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湘军:从岳麓书院出发,竞逐全球智能赛道
湘江潮涌,AI领航,长沙以青年之志书写城市荣光,以创新之笔绘就簇新未来。
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9月15日在长沙由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宣布开幕,省长毛伟明主持,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等嘉宾出席。本届大会以“AI领航 畅想湘江”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同日,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启用,聚焦芯片适配,助力湖南智能终端、音视频产业迈向千亿级规模。
从岳麓书院的千年文脉到全球数字经济的浩荡潮流,长沙乘时代东风,立AI潮头,以青春气息挥毫撰写中部崛起与全球视野交融的壮丽史诗。
政策引领:构筑青年创新创业新生态
以政策为墨,以青年为笔,长沙书写AI时代的创业传奇。
长期以来,长沙通过构建多层次政策体系,为青年AI创业构筑了坚实支撑。资金支持日益完善,100亿元产业发展子基金、30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为青年梦想奠定金色基石。人才政策豪气冲天,长沙一区实施“千博万硕”工程,计划三年投入10亿元,引进千名博士、万名硕士,至今已初见成效。
政策迭代为创业保驾护航,“红枫计划”自2021年启动,以股权投资支持青年科创,截至2025年4月,投资近百个早期项目,孵化4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资金与人才完美共舞。2025年,这一计划进一步与鸿蒙生态对接,优先支持AI大模型和具身智能项目,助力青年企业参与“HarmonyOS Ecological Xiangpin Xiangyong”示范场景。
服务平台搭建进度同样耀眼。长沙市政府携手湖南湘江新区,投资7.5亿元建成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首期200P全栈国产化算力集群拔地而起。2023年,华为与长沙阳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共建数字人才培训基地,培养AI训练师、程序设计员等专业人才,为长沙AI狂奔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青年力量:AI赛道上绽放青春梦想
青春之城,青年傲啸,长沙的AI赛道因青年而生辉。
在政策东风下,长沙青年在AI领域绽放惊艳创造力。中南大学大三学生计昊天创办的潇湘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凭借铝电解过热度智能识别巡检机器人,获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50万元种子轮融资。
国防科技大学博士顾善植创立的湖南汇视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估值过亿,发布国内首个国产算力视觉大模型“橘洲”V1端侧版,融入城市治理与工业检测,业务覆盖客流预警、独居老人守护、瑕疵检测等场景。
类似青年创业创新的故事每天都在流传,或版本翻新,或领域新开,一如湘江,朝夕之间奔腾万里。
这些青年或得益于“柳枝行动”,或受益于“红枫计划”,或蒙“小荷”项目全链条支持,产品快速孵化,技术融入城市血脉。
从麓山之南到湘江之北,无数个计昊天、顾善植梦想交相辉映,如乐章协奏,呼应湘江浪涛,点亮青春长沙的AI星空。
产业集聚:打造AI发展新高地
以湘江为原点,以创新为羽翼,长沙AI产业振翅高飞。
历经岳麓大会十余载春秋淬炼,长沙形成了独特的AI产业生态。“一核两廊、多点支撑”,湖南以长沙为核心,撬动科技创新,而湘江科学城、自贸区长沙片区、马栏山基地成为AI前沿阵地,驱动能级提升,为人工智能发展与青年筑梦长沙提供了强劲的创新引擎。由此,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截至2023年底,长沙人工智能及传感器产业链企业超2500家,高新技术企业8600余家,AI相关企业占比超15%,青年创始人比例高达40%,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营收突破千亿。
创新平台同样成果斐然。湘江实验室构建“创新研究院+研发中心+区域创新中心+社会实验室+院士PI团队”体系,与头部企业、高校深度合作,发布“湘江文创大模型”“湘江病理大模型”等12个引领性产品,彰显长沙AI的实践力。
从实验室到市场终端,AI创新的场景始终与时代并行,激发引领时代的需求,也回应时代的需求。
大会对AI念念在兹,令长沙在一个更为悠长的时间维度里听到了回响。她链动着政府的决心,启迪着青年的思潮,也砥砺着青春的力量。
产教融合: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
产教共融,创意激荡,长沙AI人才与产业并肩逐浪。
长沙对AI,于细微处见应用,于宏大处看潮流,一手推动着人才培养大计,一手挖掘出产业需求,在AI领域人才的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罅隙间架起这峰会桥梁。
从高校到企业,理论与实践在长沙丝滑衔接、实时互动。2024年,湖南实施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AI项目占比43%;省工信厅《湖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2026年智能算力达3600PFlops、产业规模破千亿目标。涌现的实训基地同样重要,华为与长沙阳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合作培养8000余名学员,输送3000余名数字人才,覆盖华为生态链及数字经济企业。
2024岳麓峰会聚焦具身智能;10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具身智能论坛在长沙召开,汇聚顶尖人才与企业,探讨前沿议题。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长沙拥有1400多家先进计算骨干企业、70个国家级创新载体,形成了从硬件到整机的完整生态。
集腋成裘,长沙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方面终于走出了三湘大地,唱响了长沙AI的嘹亮湘音。
场景应用:AI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AI赋能实业,长沙以科技之光照亮城市未来。
赋能实业,是检验AI科技成果的唯一工具。
明于此,长沙不断开拓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场景。在智能制造领域,长沙正结合本地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优势产业,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精细操作与自主决策能力。
在中联重科的工厂里,人形机器人已在工程机械生产装配线上试上岗。未来,还有望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柔性制造、商业服务、居家养老等场景。
在比亚迪长沙星沙园区物流仓库中,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进行模拟搬运作业。
在医疗康养领域,长沙AI同样“乘风破浪”。湖南超能机器人发布了人形机器人“湘江1号”,可用于“助医、助行、助兴、助力、助餐、助便、助浴”等全方位健康陪护重任。这支国内最早投身健康服务机器人研发的团队,近年来接连推出多款爆款机器人产品,引得天下纷纷侧目,为康养领域的抹上梦幻色彩。
在自动驾驶领域,长沙企业希迪智驾成为湘企唯一代表入选《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这家专注于商用车自动驾驶的科技公司,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从感知、决策、规划到控制、定位、通信等多方面的算法、软件、硬件模块和子系统。
......
AI应用,为城市的腾飞装上了双翅,也为青年的发展,大开了眼界。当然,青年与城市从来是相互成就的,湖湘精神中的“敢为人先”亦在AI时代焕发了新生。
湘江潮逐,指向浩瀚江海;长沙征途,通往星辰大海。在2025互联网岳麓大会的激荡回响中,古城长沙正以千年未有之青春激情,携手青年,书写AI时代的城市新传奇。
此刻,旭色渐明,湘江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