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喆搞定了最难搞的10后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80后的偶像,被10后玩坏了。

  但不管怎样,只要他一出现,你就会莫名其妙笑一下——

  陶喆。

500

  一丝不苟地焊在脑门上的斜刘海,以及狂野粗放到不顾他人死活的Freestyle,是陶喆抽象的两个文明基本元素。

  记忆中。

  他是DT in the house。

500

  △ 辟谣:与“Donald Trump in the house”仅为巧合

  现在。

  他是“哦啊啊哎哎”的果敢开麦,和各式各样的“陶喆X时候”。

500

500

  从“华语天王”到“抽象教父”。

  陶喆对自己的翻红也受宠若惊,问歌迷:“你们确定你们知道陶喆是谁吗?其实你们应该都不知道我是谁吧?”

  所以。

  陶喆是谁?

  A.创作天才、即兴教父、华语R&B天王

  B.破音的神、即兴魔鬼、华语天王的破壁人

  如今这问题本身已经成了一把无情的代际标尺,你的答案能精准暴露你是哪个世纪的“遗民”。

  但。

  所谓“抽象”,不过是种掩护。

  在如今的娱乐圈,或许只有靠它,才能短暂回到那个歌值得听、人值得爱、圈子里还有活人的旧时光。

  01

  喆么抽象

  不管是出于摆烂放飞还是掏心掏肺,近些年,陶喆的网友印象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尬、真。

  有时候是尬中有真。

  有时候是真的很尬。

  除了嗯嗯啊啊,上一次的出圈事件,是PPT。

  与其说是他一本正经“做了错饭”深入人心,不如说,是大家对这种实打实的新闻发布会适应不良——

  啊?

  怎么明星公开道歉还一股打工人的班味。

500

  陶喆的语言没有一点遮掩:“我的的确确做出了婚后出轨的行为。”甚至也没有接媒体的台阶:“我不会后悔认识杨小姐。”

  不找多余的借口,不哭得梨花带雨,甚至秉持着一种令人困惑的天真。

  只是,当看到律师滑动十几页ppt、逐字分析微信聊天记录。

  屏幕上大喇喇一句陶喆发的:

  “哈哈,你想那个吗?”

  谁看了都绷不住。

500

  陶喆之所以抽象,是他真诚到了破坏表层社交氛围,并且并不在意公共形象的地步,呈现出一种我干了你随意的跳脱。

  但。

  以前的娱乐圈就是如此:

  明星们言谈举止并不围绕公关效益。

  一些如今看来的虎狼之词,在那个台娱繁盛的年代也并不突兀,当时松弛的天王更不只他陶一个。

  还有告诉全世界自己不穿内裤的周,以及黄色笑话张嘴就来的林。

500

500

  △ 林俊杰改编抽象版《找自己》力压陶喆

  最经典的还属《康熙来了》。

  听说陶喆胸肌练得好,小S伸出手、在沟壑间穿行、一试硬度之后。

  陶喆突然礼尚往来:

  “好了吗,现在轮到我了。”

500

  在给小S的“过火”解围的同时,也和《康熙来了》冒犯的愉悦同频。

  这一期《康熙》,陶喆的父亲陶大伟也在场,他有老前辈的儒雅和开明:“我从来不管家人的穿着。”

  可陶喆当即拆台:“可我上次买了一条嘻哈裤,你说像我在裤子里拉了一泡。”

500

  蔡康永更露骨地问:“所以你会让夫人穿露乳沟的衣服吗?”

  陶大伟反应超快,玩笑化解:“没有乳沟啊!”

500

  这种内娱罕见的,独属娱乐世家的松弛,而在陶喆身上体现出了青出于蓝。

  当父亲正在谈论母亲的身材时,镜头一转——

  儿子在旁边挖鼻屎。

500

  这期节目,陶喆分享了自己写的一首“小黄歌”,《讨厌红楼梦》。

  歌词不堪入目。

  歌里,是一个为恋爱脑感到痛苦的女孩子,和一个只想让她进棉被的男孩子词不达意的对话。

  节奏进退有度,夹杂气声和呻吟的采样。

  即便“黄”。

  陶喆的表达也是辩得有来有回。

500

  大胆?

