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是“保卫盟友”还是“保护钱包”?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当又一架俄侦察机出现在波罗的海上空,瑞典与德国战机紧急升空拦截,美国再一次夸下海口要“保卫欧洲”。

500

当地时间9月21日,特朗普向记者高调宣称“将协助保卫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回应俄罗斯军机侵犯领空事件。

这番表态看似坚定,却像极了“雨天送伞——临时抱佛脚”,毕竟他过去曾痛批北约盟友“白嫖美军保护费”,如今却画风突变,难免让人怀疑:是战略真情还是交易筹码?

毕竟就在不久前,他还貌似站在了中间立场。

9月10日,在俄罗斯无人机侵犯波兰领空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俄罗斯用无人机侵犯波兰领空是怎么回事?我们来了!”

第二天,他对记者阐明了立场,俄罗斯无人机飞入波兰“可能是个失误”。

500

可短短不到两周的时间,特朗普又话锋突变,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为何又要“保卫欧洲”了?

当地时间9月19日,三架俄罗斯米格-31战机在未提交飞行计划、关闭应答器且未与爱沙尼亚空中交通服务进行双向无线电通信的情况下,多次闯入爱沙尼亚、波兰领空,甚至停留12分钟,北约紧急出动F-35拦截。

500

更微妙的是,9月21日,一架俄罗斯IL-20侦察机在波罗的海上空关闭应答器飞行,瑞典和德国战机紧急升空拦截。

这类事件的频发,暴露出俄方“战术试探”与北约“被动反应”的博弈模式:俄军通过低成本无人机(如单价2万美元的“天竺葵-2”)消耗北约高价防御系统(如单机8000万美元的F-35),让联盟陷入了“经济战”陷阱。

这种“试探-反应”模式宛如1961年柏林危机的重演——赫鲁晓夫通过制造边境摩擦测试肯尼迪政府的底线,而美国则以增兵西柏林回应。

500

如今,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举动,同样是利用军事边缘政策试探北约团结性,于是特朗普又站出来了:“美国将参与保卫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

但他的行动,却是多了几分“生意人”的算计而非战略坚定。

特朗普嘴上说着“保卫盟友”,身体倒是很诚实。

他一边承诺协防,一边要求波兰“增加军费分摊”,甚至曾经逼波兰出资20亿修“特朗普堡”换美军驻扎。

盟友安全?先打钱!

500

这种“付费防御”是特朗普的传统艺能,除此之外,特朗普还总喜欢打历史创伤牌。

波兰因历史上三次被沙俄瓜分,对俄恐惧深入骨髓,主动献上“特朗普堡”求保护。而美国则顺势拿捏,将波兰当作制衡俄欧的“离岸平衡支点”。

其实,特朗普就是在拉拢波兰裔选民,为选举铺路。毕竟,“保卫波兰”听起来比“削减波罗的海军援”更加吸票。

特朗普对欧政策的本质是“杠杆式外交”——利用安全需求换取经济让步。既想要选票,又不想出钱,吆喝两句就想算情绪价值换波兰站队,政客商人的算计嘴脸一览无遗。

可怜的波兰,真是工具人实锤了!

500

当然,工具人可不止波兰,对特朗普而言,欧盟都是戴着“盟友”帽子的工具。

一个月前,美国要求欧盟扩大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打破德国车企垄断,试图重塑能源和汽车霸权。

这种策略与19世纪英国“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如出一辙:通过制造欧洲内部分裂(如支持东欧国家对抗法德),确保美国始终是仲裁者而非普通伙伴。

美国的算盘珠子打得震天响,它的“好兄弟”们却吃饱了哑巴亏。

在被俄挑衅后,波兰外长曾幽默喊话特朗普:“普京在嘲笑你的和平努力!”结果却被白宫回怼“莫名其妙”——波兰热脸贴了美国的冷屁股,只好默默吃瘪。

与此同时,德法对波兰事件态度谨慎,质疑证据不足;东欧恐俄派与西欧缓和派裂痕加深,美国趁机“分而治之”。

500

2025年3月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公布一项8000亿欧元的“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建议暂停欧盟成员国财政赤字上限的规定、提议欧洲投资银行修改借贷条例,以促进对军工项目的投资。

内部矛盾让“战略自主”举步维艰:法国力推“欧洲防务联盟”,德国却担忧激怒美国;匈牙利、希腊等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而波兰等东欧国家因安全依赖美国被迫妥协。

这种分裂使欧洲成为“巨人身子婴儿腿”——经济实力无法转化为战略统一性。所谓的联盟团结不过是“塑料兄弟情”罢了!

特朗普的套路宛如19世纪麦金莱总统“关税帝国主义”的翻版:逼乌克兰出让矿产、索要加拿大领土、改名“美国湾”——这些赤裸裸的强权逻辑,完全是把世界当成了丛林。

美国一边威胁对欧盟征收50%关税,一边又推迟期限,让盟友陷入“到底信不信你”的焦虑之中。

500

事实上,美欧分歧的本质是国际格局权力转移的必然结果。

随着欧盟实力提升、GDP一度超越美国,其谋求世界领导权的意愿日益增强,而美国却还在试图维持全球霸权的地位。

究其根本,是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政策激化了这种矛盾:美国不仅在经济上要求欧盟屈服(如要求欧盟放弃数字税、开放农业市场),甚至在价值观上公开抨击欧洲民主模式(副总统万斯称欧洲“最大威胁来自内部”)。

这种“主仆关系”注定不会持久,正如德国联邦议员达代伦所言:“美国想要的不是盟友,而是忠诚的仆从。”但又有哪个国家甘当血包呢?

特朗普的“保卫宣言”,看似盟友情深,实为一场精算的利益游戏:安全承诺是幌子,战略讹诈才是真。

波兰等东欧国家,既恐俄又恐美,最终在“丛林外交”中沦为大国博弈的筹码——毕竟,在美国的“交易艺术”里,盟友不过是“付费订阅的保镖服务”而已!

500

历史终将证明,单边主义的尽头不是胜利,而是盟友的集体叛逃。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