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块8的奶茶,代价是加速衰老?高果糖饮食直击炎症通路,二甲双胍或能抵挡?
最近打开外卖软件,有没有感觉自己被这泼天的富贵给砸中了?各类奶茶品牌们,为了你卷生卷死,价格战打得飞起!什么8块8的奶茶,9块9的咖啡,简直不要太爽。是不是感觉自己占尽了资本的天大的便宜,喝下的每一口都是胜利的滋味?
但老话总说,“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最近,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衔的一篇研究表明:当你享受低价奶茶时,你可能正在为自己身体的慢性炎症和加速衰老买单,高果糖饮食会强行改变你体内T细胞的功能,走上促炎之路,变成加速你衰老的刽子手!
重新认识果糖
当然,在重新认识果糖之前,我们得先搞清楚,我们批判的,从来不是那个老老实实地待在水果里的果糖,而是被人工提纯、大量添加的“高浓度游离果糖”。
要是单看分子结构,水果里的果糖和你吨吨吨喝下去的奶茶里的果糖,确实是同一种东西。但妙就妙在,决定它对我们身体是好是坏的,并不是分子本身,而是它进入我们身体的方式、剂量以及与之共存的伴随物质。
还是拿水果举例,果糖被包裹在植物细胞壁的基质中,并与大量的膳食纤维、水分、维生素及抗氧化物共存。这个纯天然的防御体系,极大地延缓了身体对糖分的消化吸收速度,避免出现剧烈的代谢峰值。你的身体有条不紊地拆解、吸收,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图注:在天然水果中,果糖并非游离糖,它被牢牢地锁在由膳食纤维构成的细胞壁基质中[2]
相比之下,奶茶、汽水、果汁饮料中的游离果糖里可没有膳食纤维来帮忙减速。这些高浓度游离果糖会被身体快速吸收。这绝非小事一桩,事实上,在果糖成为现代饮食的主角之后,学界针对它的罪证一直在不断累积:
比如,长期摄入高果糖会加剧肝脏的脂肪生成过程,从而产生大量脂肪,不仅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诱因,还会引发全身性的胰岛素抵抗[3];并且,由于果糖的糖化反应(糖分子与体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活性相比葡萄糖更高,更易引发皮肤皱纹、动脉硬化、白内障等衰老现象[4]。
此外,其独特的代谢过程会升高尿酸,引发剧烈的氧化应激,使我们体内的细胞和DNA受到损伤。最后,它还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削弱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导致有害物质(如细菌内毒素LPS)进入血液损害身体。
图注:过量果糖会直接导致尿酸升高和脂肪新生,从而引发剧烈的氧化应激反应损伤细胞(左)[5];高果糖摄入会破坏肠道屏障的完整性,使得细菌内毒素等有害物质能够进入血液循环(右)[6]
不过,这些通路大多描述的是间接的、长期的代谢后果。而本次的研究结果可就大了:果糖,可以直接将我们免疫系统的核心—T细胞转变为炎症衰老的直接驱动者。
从一个细胞到全身衰老
更多的糖意味着更多的能量,但对T细胞来说……好像是个伪命题,它本身并不具备高效利用果糖的能力(其细胞膜上几乎不表达负责转运果糖的通道蛋白GLUT5)。因此,对于T细胞而言,果糖只是一种无法被有效处理的代谢干扰物,纯纯的负担。
并且,高浓度的果糖还会变成一个强有力的代谢调控信号,干扰T细胞正常的葡萄糖代谢通路,迫使细胞改变其原来的“吃饭”习惯,开始大量分解谷氨酰胺(能为细胞增殖提供必需的碳氮原料,并调节信号通路)来支持其激活与增殖。
图注:代谢组学结果表明,在果糖环境中培养的T细胞,其内部的谷氨酰胺水平(红)明显升高
而正是这种以谷氨酰胺为中心的代谢活动,会直接活化细胞内感知营养、调控生长的信号中枢mTORC1。而在mTORC1信号通路的主导下,大量的T细胞被程序化地分化为具有高度攻击性的促炎亚群——T辅助细胞1(Th1)和T辅助细胞17(Th17)。
图注:在果糖环境中,T细胞内被激活的(即磷酸化的)mTORC1水平显著高于在葡萄糖环境(Medium)中的细胞(Ctrl为对照组、Fru为果糖处理组)
而增多的 Th1 和 Th17 细胞亚群,会持续向全身释放IFN-γ和IL-17等强效炎症信号分子,在正常状态下,这些信号能抵抗感染。但一旦它们被长期、慢性地激活,就会将我们的身体推向慢性、低度的促衰炎症状态,诱导周围的健康组织细胞转变为功能失常的僵尸细胞,加速机体衰老。
这并非危言耸听。研究表明,长期饮用高果糖水的小鼠,它们的肠道炎症损伤明显加剧,体重掉的更厉害,连结肠也变得肉眼可见的短……由饮食诱导的免疫失衡,真实地在器官层面造成了损伤。
图注:在高果糖饮食的背景下,小鼠患上结肠炎后,其疾病的严重程度会明显加剧
所以,下次当你喝下那杯冰镇奶茶,享受那份快乐水带来的爽感时,还请想想你体内恪尽职守的T细胞,它们正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糖浆洪水冲带入歧途,它们并不需要这些果糖,却因你的口腹之欲被迫转变为了促炎细胞,给身体带来了长期、慢性损伤……
你的奶茶后悔药已上线!
