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外商投资战略指南—顶层设计视角下的中国机遇与体系化落地方案

500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

中东是全球航运贸易枢纽,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关键战略支点。近年来,中资企业在中东投资经营渐多,特别是沙特已成为该地区最热门的投资地。近日,联想集团宣布计划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设立区域总部。

走出去智库(CGGT)观察到,沙特是中国在中东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贸易额达1075亿美元。当前,中企在沙特投资机遇显著:一方面,沙特“2030愿景”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另一方面,沙特经济多元化转型催生新需求,如数字基建、金融科技等领域潜力巨大。此外,沙特新《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为中企投资提供更多便利。

沙特有哪些投资机遇?如何应对风险?今天,走出去智库 (CGGT) 刊发北京卓纬律师事务所邹永忠、姜凤纹的文章,供关注沙特投资的读者参阅。

要点

1、沙特已连续多年保持中国在西亚非洲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也是中国在中东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亦是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沙特越来越成为中资企业的出海选择。

2、沙特新《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制定,借鉴了新加坡、德国、阿联酋等与沙特投资环境类似国家和G20国家的外商投资规则和准入政策,以及联合国、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国际投资标准,体现了沙特致力于打造更开放的投资环境,以增强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

3、文化差异与社会环境因素是中国企业在沙特投资时必须重视和妥善应对的重要方面,只有充分理解并适应这些因素,企业才能更好地在当地市场立足和发展。

正文

文/邹永忠、姜凤纹

北京卓纬律师事务所

引言-战略价值再定位

沙特阿拉伯王国(以下简称“沙特”) 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是西亚北非地区最大的经济体,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世界贸易组织(WTO)、阿拉伯国家联盟(LAS)、伊斯兰合作组织(OIC,秘书处设在沙特吉达)、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秘书处设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的重要成员,也是二十国集团(G20)中唯一的阿拉伯国家。沙特还是伊斯兰教第一圣地麦加和第二圣地麦地那的所在地,在中东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宗教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0年,沙特以轮值主席国身份成功举办G20领导人峰会和系列活动。2021年,沙特获得上海合作组织对话伙伴地位。2023年8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决定邀请沙特从2024年起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自2016年推出“2030年愿景”(Saudi Vision 2030)以来,沙特持续推进社会经济改革,社会日益开放,营商环境不断改善,经济多元化的进程也在加速。沙特作为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名列世界前茅。石油出口收入达2,450亿美元(OPEC数据),石油产业产值占GDP比重接近一半。但“2030愿景”要求将非石油出口占比从16%提升至50%。主权财富基金(PIF)已向非石油领域投资2,870亿美元,占中东地区主权基金总投资额的39%(标普全球2024报告),正以“2030愿景”推动史上最激进的经济改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沙特2023年GDP达1.1万亿美元,占阿拉伯国家经济总量的42%,但其非石油收入占比仅为16%(目标2030年50%)。为实现转型,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已累计向非石油领域注资2,870亿美元,重点布局新能源、科技与高端制造【1】

转型关键数据对比

500

沙特主权财富基金(PIF)发布的《2025-2030资本部署蓝图》显示:未来五年将有82%的资金投向非石油领域,其中中国技术型企业被列为“战略合作伙伴优先级” [2]。这标志着中沙合作已从“能源换基建”的传统模式,升级为“技术换市场”的新范式。

2022年12月,中沙两国元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进一步推动了两国的多领域合作。根据Emirates NBD的研究报告(数据引自fDI Market),2023年全年,中国投资者在沙特的绿地投资项目超过20余起,金额约为167.5亿美元,远超过2022年(14.7亿美元)及过往年度中国对沙特的投资金额,占沙特2023年绿地投资总金额的58%。根据中国商务部2024年数据显示,在沙特的中资企业数量已达246家,占中国在整个中东投资的43%,较2020年增长了217%。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对沙特的直接投资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投资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能源、金融业、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等。在能源领域,中企参与了沙特的油气田开发和炼化项目,投资额巨大,有力保障了沙特能源产业的高效运转。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交通、通信等项目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为沙特提升基础设施水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制造业领域,中国企业投资建设工厂,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沙特制造业的升级。从总体数据来看,投资金额较以往年度有了显著提升,显示出中国企业对沙特市场的信心和重视。沙特已连续多年保持中国在西亚非洲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国的地位,也是中国在中东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亦是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沙特越来越成为中资企业的出海选择。

