,广西智显被北海海关罚款0.05万元。

2024年9月25日,因报关单货物品牌申报不符,影响海关统计准确性,深圳惠金被皇岗海关罚款0.3万元。(港湾财经出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