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本土肉企4年暴跌90%,欧美进口肉便宜40%横扫市场

据消息,越南肉类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屠杀"。

越南农业畜牧业公司(Viet Uc Agricultural Livestock)的牛群规模在四年内暴跌90%以上,这家曾经的行业巨头几乎被逼到绝境。而这,仅仅是越南本土肉类产业崩溃的冰山一角。

据越南对外贸易促进部网站通过胡志明市国内贸易促进办公室报道,2025年上半年,越南花费超过9亿美元进口了超过45.1万吨肉类,进口量和进口额均同比大幅增长。仅7月份一个月,进口额就达到4亿美元。前7个月,畜产品进口总额约为26亿美元,同比暴增23%。

500

价格差距令人瞠目结舌。巴西猪肉比越南国内产品便宜20%至30%,欧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部分肉类价格甚至低40%。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向越南出口肉类及其他动物成分,涵盖猪肉、牛肉、水牛肉、冷冻鸡肉以及食品加工行业的原材料等。

美国农业部(USDA)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越南是世界上猪肉消费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且这一趋势仍在增长。预计到2029年,消费量可能达到每年400万吨。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在吸引全球肉类巨头疯狂涌入。

越南本土企业的困境触目惊心。饲料占总成本的80%以上,且严重依赖进口。原本免税的饲料现在被征收5%增值税,进一步推高了成本。汇率波动和税收政策的双重打击,让本就艰难的国内生产商雪上加霜,完全失去了竞争力。

欧洲企业家不仅依靠价格优势碾压对手,还采用强调质量和高标准的营销策略深度渗透越南市场。这些进口肉类来自具有大规模和低成本生产优势的国家,符合国际生产标准,迎合了越南消费者注重健康和食品安全的消费趋势。特别是那些收入稳定、居住在大城市、注重性价比的中产阶级消费者,纷纷转向购买进口肉类。

越南商务部胡志明市办事处分析称:"这种情况给国内畜牧养殖户和加工商带来了直接压力,他们面临着竞争加剧、利润率下降以及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增幅最大的产品类别是肉类和其他动物原料,价值超过10亿美元。这一数字反映了肉类消费的持续增长,但也暴露了国内生产商由于动物饲料原料价格波动剧烈而无法有效控制成本的致命弱点。

在贸易政策方面,越南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持开放态度,特别是那些经济联系密切、交通便利的伙伴。这为外国企业提供了绝佳的市场准入机会。泰国虽然地理位置相近,物流体系高效,拥有高度发达的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产业,但目前未获准直接向越南出口肉类,只能通过在越南建立加工厂、与当地冷链运营商合资等方式曲线进入市场。

越南肉类市场的这场残酷竞争,是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剧变的缩影。当进口肉类以如此惊人的价格优势横扫市场,越南本土畜牧业的生死存亡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