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于调整受教育节奏提高生育率的方法

总结,通过调整受教育的节奏,让青春期男女同步进入高中,在男18岁女16岁时成人结婚,大学8年制,同时在此最佳年龄段完成生育,使得国家和个人实现双赢。

中国如今生育率连世代更新率的一半都不到,已经注定在未来某个时刻中国只剩下一半人口,而且更糟糕的是这一半人口还是超级高龄化的人口组成,不具备社会运转的可持续性。现在政府和民间都开始正视生育率崩盘的现实,正视归正视,但民间并没有多少动力去生。前面我提过奖惩并行的想法,只有让不生的人认为自己在帮别人养孩子而肉痛到不行,才能迫使他们主动去生育。

刚刚看到陈经说让40岁的女人多生,这个生物学直接就否了,不过倒是有可以利用生物学的地方。观友估计都是成年人,也没啥会被带坏的可能,就直说了吧。大家都经历过青春期,见了俊男美女就想双宿双飞,至于对方是否有钱有势有房有车根本不在考虑之列,美好的青春啊。从生物学上说,青春期的男女是激素水平最高的年龄段,因此比较冲动不计后果。一旦过了25,激素水平会大幅下降,这时人考虑的东西就多了,结婚生育都会计算投入产出。好了,说到这里大家也就知道思路了。当然,也就是个思维实验,你愿当真就是认真的,认为是玩笑就是玩笑。

我们现行的社会是孩子4岁上幼儿园,7岁上小学,13岁上中学,19岁上大学,大学毕业22岁,等找好工作安定下来已经25岁,然后才能认真考虑婚姻的文题。如上所示,人这个岁数技术靠激素往往不行了,一些外在的东西远比内在的更被看重。那么我们就根据生物学调整受教育的节奏,把生育置于教育之上,毕竟人如果没了,还教育个啥?

我么们都知道男孩大约15岁进入青春期、女孩13岁进入青春期,之间大约相差两年。据此,我们调整上学的节奏,比如女孩子直接跳过幼儿园,4岁开始上小学,10岁上初中,13岁上高中。男孩子多玩两年,6岁上小学,12岁上初中,15岁上高中,即高中岁月正好配合上男女青春期,同年级的男孩子女孩子可以直接交往培养感情,高中毕业即可行成人礼结婚。这时女孩子16岁,男孩子18岁,都是血气方刚干柴烈火的年纪,想不生都不行的。国家要配合之,只要结婚就免费提供一室一厅,生一个孩子配二室一厅,生两个配三室一厅,以此类推。在教育方面,只要结婚就自动获得上大学的机会,学校级别按夫妻高考合并总分录取,单身的则只能用自己的分数录取。大学期间怀孕,围产期有一年的休学期让夫妻双方共同抚养孩子,之后夫妻可以按半日制继续大学学业,有第二个孩子依此办理。

对于男22岁女20岁仍未婚者,男强制当兵4年,女强制当月嫂4年,既然自己不婚不生,那就耗费4年时间给愿婚愿生的人服务,而不是被用来发展自己职业的职业机能,让其能拼掉花时间生育的夫妻,只有自己也生育才能脱离。当男子26岁女子24岁走入职业生涯的时候,已婚育的孩子已经到入学的年纪,而未婚未育的也占不到便宜,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而且公务员只允许已婚育的男女报考,未婚未育者只允许从事民营职业。已婚育的买房也提供优惠,比如每个孩子免费加一室。

这个思路其实也就推后职业生涯4年,但能保证夫妻在最好的年龄段生出最好的孩子,而且也是夫妻年轻精力旺盛的时段,可以更好的养育孩子,还有那些不愿结婚生育的男人当兵女人当月嫂分担压力,开始职业生涯时对比未婚育者不仅不落后,还有优势,所以虽耽误4年,但国家个人双满意,这四年大大的值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