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座城市的蚊子最毒毒毒毒毒?
呼吸频率快、出汗多、新陈代谢快的人类,
都是蚊子眼中的肉。
凌晨两三点,起来打蚊子,
那种失眠的滋味,你不说我也懂。
被蚊子一夜“毁容”。图 / 微博
蚊子,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多年,
比人类古老得多。
人蚊之间的斗争,是从娃娃抓起的。
在广州,说粤语的孩子,
从小会用《两只老虎》的调子,
给没有空调的夜晚伴奏:
打开蚊帐,打开蚊帐,有只蚊,有只蚊,
快啲攞把扇嚟,拨走佢,拨走佢。
你以为自己在打蚊,其实不过在给蚊子打发时间。
工作有退休,但驱蚊却没有。
在吉林,大妈们排练出“拽步灭蚊舞”。
五十多个大妈大爷,人手一个电蚊拍,
一边跳舞健身,一边杀蚊除害。
从童年到老年,从珠江到松花江,
噼里啪啦的厮杀声,响彻整个中华大地。
自带闪光效果的灭蚊舞。图 / 梨视频
新疆哈巴河县北湾,
是全国人蚊战役最激烈的前线。
这里有4条河流交汇,草场丰茂,
每立方米多达1700只蚊子,
你一巴掌拍下去,能打死50多只蚊子。
一巴掌拍下去,拍死了56只蚊虫。9月底的北湾,每立方米的空中仍飞舞着1000多只蚊虫,真不负“北湾的蚊子用手抓”之名。图 / 新华社
当地驻扎的守防官兵,一踏出营门,
蚊子像暴雨那样哗哗哗地撞上来。
休息打个篮球要套上防蚊帽,
到沼泽里巡视界碑,
更要穿上厚厚的防蚊服。
光穿防蚊服不够的,每隔一俩小时,还要喷一层防蚊药水。图 / 中国军网
这里的蚊子大部分有毒,
被叮后奇痒难忍,甚至昏过去。
不光是人,就是牲畜也不得安生。
建连至今,连队已有7条军犬,
都是被蚊虫叮咬牺牲的。
周围人家养的猪和鸡等牲畜,
到夏天会集体撞墙自杀,
因为实在痒不欲生。
蚊子集中攻击军犬的头部。图 / 中国军网
不用一千只蚊子,就是两三只蚊子,
其实,就足够让人浑身难受。
在浙江宁波,有司机为了打一只蚊子,
开着车径直朝路边护栏撞上去。
每年6月至9月,天气暖和,雨水增加,
蚊子的繁殖进入加速度。
雌蚊每次产卵200枚左右,
只要一场小雨,蚊子便能集结成军。
走到哪都能看到人抱怨蚊子毒。图 / 微博
南方人受不了北方的蚊子,
北方人扛不住南方的蚊子。
南方蚊子一年四季,
随时随地教你做人。
北方蚊子集中在夏天出动,
要么不开张,要么一辈子。
没有一种驱蚊剂能南北通吃,
几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蚊子。
作为千年古都,
历史悠久,蚊子也不例外。
据说,北京有一种“满蚊”,
跟着贝勒爷入关,见证满清兴衰。
夏天在胡同里闲逛,
管你穿没穿“北京比基尼”,
一视同仁,直接叮咬。
北京胡同里,一轮皮筋没跳完,身上几个包。
作为西南的江城雾都,
地势低洼、气候潮湿、雨量充沛,
汇集了极其丰富的蚊子品种。
无论你来自五湖还是四海,
总有一款雌蚊疯狂地爱着你……的血。
重庆雾都,如梦似幻,摄影师爱,蚊子也爱。
特产除了石油外,还有蚊子。
这城市号称“百湖之城”,湿地多蚊子更多。
大庆蚊子,秉承热情好客的东北传统,
不怕生,自来熟,叮包产量高,质量过硬。
每到夏天,街道两旁架设“大炮”,
打响灭蚊的战斗,以图震慑敌人。
大庆使用车载式高射程喷雾机来灭蚊。图 / 央视新闻
东北豪迈的战斗,到了江南地区,
俨然一场水滴石穿的攻坚战。
经历高浓度驱蚊产品的“洗礼”,
江苏蚊子耐药性极高,连敌敌畏都不怕。
蚊子甚至进化出“过冬”的绝招,
在0度以上能存活3到5个月,
冬天稍微暖和一点,蚊子也会出现。
面对强大的敌人,江苏人民转攻为守,
气象部门贴心制作“蚊子出没预报”,
普通市民在手机就能查看敌情。
借助江苏人的战斗成果,
广西人却意外躺枪。
在江苏气象发布的“全国蚊密度图”中,
广西以绝对优势高居榜首,
成为全国蚊子密度最高的省份。
南方地区天气湿热,
加上省内森林绿化多,
蚊虫更加有恃无恐。
姑娘们夜里去吃豆浆油条,
都得召唤“六神”护体。
南方蚊子肆虐更严重,广西密度最大。图 / 中国天气
有蚊子最爱扎堆的地方,
自然也有蚊子够不到的远方。
甘肃省武威市,
号称“中国唯一没有蚊子的地方”。
这里常年平均气温只有七摄氏度,
一年四季比较凉爽,古称“凉州”。
少雨凉快的环境,
压根不给蚊子繁殖生存的机会。
武威人邀请南方朋友去旅游,
总不忘提一句“我们这没蚊子”。
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大佛:来武威,不用怕蚊子。图 / 凉州信息网
被蚊子咬几口,顶多难受一会儿,
但被有毒的蚊子咬到,可能会没命。
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
丝虫病、日本脑炎等病原体的中间寄主。
鲨鱼和狼平均每年咬死10个人,
小小的蚊子靠着“吐口水”,
每年让725000人毙命。
2014年,广州爆发严重的登革热疫情,
就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给害的。
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
是蚊子中的战斗机。
它飞行速度快,能随意俯冲、急转弯加速,
还会传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等传染病。
正在吸血的白纹伊蚊。
为了对付这些蚊子,
短短半年广州全市灭蚊24次,花费近2亿元。
钱花了很多,人出动也不少,
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
由于多年来大规模使用化学药剂灭蚊,
许多蚊子产生耐药性,活得更彪悍,
反倒,蚊子的天敌青蛙、蚯蚓死伤惨重。
2014年夏天,广州全市灭蚊。
过去两年里,科学家向广州两座岛屿,
释放了2亿只失去生育能力的雄蚊,
基本消灭了岛屿上的白纹伊蚊。
研究人员利用“以蚊治蚊”的方式,
将一种能使蚊卵死亡的病毒,
注入人工培育的雄蚊体内,
让它们与野生雌蚊交配。
两周前,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刊载了这一灭蚊成果。
研究人员将雄蚊和雌蚊分离开来。
研究团队在广州萝岗建立了蚊子工厂,
给蚊子喂羊血和糖水,
现在每周生产1000万只雄蚊,
最快一年内可投入使用。
有人可能担心咬人雌蚊绝育后,
会影响生态平衡。
蚊子拥有超过3500个物种,
只有200种左右吸食人血,
其中仅仅有极少数会传播疾病。
这个实验只针对传播疾病的花蚊子,
单单一种蚊子,也就1/3500。
研究人员在田地里释放已绝育的雄蚊。
正当我在思考蚊子的生态意义,
窗外下了一场小雨,
蚊子出没指数噌地上去,
从正常变为较多。
突然想起,家里的驱蚊水快用完了,
蟑螂药也要试试新的,
上回买的不合德国小镰的口味。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