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女性沉默的更年期

三联生活周刊

对50岁左右的城市女性来说,更年期和退休是前后脚到来的,这意味着职场压力会减轻,有更多时间和精神关照自己。但对一些农村家庭结构里的基层女性来说,四五十岁,正是她们的“黄金打工年龄”。

这个时期,她们往往已经将子女送入高中或大学,一方面得以从育儿中获得解放,形成“空巢期打工窗口”;另一方面,也肩负着一半家庭经济压力,再加上对自己未来养老的焦虑,她们会在四十出头重新进入城市,学习新技能,开始人生中的“中年打工”阶段。

进入家庭、与家庭成员亲密接触,月嫂群体的更年期变化给工作带来的影响,比其他职业更显著。

更年期影响的除了生计,还有她们对自己存在价值的判断。刘树琴过去几年就感到非常难熬,原因就是已经在河北老家农村里“闲了七八年”。

刘树琴今年56岁,打从22岁一结婚就没闲过,干活一直干到48岁,突然间就停了。她跟我描述当时的状态,“身体软了没了劲儿,每天只想在家躺着,就一点儿都不想干了,一点儿都坚持不了了”。刘树琴很纳闷儿,干了一辈子活儿,怎么突然就啥也不想干了。她整天在家闲着,心里就想,五十来岁,年纪轻轻,就啥也干不了?“有时候想想这个就觉得活着没意思”。

如果说大城市更年期女性面临的是一种衰老后容颜不再的外貌焦虑,基层女性的焦虑看上去是截然不同的,她们很少顾虑到“老了、不美了”,或者“更年期意味着失去性魅力”,她们直面的是一种更为紧迫的“存在危机”。

500

500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