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胜客下沉县城市场,为何突然 “香” 了
惊奇地发现,老家小县城也要有必胜客入驻了。
曾经被视为一二线城市专属的西式餐饮品牌,如今正大举进军县城市场,在小县城掀起一阵 “披萨热”。这一现象背后,有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
从市场环境来看,县城消费市场正迎来爆发期。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壮大。2022 年,中国 GDP “千亿县” 增至 54 个,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 8.6 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 7.1%。与此同时,县城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消费观念也逐渐发生转变。麦肯锡预测,到 2030 年,中国超过 66% 的个人消费增长将
来下沉市场,特别是县城。小镇青年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增长动力,他们工作稳定,租房或买房压力小,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追求,消费观念也更加多元化,愿意尝试新鲜事物,这为必胜客等外来品牌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群体。
而在一二线城市,餐饮市场竞争已趋于白热化。众多西式餐饮品牌以及本土新兴品牌纷纷布局,市场饱和度较高。相比之下,县城市场竞争相对缓和,很多县城缺乏具有品牌影响力和优质体验的连锁餐饮品牌。必胜客作为知名连锁品牌,凭借其品牌知名度和标准化服务,进入县城后极易脱颖而出,吸引大量消费者。以新茶饮品牌为例,喜茶、奈雪的茶等在一线城市面临激烈竞争,但在县城市场却能凭借品牌优势迅速打开局面,必胜客亦是如此。
必胜客自身也在积极调整策略,以适应县城市场。在店铺模式上,推出了轻量化模型,如 “必胜客 WOW 店”。这种店型通过旧店翻新(占 70% 以上)和简装设计,将单店投资成本压缩至标准店的 60%,大大降低了前期投入。在选址上,避开核心商圈的高租金点位,优先选择社区入口、写字楼底层等位置,租金占比降低 40%,既降低了运营成本,又更贴近消费者。在菜单方面,进行了极致精简,SKU 从 126 个压缩至 106 个,聚焦高复购单品,如推出 19 元披萨、15 元意面等亲民价格的产品,食材复用率提升 20%,有效控制了成本。在服务上,优化服务动线,取消倒水服务,采用 “自助点单 + 送餐到桌 + 自动送餐机” 模式,人效提升 30%。此外,还针对县城消费者特点,推出 250 克单人份披萨、9 元小吃拼盘等,精准直击 “一人食” 需求,午市翻台率可达 4 次 / 日。通过这些举措,必胜客成功在县城市场站稳脚跟。
必胜客依托百胜中国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这也是其下沉县城市场的一大优势。百胜中国的中央厨房能够实现预制食材的大规模生产,降低了食材成本,使必胜客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提供产品。例如,其 39 元的小青龙,通过供应链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在保证品质的同时,以亲民价格吸引消费者,这是很多本地餐饮商家难以做到的。并且,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影响力,消费者对必胜客品牌的认可度较高,无需过多市场教育就能接受其产品和价格,这在县城市场拓展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县城市场在商业地产、人力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商业地产租金相对较低,使得必胜客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开设门店。而且,县城劳动力成本相对一二线城市较低,员工薪资支出减少,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这些成本优势转化为利润空间,让必胜客在县城市场的盈利能力更具竞争力。
展望未来,随着县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必胜客有望持续拓展市场份额。一方面,通过持续优化门店布局,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满足县城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借助品牌优势和供应链实力,抵御可能出现的竞争挑战,在县城市场深耕细作,打造更多成功的门店范例,实现品牌在下沉市场的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这无疑给本地原有餐饮市场带来不小冲击。其标准化的产品与服务,让习惯了本地餐馆参差不齐品质的消费者眼前一亮,分流了部分客源。特别是推出的亲民价格套餐,像 19 元披萨、15 元意面等,吸引大量价格敏感型食客,令主打低价的本地小餐馆倍感压力。而且,必胜客凭借强大品牌号召力,将县城居民原本分散在本地快餐店、小吃摊的休闲餐饮消费需求集中吸纳,抢占了原本属于本地餐饮的市场份额,使本地餐饮商家不得不思考新的竞争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