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思维导图
中国大一统王朝里,藩王造反成功就明朝这一次,即“靖难之役”。
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把侄子建文帝朱允炆赶下台,自己当了皇帝。
朱元璋为巩固统治,分封皇子为藩王驻守各地,边塞藩王还有兵权。
太子朱标早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在齐泰、黄子澄等文臣支持下,激进削藩,一年内废黜五位亲王,令藩王们极度恐慌之中,皇权与藩王势力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
1399年建文帝以防边为名,调走朱棣的护卫精兵,并计划在北平城内部署兵力,意图直接削除燕王。
1399年8月,朱棣则以“清君侧,靖内难”为名起兵,首战攻占北平九门。
建文帝朱允炆为平定朱棣叛乱,先后派耿炳文、李景隆率数十万大军出征。
但这两人指挥能力欠佳,屡屡犯错,导致明军多次战败。
朱棣则十分聪明,采用“直捣京师”的策略,避开山东明军主力,快速直逼南京,打了一场闪电战,改变了战局。
1402年6月,朱棣攻破南京金川门,宫中突起大火,建文帝下落成谜(一说自焚,一说逃亡为僧)。
最终,朱棣登基,改元“永乐”。
更多系列文章:明朝针对官员犯罪的问罪原则
关注公众号“袁载誉读明朝”,加入明朝历史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