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大战西贝,结局万万没想到

作者 | JOY

来源 | ins生活原创

500

FIGURE 09/15

西贝这次真道歉了。

今天下午,西贝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和整改通知,宣布门店自10月1日起将进行把食用油换成非转基因大豆油、部分菜品工艺由中央厨房改为门店现做等多项调整。

500

但是显然,大部分网友并不买账。

毕竟前一天晚上,西贝老板贾国龙先道歉后骂罗永浩是网络黑社会的言论还历历在目。

9月14日晚上,贾国龙一条群消息截图流出:

“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

堂堂企业老总认栽,照理来说事儿就算揭过去了。

500

500

偏偏后半段来了句罗永浩是“网络黑社会”,那罗胖可不干了。

“好,贾国龙,那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

一场网络骂战终究要升级为“法庭见”。

500

照目前这个进度来看,法庭见不见难说,但西贝确实伤筋动骨,不但大大提高了后续成本,口碑短时间内也很难挽救回来,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给不知情的朋友捋一下事情经过。

这事儿还得从10号说起,那日,罗永浩发微博,直指西贝都是预制菜,且价格贵。

一句“太恶心”让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原地炸毛,连夜从新疆飞回北京起诉罗永浩。

“按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是预制菜,而且100%不是预制菜。”

为了显示态度之坚决,西贝甚至开放后厨,允许顾客参观。

500

好家伙,矛盾愈演愈烈。

一边是罗永浩直播摆事实讲证据,另一边是西贝召集1.8万员工开作战大会。

这盘菜,“炒”得大有焦糊的趋势。

现在看,罗永浩似乎是不打算放过西贝了。

500

500

西贝理亏不理亏?

纵观整起事件,罗胖直播间里列出的实锤不少。

媒体探访西贝的视频里,西贝的厨师一边说没有预制菜,一边撕开包装好的烤鱼原料,向记者展示提前在工厂腌制过的冻鱼。

包装袋后的小字“鲈鱼保质期18个月”,相当讽刺。

500

500

中国蓝新闻记者前往体验“老罗同款套餐”,却得知西贝存在菜品隔夜的情况。

煮好的羊排赏味期为三餐,今天卖两顿,明天上午还能接着来一餐。

厨师长更是言之凿凿“隔夜使用不会影响出餐品质”。

500

500

直播间弹幕齐刷刷飘过“@西贝 退钱!”时,罗胖的证据越翻越带劲。

24年生产的羊腿,24个月保质期的西兰花,非直接提供消费者的小牛焗饭牛肉包.....

就连儿童餐里的杂粮餐包、香脆鲟雪条等,也是冷冻品,保质期长达18个月。

应了弹幕里那句:

“儿童套餐的年龄比儿童都大。”

500

500

就在这时,西贝自己发出了一份《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

图片里出现了牛肉、鸡汤、酸汤的预制包装,直接一锤把自己钉在了“耻辱榜”上。

结合人民网研究院此前发表的一篇《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来看,真是好气又好笑:

“数据显示,真功夫、吉野家、西贝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占比达80%以上”。

500

500

这么看来,西贝确确实实存在冷冻菜、隔夜菜、包装货的现象。

但西贝嘴够硬,咬死了不承认自己有预制菜。

问题到底出在哪?答案是两方对「预制菜」的定义没有达成共识。

从罗胖和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吃到嘴里的菜不像现炒,也没有锅气,就是预制。

而西贝认为,2024 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牵头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说了:

“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属于预制菜范畴”。

500

500

那么预制菜和中央厨房到底怎么定义?

2022 年,中国烹饪协会牵头起草的团体标准《预制菜产品规范》中,曾对预制菜下过初步定义。

简单来说就是,将食品加工好冷冻,拆包装后加热就能直接食用,例如市面上常见的料理包等,都是严格意义上的预制菜。

而中央厨房是餐饮企业自制后向旗下连锁门店配送的生产模式,包括净菜、半成品、成品。按照国家标准,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这也就意味着,西贝在国家标准层面没有踩“预制”的线,但从消费者层面伤了大家吃口热乎菜的心。

500

500

500

可以“预制”,但别拿客人当“冤大头”

如果不是这波骂战,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预制”就是个隐形坑。

大家只看到厨师取出包装冷冻货,在锅上一加热,往粗暴了说就是“花钱买个加热服务”。

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查显示,78.1%的消费者反映餐厅使用预制菜,却未做到提前告知。

就像网友说的那样:

“不是不接受预制菜,而是无法接受’花着买现做菜的钱,吃着预制菜’。”

500

500

既然预制了,那就要便宜,快速。

想要卖得贵,就得现做,好吃,显功夫。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公开透明,让消费者买的心甘情愿,吃的明明白白。

好比老乡鸡,同样是预制菜,人家把话说在了前头,价格也定的合理。

500

500

反观西贝,预制不是主要矛盾,价格虚高且贵而不值才是惹毛大众的关键。

罗永浩一行人点了15个菜,消费830元,剩了些羊排和烤鱼,其余几乎都吃完。

这么一看,贾国龙说的“凭良心,15个菜这个价格真不贵”没毛病。

但罗胖看法不同,菜点的多是因为量少不够吃,剩了羊排和烤鱼是因为难吃下不去嘴。

至于定价,米其林的黑猪肉海参包子一个28元,西贝的戗面馒头一个21元。

嘶,这对比,西贝瞬间哑炮。

500

500

西贝的这场风波还引起了家长们的重视,向来以儿童餐见长的西贝,从2017年开始就是不少家庭带孩子吃饭的首选。

2022年,“西贝儿童美食研究所”成立,携手中国营养学会研发专业儿童餐;

2025年,西贝推出了亲子食育课堂。

......