  Sir更想说松弛,说Chill。

  父亲陶大伟是台湾影视歌三栖明星,而母亲王复蓉是著名的京剧演员,这个娱乐世家给孩子的除了艺术天赋,更有一种以放松的姿态面对观众们的自信:

  作品,可以大大方方地传递真的想法;镜头面前,也可以大大方方展示自己。

500

  如今被说是抽象。

  当初只是真,而已。

  不怕出格、不怕出丑,只怕没到位,怕没把心掏给你看。

  只是,这份松弛而固执的真,后来沦落到了一个因怕出丑、怕出格而人人都在装的娱乐世界。

  02

  喆么巅峰

  人如此,音乐亦然。

  得从陶喆的“车祸”聊起——

  你很难想象,连陈奕迅也会在与陶喆的交手中失去肢体管理。

500

  那场两人没怎么排练的《飞机场的十点半》(粉丝戏称《垃圾场的十点半》),两位华语天王的即兴,互相扇到对方腮帮子上。

500

  罪魁祸首:即兴。

  巅峰名场面是《无地自容》。

  韩红点兵,陶喆面不改色发出“咯咯哒”,嘈嘈切切无断绝。惊得韩红气沉丹田,飙出震撼世界的高音,大火收汁!

  却仍挡不住陶喆意犹未尽的“下蛋”现场。

500

  在这段惊天地泣鬼神的Ad-lib(即兴演唱)对决中,韩红老师从“我来挑战你!”到“让我拯救你!”的心态转变,体现出了实力唱将对于自身演唱技巧的极度自信。

  而陶喆体现的只有极度自信。

  那种在舞台上拿起麦克风就像在KTV里一样的松弛,大多数人大概率这辈子都学不来。

  如果说《无地自容》是陶喆抽象史上最高的山。

  那么他虎虎生风的无数个即兴(破音)现场,汇成了抽象史最长的河。

500

  这个人啊,真是随地大小玩即兴......

  仿佛黄种人的身体里,真的驻有一个黑人灵魂,随时准备着给全世界一个天旋地转的转音,并有决心将每一双耳朵带到灵魂缓慢燃烧的布鲁克林。

  但归根结底。

  这种“我敢出格”的自信,也是实实在在的实力体现。

  你要问,华语R&B谁最成功?

  那周、陶、王、林各有一席之地。

  但若问谁最权威?

  陶喆,或许是唯一正解。

  周杰伦说:

  我不是一个那么会唱R&B的人,真正要讲会唱、会掌控现场的歌手,陶喆的功力真的是非常好、比我强。

  王力宏:

  很惊叹一个华人可以有这种音色!所以我也向他请教了唱歌的技巧。

500

  那个时候,金曲奖如果不颁给陶喆,获奖者甚至都会边流泪边说:

  “我要感谢陶喆,因为这首歌我是在效法你。”

500

  △ 范晓萱《我要我们在一起》获得金曲奖

  内地音乐制作人张亚东见谁都是“特别好”,但给陶喆的定义语气坚定,“他改变了华语流行音乐,一个很重要的人”。

  不绕弯子:

  几乎是他为华语流行引进了R&B。

  在最初,是纯粹的兴趣使然——

  当年陶喆赴美求学,读的原本是电影专业,后来不了了之,因为他自己收藏的CD远远多过了影碟。

  兴趣远胜于任何专业科班培训。

  在纪录片《11号产房》中,陶喆就展示了自己的宝藏:收藏的上万张CD。

500

  在美国音乐环境下反复浸染,他也开始尝试创作,制作demo,直到这些作品被父亲陶大伟听到——

  臭小子真的是一个天才。

  随后,陶喆被父亲的好友、金牌制作人王治平引入台湾乐坛,开始幕后工作,给陈淑桦、张信哲、L.A.Boyz等人编曲。

  终于在97年,自己发表了一张划时代的“蓝专”。

500

  在这张专辑之前,90年代中期的流行歌曲,歌词是重心,而对旋律的最高要求无非是:悦耳、动听、好唱,情绪饱满的口水情歌最受欢迎。

500

  △ 张信哲《爱如潮水》

  而陶喆的《David Tao》,几乎是第一张完整呈现美式R&B的华语专辑。

  从节奏、和声、唱法到制作理念,都进行了全方位的革新,解决了中文四声与英语语调差异的巨大难题,让转音、即兴(ad-lib)在中文演唱中变得自然流畅,毫不违和。

  说白了——

  这就是一场“华语R&B该怎么唱”的示范教学。

  陶喆以一种慵懒、性感的唱腔,打破了字正腔圆、追求爆发力的传统唱法,引入了气声、假声、转音、即兴哼唱等大量R&B的技巧。

  你知道的。

  两年后,另一位台湾青年也因“口齿不清”出了名。

500

  更内在、更私人、更强调情绪自然流露的唱法,如同在你耳边呢喃。歌词也蜷缩起来,不再只有苦情或宏大叙事:

