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什么事都可扯到老人退休金的事上?
四川成都公园内一25岁女子留下遗书后自缢身亡,本是一件悲事,但我看到评论区一些网友的的评论后深感无语,这是将一场悲剧生生劈成了代际鸿沟,这样好吗?网友1说:建议政府把退休金的额度一律控制在4000元以下,从而保障年轻人的生活和工作;
网友2说:建议政府让老人早点退休,退休后不得返聘,把工作岗位留给年轻人。
当然,更有网友无中生有地说这个女子是个外卖员,遗书中的“实在骑不动了”,反映了部分年轻人的生活现实。情况介绍中的“自由职业”被很多人理解成无业或失业等等。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什么事都牵扯到退休老人的身上?
第一,现在的退休金不叫退休金,是养老金。它是根据三个因素确定的:
1.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省平工资每年都在增加,养老金水平也就逐年水涨船高)
2.本人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
3.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越多)
这应该可以说明有些年轻人生活艰难不是老人抢了他们的饭碗吧?
第二,生活好坏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个案不要放射到群体,更不要放射到社会,就事论事,实事求是。生活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当我们把个案悲剧强行嫁接给某个群体时,不仅模糊了真相,更在代际之间掘出难以跨越的鸿沟。
第三,再好的社会制度也是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的,难道每天累成狗就不是好制度,每天活成神仙就是好制度。如果努力与不努力,人人生活同样,那谁还去奋斗?社会主义制度是按劳分配,不是按人分配。一个人人都不再努力奋斗的社会还有前进动力吗?
那个永远停在25岁的灵魂,本应如朝阳般充满可能。她的离去或许有千万种我们未能读懂的原因,但绝不应该是某些人用来攻击社会制度,制造代际鸿沟的武器。真正的文明社会,应当既能托起银发族的尊严,也能为青年撑起追梦的蓝天——而这需要的是建设性的思考,而非充满敌意的攻击和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