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佬朱兴明送女儿股票,价值7亿
家族传承迎来新一幕。
投资界获悉,汇川技术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裁朱兴明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内部转让了960.21万股公司股份给其女儿朱瀚玥。按公司披露的内部转让均价80.14元/股计算,这次转让的股份价值约7.70亿元。
算下来,朱兴明已累计赠予女儿股份价值约14亿元。
众所周知,汇川技术由朱兴明在2003年一手创立,一路崛起为行业龙头,如今市值超2200亿元。与此同时,从汇川技术分拆而来的联合动力,也即将登陆创业板。这意味着,这对父女又将收获一个IPO。
前岳阳首富
他给女儿转股票,价值7亿
这要从4年前说起。
2021年7月,汇川技术曾发布关于实控人离婚的公告。彼时公告称,朱兴明与钟进因感情破裂,已办理离婚手续。根据协议约定,朱兴明分割其直接持有的7030.03万股汇川技术股票给钟进。这部分股票如按照双方办理离婚手续当日(即2021年7月8日)的收盘价76.67元/股来计算的话,价值约53.9亿元。
同年9月,朱兴明与朱瀚玥签署了《赠与协议》。公告称,朱兴明为体现对其女儿的关爱,将其直接持有的公司股票20602113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76%,以及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汇川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汇川投资”)21.7029%股权的全部财产权益无偿赠与朱瀚玥。其中,涉及汇川投资的21.70%股权已于2022年完成过户登记。
随后,按照赠与协议约定,朱兴明在2024年12月以大宗交易方式,向朱瀚玥转让汇川技术股份1100万股,内部转让均价为62.06元/股,这部分股份价值约6.8亿元。
直到今年9月,赠与协议中约定的剩余960.21万股汇川技术股票完成内部转让工作。随着本次转让完成后,朱兴明父女2021年所签署《赠与协议》项下的朱兴明相关义务已履行完毕。
需要注意的是,朱瀚玥此前在协议中已承诺,因受赠股票及受赠股权而取得的表决权,将无条件地委托给朱兴明行使。因此,这笔赠与事项不会导致汇川技术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影响。
显而易见,朱兴明父女通过“赠与+表决权委托”的安排,精准解决了当下企业传承的核心矛盾:既要完成财富所有权的代际转移,又要保障企业经营权的平稳过渡。创业二十余载,朱兴明在2023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稳居湖南岳阳榜首。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5年9月17日,汇川技术股价年度累计涨幅超40%。至此,两次赠与的股份价值总计约14.5亿元。
缔造2000亿
父女将迎来第二个IPO
朱兴明,无疑是汇川技术的灵魂人物。
1967年出生于湖南岳阳,朱兴明早年在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燕山大学)学习,后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保送攻读该校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深圳一家小型电机厂工作。
彼时华为开始布局电机电控领域,朱兴明看准机会加入华为电气,后者是华为的通信电源公司,后更名为安圣电气。进入华为后,朱兴明很快成长为高级工程师。2001年,安圣电气被美国艾默生集团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并购案。
正值此时,西门子、ABB、三菱……一众国外品牌垄断了变频器市场。因此在嗅到国产替代的机会后,2003年朱兴明携手18位前同事共同创立汇川技术。
后面的故事广为人知:从一款通用型电梯电机变频器起家,汇川逐渐崛起为自动控制技术龙头。2010年,公司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最新市值超22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朱兴明的目光早早瞄向了新能源汽车。2009年,电动汽车业还处于萌芽阶段时,汇川技术就成立新能源事业部门,此后将其独立,联合动力由此诞生。随后在2021年,汇川技术将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资产全部划转至联合动力,实现账目和业务的完全独立,并最终决定分拆上市。
背后逻辑不难理解——作为电动汽车的“三大件”,“电控、电机、电池”相当于传统燃油车中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与汇川技术的电控积累天然契合。
时至今日,联合动力为下游超过 40 家整车企业、超过 170 个车型提供动力系统解决方案,2024 年度动力系统产品出货量超过 450 万台。在这份名单中,既有理想、小米等造车新势力,也有广汽、奇瑞、长安、吉利、东风等民族汽车品牌,还有沃尔沃、Stellantis、大众、奥迪、保时捷、捷豹路虎等国际主流车企。
今年7月,联合动力在创业板IPO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9月17日,联合动力公告网下发行初步配售结果,这也意味着距离最终上市只剩下临门一脚。
接班潮
中国女二代集体登场
目之所及,越来越多的“女二代”身影出现。
近日卧龙电驱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股挂牌。来自浙江绍兴的卧龙电驱,背后站着一对父女——陈建成、陈嫣妮。1984年,陈建成从一间山村里的旧厂房起步,一路带领卧龙电驱成为国内电机龙头。
与众多二代的成长路径相似,陈嫣妮也是从海外学成归来,2007年进入集团工作,历练多年后从父亲手中接班,现担任卧龙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卧龙控股集团董事长一职。
前不久,新世界发展公告称,2025年5月起,现年79岁的郑家纯,正式从公司提名委员会卸任,改由李联伟接任;郑家纯的女儿郑志雯,则正式进入提名委员会班子。这也被外界视为,郑志雯从一众兄妹中杀出重围,进入接班考察期。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悄然间,中国商业江湖崛起一批女继承者们。诸如刘舒琪接棒,成为近千亿市值通威股份掌门人;刘畅从父亲手下接过新希望投资集团;桐昆集团创始人陈士良交棒给女儿陈蕾;天齐锂业选举蒋卫平之女蒋安琪为新任董事长……她们成为中国商界一道风景线。
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3年,中国家族企业选择女性作为继承人的比例显著提升。曾经被视为“第二选择”的女儿们,如今也成为家族事业延续的核心。这些“女二代”们大多拥有海外留学背景和金融行业工作经验,为传统行业带来了新视野。
这些企业的共同点在于:父亲一辈完成原始积累,女儿主导新兴业务,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代际交接与产业升级的无缝衔接。
但需要注意的是,代际传承远非简单的财富移交,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了法律、金融、治理、教育、心理等多个环节。它需要提前规划、系统布局,而不是在事件驱动下,或是创始人健康情况等之下的被动应对。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并非每一位二代接班都能平稳度过每一道坎。去年1月,美邦服饰发布公告,周成建之女、美邦服饰董事长胡佳佳宣布卸任,周成建重新被提名董事。当企业身处逆境,父亲重新挂帅出山。
更为外界熟知的是宗馥莉。宗庆后因病去世,娃哈哈从此进入“宗馥莉时代” 。接班第一年,娃哈哈营收重回700亿区间,拉齐了十年前的业绩规模。然而最近,宗馥莉却陷入一场遗产继承风波之中,令人唏嘘。
正如卧龙集团创始人陈建成此前所言,“现在很多年轻人学历高、英文好,但只靠这个是不够的。企业家都是‘枪林弹雨’里出来的。”
中国历史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是守业总比创业难。显然,留给她们的考验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