未来,中国企业对沙特的直接投资有望持续增长。一方面,沙特“2030愿景”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为双方企业合作创造了更多机遇。沙特政府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在新能源、高科技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中企加大投资。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中企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投资将逐渐增多。同时,中企也会更加注重与沙特本土企业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沙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正 文

与沙特加速推动经济多元化进程的同时,作为“2030愿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沙特近年来对其主要依托于伊斯兰教法的法律体系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发布了多项政策并逐步落实了多种改革措施,逐步引入了成文法来补充传统的伊斯兰教法。例如2023年6月,沙特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沙特民事交易法》(Saudi Civil Transactions Law),首次将管辖合同和侵权行为的法律编入法典,也是首次将商业合同与伊斯兰教法脱钩2024年8月11日,沙特第M/19号皇家法令通过了新《投资法》,该法于2025年2月7日全面实施,取代了沙特于2000年颁布的《外商投资法》(“Foreign Investment Law”)和2014年的《外商投资条例》。

在立法目的上,新《投资法》旨在提升沙特投资环境竞争力,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吸引外部资金和投资者来盘活和刺激本地市场,促进沙特国家经济发展,通过营造有利投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其配套法规包括《投资法实施条例》(Implementing Regulations for the Investment Law,以下简称“实施条例”,于2025年2月7日颁布实施)和《投资者指南》(Investor Guide)2025年3月颁布实施,以上法律法规共同重构了沙特的投资体系。这些改革措施和政策为有意投资沙特的外国投资者创造了新的机会。

一.沙特外商投资准入政策及新《投资法》的核心要点

沙特新《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制定,借鉴了新加坡、德国、阿联酋等与沙特投资环境类似国家和G20国家的外商投资规则和准入政策,以及联合国、海湾合作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国际投资标准,体现了沙特致力于打造更开放的投资环境,以增强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

下面笔者用一个表格快速介绍《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核心变化,然后再补充一些细节和提示:

500

      (点击图片可看大图)

◾ 负面清单管理

新法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即,除非投资活动属于清单上的禁止类或限制类,否则外国投资者享有与本国投资者同样的准入权利。

· 禁止类活动:通常涉及国家安全、敏感领域等,必须获得沙特外商投资审查委员会的事先批准方可投资。

· 限制类活动:允许外资进入,但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例如,本地化比例要求、最低资本要求等),在满足这些条件并向沙特投资部(MISA)完成注册后即可开展。

 注册制替代许可制

新法用注册制取代了原先繁琐的许可制。外国投资者在开展投资活动前,需向沙特投资部(MISA)完成注册。投资部应在申请人完成所有注册要求之日起最多10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可从事的投资活动。获得注册完成通知后,方可办理商业登记证及其他业务经营所需的许可证。

 内外资平等待遇

新法将“投资者”定义扩展至本国与外国实体,明确规定在相似情况下,本地投资者与外国投资者应享有平等待遇。判断是否属于“同等条件”时会考虑投资领域、行业、规模及对沙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等因素。此举旨在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资金转移自由

新法保障投资者(无论本国或外资)自由转入、转出与投资相关资金的权利,包括:

· 初始资本及追加投资款项

· 利润、资本收益、股息、特许权使用费

· 与投资相关的合同付款(如贷款偿还)

当然,在破产、证券监管要求或刑事调查等特定情况下,资金转移可能会受到限制。

 强化投资保护

新法加强了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主要包括:

· 公平公正待遇:明确禁止不公平歧视性做法。

· 征收保护:规定除非为公共利益且经过法律程序并给予公平补偿,否则不得直接或间接征收投资者资产。新《投资法实施条例》还界定了间接征收的标准。

· 知识产权保护:首次将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明确纳入投资者权利范围,加强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保护。

 分级处罚机制

新法引入了分级处罚机制。对于非严重违规,投资部会通知投资者限期(例如30个工作日)整改;逾期未整改或实施严重违规的,将面临一项或多项处罚,包括警告、最高30万里亚尔的罚款(再犯加倍),甚至注销注册。违规行为的认定标准将通过《投资者指南》动态公布。

 投资激励措施

新法为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对特定行业投资提供政策支持提供了法律依据。虽然最终发布的实施条例未详细说明激励措施的具体类型,但草案中提到可能包括财政激励、税务和关税激励、监管激励以及补贴等多元化措施。