  我给你的越多

  你却越想要躲

  爱已无法回答所有的问题

  是不是爱给的不够所以你要怀疑

  陶喆的音乐,给千禧年的都市情绪,提供了一套更为精细的度量衡。

  流行音乐(年轻人的情感)可以更细腻、随性一点。

  霸榜的热单,也可以是王家卫的文艺电影。

500

  △ 《飞机场的10:30》MV,你能看出它在借鉴哪部电影

  律动、细腻、随性。

  音乐如此人也是。

  说到这你听懂了——

  所谓“抽象”,不过是艺高人胆大的快活,是审美与才华武装起的活人感。

  能火,说明这感觉真的久违了。

  03

  喆么多年

  一个普遍趋势:

  那些因为“抽象”开始关注陶喆的年轻人,最终也都于深夜沦陷在《普通朋友》的评论区里,感慨这居然是二十多年前的音乐。

500

  在那酸楚但又轻盈的音乐中,感慨各自“我给你的爱暂时收不回来”。

  直到发现,心中的他明明长着一模一样斜刘海。

500

  在视频网站,2003年那场状态巅峰的演唱会,仍再被老人反复回味,被新人推上神坛。

500

500

  在评论区、弹幕里,总有那两个让80、90后沉默的问题:

  “为什么你们以前吃这么好?”

  以及——

  “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没了?”

  在当时陶喆的“蓝专”“黄专”“黑专”三大神专和其他流行乐坛众神几分天下的时代持续了10余年后。

500

  陶喆的第6张专辑《69乐章》,当年销售不足十万。

  那一年,几乎是华语唱片时代的终结。

  有一期《吐槽大会》,同时邀请来了王力宏与陶喆。

500

  李诞嘴损:

  “华语R&B三大天王,今天我们把能请来的都请来了。”

  “三个人谁更强?时间会给你答案,你看今天,来了两个错误答案。”

500

  如今?

  明明是何勇那句歌词: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是更直白歌词,更单薄的音乐性,是塞满直接情绪,是碎片化、DJ版本的各路洗脑神曲......当80、90后不适应,Z时代也在肤浅的娱乐中焦渴,内娱也开始“被动”回头看——

  好的坏的都囫囵挖出,反正都比现在呆板的娱乐圈强。

  老综艺,可以有新解释。

500

  时代金曲,也被重新翻唱。

500

500

  △ 《Lemon》《北京欢迎你》翻唱的唯一价值,只是为了给原版多增加1个播放量

  20多年过去,塑造了华语流行乐的人和歌,依旧在给华语流行乐托底。

  年轻人们,在有好有坏、有人有鬼的怀旧浪潮中转来转去,最终的目的地,依旧是那几首老歌的评论区。

  那是“中国风”可以和R&B巧妙融合,不会被说“谁偷了谁”的时代。

  古风不需要不通顺的生僻字,只用“花开堪折直须折,青春最可爱”,足矣。

500

  △ 《望春风》MV

  那是乐坛前后辈彼此扶持,不会因为流行化经典,就觉得“作品被毁”的年代。

  “哥哥”张国荣打麻将的时候,会放陶喆改编的《月亮代表谁的心》。

  哪怕这首歌把从前笃定的表白,变成现代人的瞬息万变。

500

  那是“画风不同”的明星彼此照耀的年代。

  港乐歌后梅艳芳也会邀请陶喆,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唱《沙滩》。

500

  那时候,孙燕姿不是“冷门歌手”;杂志背后的彩铃页面,周王林陶挨个刷榜;SHE大声说“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萧亚轩的《类似爱情》MV里拍,情感还有异性恋之外的别样状态。

  尽管他多次表明《今天你要嫁给我》这首歌有一种讽刺含义,但它依旧会让人对婚姻充满憧憬。

  哪怕是他自己。

  陶喆和Penny的婚礼上,周杰伦、林俊杰和王力宏都在场——

  真好啊。

  那天这个男人一定好高兴,因为他又破了音。

500

  △ 谁懂看到Penny这个眼神的救赎

  陶喆的老粉丝和新粉丝,走在了一条交叉道上。

  从“华语天王”认识陶喆的人,看着曾经的时代细节,坍缩成了一个梗。

  而以“抽象教父”认识陶喆的人,看着他从一个梗,逐渐丰满变成了一个个难以言喻的“超前”作品。

  “抽象”的名义下,两波人都很欣慰,欣慰有过这样的曾经。

  可你知道吗?

  在今年,他居然还发了新专辑。

  《STUPID POP SONGS》。

  仿佛在说:时代变了吗?我没有啊......

500

  本来已经够抽象了,我们只有绕过这个“抽象教父”的弯子,年轻人和中年人,才能安全地返回了那个歌好听、人真实的旧娱乐时代,短暂地透一口气。

  没想到啊。

  最抽象的是——

  你一抬头,那个男人居然还在。

  当你迷乱了方向

  我就在这里

  不要再害怕  

  I'll catch you if you fall

  ——《Lonely is the Night》

500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