甚至有网友调侃,西贝的门店可能是城市地区除学校外儿童密度最高的地方。

事实上呢?企图从抓住孩子的胃开始吸引成年人买单的西贝,并不像其对标榜的那样在意儿童食品健康。

早两年已经有素人发帖指出西贝存在问题,袋装的番茄炒蛋明晃晃就摆在客人面前。

这则“避雷贴”的评论区里,不少家长提到西贝直接当着客人的面把包装货放进微波炉加热,接着装盘上桌。

500

500

上桌后的儿童套餐,定价从39元一路飙升到69元,加盒牛奶就能涨价十几块。

不由想到网友的那句调侃——

“如果价格打到与蜜雪冰城一样,也就没有这么多吐槽了。”

500

下一场,预制菜还能“洗白”吗?

其实从餐饮业内卷的现状来看,预制菜已是大趋势。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850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2025年将突破6173亿元。

从餐厅和企业角度来说,预制菜可以降低食材成本,人力成本,能源成本,有效提升盈利。

从家庭和个人的角度来说,预制菜只需加热就能食用,且味道有一定保障,很适合快节奏的现代人。

因此,不少人并不抗拒预制菜,相反,好的预制菜很受年轻人欢迎。

500

500

而罗胖的这波骂战,精准戳中了人们长期以来想说却无从下嘴的一点——

预制菜市场鱼龙混杂,价格高,质量差。

由于预制菜进入市场的时间不久,大量中式预制菜食材不新鲜,口味重油重盐,给人一种不健康的印象。

不少餐厅打出“非预制”的点来强调本店的优势,更是加重了消费者对预制菜“污名”的刻板印象。

500

500

但从客观来看,当下预制菜行业并非一片茫然。

专业的液氮冷冻技术能够在极短时间内锁住食材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该技术已经成熟且被广泛应用。

目前正规的预制菜企业都有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每个环节都有标准的操作规范。

反观很多小餐馆,食材保存不当,存在隐患,炒菜流程全靠厨师自己把握,干不干净实在难评。

500

500

回到西贝和罗胖的这场纷争,吵归吵,未必是坏事。

虽然与西贝同类型的餐饮企业在短时间内都将收到冲击,但长远来看,它或许会成为预制菜“收编”的一个转折点。

罗胖在微博呼吁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并强调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这一举措无疑为消费者争取了一个更好的就餐未来。

500

500

500

演不出的“锅气”

顺着这波预制菜的讨论,不少人开始怀念从前享受美食的日子。

作家杨玉华曾在《锅气》一书里写道:

“中国菜的精髓都体现在锅气上。没有了锅气的中餐热菜,就像没有了灵魂,破坏了美食大部分美好的部分,只剩下充饥的功能。”

一直以来,中餐的魂就在“锅气”二字。

烧红的铁锅,翻滚的食材,噼里啪啦作响的油星。

紧接着热气腾腾的一盘热菜上桌,隔着几米远都能闻到“幸福”。

500

500

打工人忙碌了一天,就爱找家街边小炒店吃上一顿。

一边吃,一边在烟火气里翻滚,有啥烦恼,明天再说也不迟。

在一家店打牙祭久了,还能尝出今天是不是少放了盐,明天是不是换了大厨。

这股裹挟着葱姜蒜的锅气,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东西。

小时候放学,走进巷子口就能问遍各家各户的香味。

红烧鱼,糖醋排骨,韭菜小炒肉......随着香味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浓烈,一天的幸福指数也不断攀升。

500

500

吃饭这事儿对中国人而言,从来不是填饱肚子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向往小馆子,而非装修精致的大餐厅。

只有在小馆子里,才能看到服务员拿着小本子边划拉菜单,边告诉客人——

“这菜偏辣,我让厨师少放点辣椒”;

“不好意思食材不够了,您换个菜成不?”;

“现炒的,您等个20分钟啊”;

“后厨试新菜呢,给您装一盘尝尝”。

真正的中餐,藏在了人情味里。

500

500

这一切在现代社会愈发稀缺,就像西贝后厨“表演颠锅”却始终演不出“锅气”的模样,徒有其表,却忘了根本。

当一个品牌承诺给你“温度和家的味道”,背地里却用微波炉速成,既欺骗了消费者的感情,也丢了中餐的魂。

一场因预制菜而起的风波,本质是普通消费者与速食时代的对抗。

在“锅气”与流水线生产之间,人们需要的不是争个对错,定个标准而已,而是一个公开透明且真诚的市场。

别让中国人对美食的敬畏心,渐渐走丢在了“预制”里。

500

点击「ins生活」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