(但请勿乱吃)
如果想避免这样的炎症衰老路径,也有几个相当直接的方法:
1、有意识地用白水、无糖茶饮或苏打水替换你常喝的快乐水;
2、当你想吃点甜的时候,优先选择完整的水果;
3、如果难以戒除甜食,可以试着从半糖或微糖开始,给身体一个适应期,逐步降低对糖的依赖。
当然,除了以上的生活措施来主动管理高浓度游离果糖的摄入外,还有其他解法:二甲双胍。
……你是不是觉得这剧情有点太理所当然了,二甲双胍,一个老牌降糖药,它来解决一个由糖引发的问题,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但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并非通过其经典的降血糖功能来起效(高果糖饮食并未改变小鼠的血糖水平),它作用的靶点更为直接——mTORC1。
二甲双胍能有效抑制由果糖引起的mTORC1的过度激活,降低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阻断果糖对促炎性T细胞(Th1和Th17)的诱导作用,使得这些细胞的生成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些发现在动物模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验证。长期摄入高果糖水的小鼠,在补充二甲双胍后,其体内炎症细胞的数量明显降低,并且在诱发结肠炎的模型中,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得到了有效减轻。
不过,这并不是说大家可以自行吃胍来抵消喝奶茶的罪恶感,而是说只要我们干预得当,由饮食习惯引发的炎症衰老,完全可以被有效的控制和逆转!
时光派总结
让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那杯8块8的奶茶。
它早已不再是一杯简单的小甜水,更像是一道摆在你面前的选择题:左边,是廉价又唾手可得的快乐;右边,是你身体内部免疫系统的一次悄无声息的风暴。
但好消息是,这道题的答案,永远是你自己说了算!选择的主动权,始终在你手里。每次放下奶茶,选择白水或是一块完整的水果,都不是无意义的苦行,而是在为你体内的免疫大军提供最坚实的支持!
声明 - 本文内容仅用于科普知识分享与抗衰资讯传递,不构成对任何产品、技术或观点的推荐、背书或功效证明。文内提及效果仅指成分特性,非疾病治疗功能。涉及健康、医疗、科技应用等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医疗相关请寻求专业医疗机构并遵医嘱,本文不做任何医疗建议。如欲转载本文,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授权与转载规范。
参考文献
[1]Ma X, Chen J, Wang F, Fan X, Li Z, Liang H, Cheng H, Nan F, Lin Y, Song X, Zhang J, Gao F, Zhang W, Jin W, Zhang H, Tong J, Jiang H, Zhou X, Zou Q, Hu H, Tong A, Chen W, Zhang D. High fructose consumption aggravates inflammation by promoting effector T cell generation via inducing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5 Aug 26;10(1):271. doi: 10.1038/s41392-025-02359-9. PMID: 40854873; PMCID: PMC12379281.
[2]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kagakutoseibutsu/57/2/57_570206/_article/-char/ja/
[3]Novelle MG, Bravo SB, Deshons M, Iglesias C, García-Vence M, Annells R, da Silva Lima N, Nogueiras R, Fernández-Rojo MA, Diéguez C, Romero-Picó A. Impact of liver-specific GLUT8 silencing on fructose-induced inflammation and omega oxidation. iScience. 2021 Jan 19;24(2):102071. doi: 10.1016/j.isci.2021.102071. PMID: 33554072; PMCID: PMC7856473.
[4]Ban, I., Sugawa, H., & Nagai, R. (2022). Protein Modification with Ribose Generates Nδ-(5-hydro-5-methyl-4-imidazolone-2-yl)-ornith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3(3), 1224. https://doi.org/10.3390/ijms23031224
[5]Bernardes N, Ayyappan P, De Angelis K, Bagchi A, Akolkar G, da Silva Dias D, Belló-Klein A, Singal PK. Excessive consumption of fructose causes cardiometabolic dysfunctions through oxidative stress and inflammation. Can J Physiol Pharmacol. 2017 Oct;95(10):1078-1090. doi: 10.1139/cjpp-2016-0663. Epub 2017 Feb 10. PMID: 28187269.
[6]Salem, H. R. . (2018). The negative impact of fructose overconsumption on health. World Nutrition, 9(3), 28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