建议中国投资者关注清单动态: 投资前务必查阅沙特投资部(MISA)发布的最新版《投资者指南》,确认目标行业是否在负面清单内以及有何具体限制条件; 利用数字化平台,优先通过沙特投资部的“Sahim”电子门户等在线平台办理注册等手续,以提高效率; 重视本地化要求:注意沙特在劳工等方面的本地化政策(如Nitaqat制度),合规经营; 尊重当地文化, 所有商业活动,尤其是市场营销和广告内容,需符合伊斯兰文化和当地法律法规; 寻求专业支持,考虑聘请熟悉沙特新投资法规和商业环境的法律顾问或咨询机构,协助完成投资注册和合规运营

二.沙特区域总部计划与实操指南

沙特政府于2024年1月正式实施区域总部计划(Regional Headquarters Program)(RHQ计划)也是吸引跨国企业在沙特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RHQ计划作为沙特“2030愿景”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将沙特定位于跨国公司的区域中心,跨国公司可以申请这项计划以管理和监督其分公司、子公司和附公司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战略方向、职能和业务。

RHQ政策核心要求

根据沙特投资部 (Ministry of Investment)官网【3】和沙特地区总部计划专项官网 (RHQ Program)【4】所示,RHQ计划要求国际企业必须将中东总部设在沙特,否则将失去政府合同资格。具体条款包括:

◾ 截止时间:自2024年1月1日起,未在沙特设立地区总部的外国公司将被禁止与沙特政府机构签订合同

 最低投资:公开政策中并未明确规定设立RHQ所需的具体实缴资本数额。对于一般的沙特有限责任公司(LLC),最低注册资本要求为50万沙特里亚尔(约合13.3万美元),并且允许分期缴纳,首次缴纳不低于25%即可;

 实体办公室官方要求RHQ必须设有实体办公室

 员工本地化:沙特最新的“沙特化”(Saudization)政策按行业和职业规定了不同的员工本地化的比例要求。但RHQ计划的一个重要优惠激励措施,就是对其有为期10年的员工本地化要求豁免。这意味着,获得了RHQ许可证的公司在规定期限内可不受特定本地化比例的限制;

◾ 为参与RHQ计划并获取相应许可证,跨国集团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集团在沙特及母国之外的至少两个不同国家拥有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2) 地区总部需是在沙特境内设立的独立实体,可采用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或者外国公司的注册分公司形式;

(3) 地区总部在获得许可证后的6个月内开始运营;一年内必须至少雇佣15名全职员工(含3名高管),专门从事RHQ运营工作;一年内必须启动所有强制性的RHQ活动以及所选择的至少三项选择性的RHQ活动;

(4) 地区总部不得从事直接产生收入的商业运营,除非是RHQ许可证下允许的活动。

◾ 成为RHQ企业可享受以下优惠待遇:

(1) 免于遵守为期10年的沙特化百分比要求(详情见上述“员工本地化);

(2) 为RHQ员工提供通常只限沙特国民从事的职业的工作签证;

(3) RHQ实体可免于工作签证数量限制,可以为其员工申请更多工作签证;

(4) 为期30年的0%公司所得税和预提税;外籍高管个人所得税豁免5年;和

(5) 参与政府招标。

重要提示:

· 沙特的政策,特别是涉及外商投资和RHQ计划的细则,可能时有更新和调整,且有时具体执行要求可能通过非公开的渠道或案例体现。

· 因此,在做出任何商业决策前,务必直接咨询沙特的官方机构(如沙特投资部-MISA) 或寻求专业的法律和商务顾问的最新确认。

设立RHQ的三种路径

500

三.沙特经济特区【5】

沙特近年来为了减少对石油经济的依赖,大力推行“2030愿景” 经济转型计划,经济特区是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发展多元化产业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核心工具之一。

自2020年开始,沙特陆续建立多个经济特区,实施包括减免所得税与增值税、加快签证办理流程、降低经济区内土地租金等更多支持措施,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简化的创业流程、税收优惠和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对于拟出海沙特的外国投资者而言,投资设立企业的地区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而沙特境内的经济特区则为区域内企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优惠政策。

以下是沙特经济特区的主要概况:

(一) 核心目标

1. 经济多元化:摆脱对石油的依赖,重点发展非石油产业,如制造业、物流、科技和数字经济。

2. 吸引外资:提供极具竞争力的激励措施,打造全球领先的商业和投资环境。

3. 技术转移与创新:吸引高科技企业,促进本地技术升级和创新生态系统的建立。

4. 创造就业:为沙特国民,特别是年轻人,提供大量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5. 提升出口: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全球贸易和物流枢纽。

 主要经济特区介绍

沙特目前已宣布了多个经济特区,每个都有其特定的产业聚焦。以下是四个最先获批的综合性特区:

1. 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经济特区(KAEC SEZ)

o 位置:红海沿岸,吉达以北。

o 产业聚焦物流和先进制造。充分利用其世界级的深水港(King Abdullah Port)、工业谷和便捷的交通网络。

o 特点:基础设施成熟,是发展最早、最成熟的特区之一,旨在成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

2. 拉斯海尔经济特区 (Ras Al-Khair SEZ)

o 位置:波斯湾沿岸,朱拜勒工业城以北。

o 产业聚焦海事产业、先进制造和物流。服务于全球最大的造船厂之一(沙特阿美旗下)和现有的重工业基地。

o 特点:依托现有的世界级工业集群,专注于海事产业的供应链本土化和现代化。

3. 吉赞经济特区 (Jazan SEZ)

o 位置:红海沿岸,也门边境附近。

o 产业聚焦物流、粮食生产和加工、冶金和石化下游产业

o 特点:毗邻吉赞港和巨大的吉赞炼化厂,旨在利用本地能源和农业资源,并服务于东非和也门市场。

4. 云计算经济特区 (Cloud Computing SEZ)

o 位置:位于利雅得

o 产业聚焦信息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

o 特点:这是沙特首个以数字产业为核心的虚拟特区,旨在吸引全球科技巨头(如AWS、Google Cloud、阿里云等)的区域总部和数据中心,打造中东的数字中心。

5. 综合物流保税区(Integrated Logistics Bonded Zone, ILBZ。除了最先获批的上述4个综合性经济特区以外,沙特在2023年10月又宣布了第五个经济特区——综合物流保税区(Integrated Logistics Bonded Zone, ILBZ。这个特区非常独特,它是沙特经济特区战略的一个重要扩展和深化,是沙特经济特区家族的最新且极其重要的成员,它代表了沙特在打造物流枢纽策略上的创新,通过创建一个全国性的保税网络,将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与关键交通节点直接挂钩,为全球物流企业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便利性和效率。

ILBZ概况

1核心概念:

ILBZ不是一个局限于单一地理区域的特区,而是一个 网络式虚拟化 的特区。它允许在沙特全国的机场和海港内设立符合标准的保税区,共同形成一个庞大的物流网络。目前,利雅得哈立德国王国际机场(RUH 是首个获批运营ILBZ的站点。

2设立目的:

直接支持沙特成为全球物流枢纽的目标(“2030愿景”的核心目标之一)。通过将这个特区网络直接嵌入国家最重要的进出口门户,极大提升物流效率和竞争力。

3产业聚焦:

顾名思义,完全专注于物流、供应链和贸易。旨在吸引:

· 国际第三方物流公司(3PL)和第四方物流公司(4PL

· 货运代理和报关行

· 航空公司和货运航空公司

· 电子商务和零售企业的区域分销中心

4关键优惠政策:

ILBZ享受与其他经济特区类似但针对物流行业量身定制的顶级优惠,包括:

· 0%的企业所得税(有效期20年,可续期)。

· 对区内企业之间的交易以及出口免征增值税和关税

· 100%的外资所有权

· 灵活的雇佣政策,为外籍员工提供优惠签证和居留待遇。

· 高效的资本和利润汇回

5独特优势(与传统特区相比):

· 无缝连接:企业可以利用主要港口和机场的基础设施,直接整合到全球空中和海上航线中。

· 灵活性:企业可以选择在最适合其业务需求的港口或机场设立业务,而不是固定在一个地点。

· 效率最大化:货物可以在保税状态下进行仓储、分拣、重新包装、贴标等增值服务,然后再直接出口或进入沙特国内市场,大大简化了清关流程,减少了物流时间和成本。

 主要优惠政策(共性)

除了上述适用于ILBZ的优惠政策外,沙特经济特区(普遍适用)给投资者提供了远高于国内普通商业环境的优惠套餐,主要包括:

· 税收优惠

o 企业所得税(CIT0% 税率,可持续长达20年(部分特区可达永久免税)。

o 预提税(Withholding Tax:对汇往境外的利润、特许权使用费等免征预提税

o 关税:特区内的交易、从特区出口至国外的货物免征关税;从国外进口至特区用于生产或加工的原材料、机械设备等也免征关税

· 外资所有权:允许100%的外资所有权,无需沙特合伙人。

· 招聘支持:简化外籍员工的签证和居留证(IQAMA)办理流程,并提供“沙化”(Saudization)比例要求的灵活性。

· 监管便利:提供精简的行政审批流程、一站式服务窗口,以及更宽松的外汇管制和利润汇回政策。

· 基础设施:提供世界级的物理和数字基础设施、保税仓储和物流服务。

挑战与考量

· 区域竞争:面临阿联酋(迪拜、阿布扎比)、卡塔尔等邻国已有的成熟自贸区和金融中心的竞争。

· 执行与落地:宏伟蓝图需要高效的执行力来兑现,投资者应关注政策稳定性和实际运营中的便利度。

· 文化适应:尽管改革迅速,外国投资者仍需适应沙特本地的商业文化和社会环境。

总之,沙特的经济特区是其“2030愿景”的旗舰项目,展现了沙特进行经济转型的巨大决心。它们提供了一套极具国际竞争力的激励措施,并各有明确的产业定位,从传统的物流制造到前沿的云计算,覆盖全面。对于潜在投资者而言,沙特经济特区代表着一个进入中东最大经济体、享受超低税率和优质政策的宝贵机会,但同时也需要仔细评估市场动态、运营成本以及与本地规则的融合。

四.沙特公司的组织形式

通常而言,外国投资者更倾向于以有限责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形式作为其在沙特独资或合资的载体。有限责任公司总体上受到的监管比其他类型的公司要轻,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更加灵活,更有利于提高外国投资者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决策效率。

股份有限公司(Joint Stock Company)与有限责任公司相比,较少被外国投资者使用,原因在于其受到的监管以及强制性的公司治理要求更为严格。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发行不同类别的股份。

沙特于2023年新修订的沙特《公司法》引入了一种新的简易股份有限公司(简易JSC)的概念,其在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为股东意思自治提供了更大的治理灵活性,包括简易JSC在保留了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发行不同类别股份机制的同时,可以由一名或多名总裁或经理或董事会或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形式进行管理。简易JSC有望为注重公司治理灵活性的投资者提供一种简便的替代方案。

沙特最主要的三种公司组织形式之间的主要区别如下:

500

五.文化差异与社会环境因素【6】

文化差异与社会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企业对沙特的直接投资。

从宗教文化方面看,沙特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中国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必须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习俗。例如,在斋月期间,员工的工作时间和生活节奏会发生变化,企业需要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活动,避免因为不了解宗教习俗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误解。

语言方面,阿拉伯语是沙特阿拉伯的官方语言。虽然部分商务场合英语也较为通用,但在与当地民众和小型企业沟通时,语言障碍可能会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和业务的顺利开展。中国企业需配备专业的翻译人员或对员工进行语言培训,以保障日常运营和商务交流的顺畅。

社会价值观方面,沙特注重家族观念和社会等级制度。企业在当地建立商业关系时,需要理解并适应这种价值观。在商务合作中,建立长期稳定的信任关系往往比单纯的商业利益更为重要。此外,沙特社会对性别角色有着明确的界定,企业在招聘、管理和运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这一社会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和工作模式,以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管理难题。

总之,文化差异与社会环境因素是中国企业在沙特投资时必须重视和妥善应对的重要方面,只有充分理解并适应这些因素,企业才能更好地在当地市场立足和发展。

六.中国企业对沙特直接投资的策略建议

综合本文的上述介绍,建议有意投资沙特的中国企业:

◾ 深入研究沙特“2030 愿景”,明确沙特在能源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等领域的发展重点,抓住转型机遇进行投资,实现共赢。

◾ 中国企业可适时与沙特当地企业、国际知名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优势互补,降低投资风险、实现合作共赢。

◾ 关注国际和沙特政治经济形势和法律变化,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与分析团队并聘请适当的专业法律机构,与当地政府部门、商会等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获取法律和政策动态,为企业投资和运营提供全程法律支持,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确保企业运营合法合规。

◾ 开展跨文化培训,提高员工对沙特文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促进企业内部文化融合。

       ---------------------------

参考文献与数据引擎

【1】详情请见https://www.vision2030.gov.sa/。

【2]详情请见PIF文件《Capital Deployment Strategy FY2025-2030》。

【3】详情请见沙特投资部 (Ministry of Investment)官方网站(https://investsaudi.sa/)。

【4】详情请见沙特地区总部计划专项官网 (RHQ Program)(https://regionalhq.sa/)。

【5】详情请见沙特经济特区的主管机构经济城市和特区管理局(Economic Cities and Special Zones Authority官方网站(https://sez.ecza.gov.sa/en/)。

【6】参见“中国企业对沙特阿拉伯的直接投资”。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