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万招标买个TPlink,世界果然是巨大的。。。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今年5月9日三峡学院采购的“普联TL-R473G出口防火墙”,中标价格为75万元,但是电商平台上同款价格只要300块,2500倍的利润。
这可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张图片啊。当时我就觉得重庆这一批管政采的,要不是渎职,要不就是故意,要不就是愚蠢,结果两个傻子相遇,擦出了大瓜的火花。
然后重庆方面宣布成立财政、教委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经过4个月的漫长调查,终于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官网发布《关于重庆三峡学院防火墙及DNS设备采购事件调查情况的通报》,看完之后,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性极强的暴击。这调查结果糊弄谁呢?
这就是一个明晃晃主力投标人做的局,在跟招标人提前勾兑好的情况下,把招标方式做成了竞争性谈判,然后主力投标人肯定是没想到,竟然有一家社会上的企业直接冲进来投标,完全没看标书的内容,还能不小心中标了?
逻辑上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中标人洪正商贸公司在一点技术不懂,完全没有经验,敢把TPLink路由器写到投标文件的情况下,却勇敢的参与谈判,留下一个巨大的把柄,然后把投标报价锁定在85万?有谁指使?
那么如果重庆的联合调查组把这个前因后果写清楚了,我还真佩服他们敢于自我革命、敢于亮剑的精神,可是他们遮遮掩掩的,谁都不想牺牲,谁都不想得罪,那就搞笑了。
我们先看看招标文件,这个文件可以通过《重庆三峡学院防火墙及DNS设备采购(CQS25A00331)中标(成交)结果公告》直接下载,所以必须要给国家的招标流程点个赞,让某些硕鼠不得不把离谱之极的文档挂在网上永久保存。
下载下来之后,我认真看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写得合情合理,并没有过高的配置,整机吞吐量只有160G,不算高,配置8个10G光口,4个40G光口,用来作为一个学校的出口防火墙,也不算浪费。
招标文件也写了很多实在的需求,比如支持应用层攻击防护,支持配置回滚,支持安全策略冗余分析,支持IPv6与IPv4互访和NAT地址转换,支持对异常流量进行检测,支持SQL注入攻击、XSS攻击的检测;这些需求也是合理的。
特别是要求原厂工程师对对、学校现网信息资产进行梳理,包括服务器、终端、网络设备等。完成服务后需提供《资产梳理报告》,说明招标文件的编制者,是想给学校招到一个稳定可用的防火墙设备的。
另外,这个招标文件显然是对某些厂商有优势的,比如支持多虚一、一虚多,这种华而不实的功能都是厂商的竞争卖点;防火墙须与现有网络态势感知平台实现应急联动处置,那么现有的网络态势感知平台是谁家的产品,谁家就最有优势了。
然后他们招的DNS设备是有点离谱的高,比如要求QPS(每秒查询次数)大于25万,重庆三峡学院约2万人,那就意味着需要人均每秒发起12.5次DNS查询,这个数据显然有点离谱。
一般来说,按人计算的话,每秒按照1次查询预估,也就是2万QPS,然后考虑物联网设备导致的请求数,排一个5倍冗余,也就是10万QPS左右。
不过考虑到现在除了算力卡之外,CPU非常便宜,网卡也在降价,比如一个二手至强CPU,可能也就二百块钱不到,所以厂家随便选个正常性能的CPU和内存,QPS自然就上去了。
写招标文件的人还是用心写了的,比如他要求厂商提供安全的远程技术服务,支持多种方式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支持链路备份功能,支持威胁情报管理,支持DNS防火墙,内置恶意域名数据库,内置移动、联通、电信、教育网、科技网等运营商以及各省市精确 IP 库并支持自动更新。
所以,这个招标文件,不可能是TP-Link的一个300块钱的家用路由器就能满足的。那就是中标人洪正公司瞎应答,胡写投标文件了。
但是我们看这个时间线,4月27日,市政采中心发布重庆三峡学院防火墙及DNS设备采购(CQS25A00331)竞争性谈判公告,然后在5月6日开标;注意今年五一放5天假,4月27日周日需要上班,然后28、29、30上三天班,5月1日到5月5日放假5天,5月6日就火急火燎的开标了。重庆三峡学院防火墙及DNS设备采购(CQS25A00331)竞争性谈判公告
为什么这么着急组织竞争性谈判,是不是为了让竞争对手反应不过来?但是竞争性谈判公告期限为自采购公告发布之日起三个工作日,想问这个是不是符合招标法要求啊?
5月9日,市政采中心发布公告,确定洪正公司中标。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肯定的是市政采中心和三峡学院的负责人都没有核实过中标单位提供的设备,特别是对于投标人的投标书直接照抄竞争性谈判文件这种异常情况都视而不见,直接走流程公示了,这就非常离谱了。
然后评审过程中,随机抽取的两位专家明显是走过场的,调查报告里写到,仅仅象征性询问产品是否满足要求,没有详细了解产品性能、价格等情况,对于一家从未投过标的、没有社保缴纳记录的、有经营异常历史的新公司,仅仅是承诺技术参数满足要求,完全没有丝毫怀疑,这专家是不是渎职?在政采网的公告上,也写了专家的名字了。
从这段公告中看出来,其实市政采中心的基层经办人和三峡学院的经办人都已经发现问题了,而且他们也通过气了,但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及时叫停呢?是流程要求,还是后面有人关注呢?
当然是后面有人关注啦。大家看这一段写得好隐晦,我真的挺同情胡某华的,被领导强行甩锅了。胡某华已经跟政采中心的经办人通过气,认为洪正公司的中标产品可能不符合要求,那怎么可能不向领导报告?
前一句刚刚说三峡学院实训中心一把手鲁某亮主任没有跟进了解竞争性谈判情况,还专门点了一下副主任胡某;下一句就说经鲁某亮主任同意,胡某华将确定供应商的函反馈给了市政采中心。
调查中的确不可能发现洪正商贸公司的利益输送关系,因为洪正商贸公司就是一张空壳,连正式缴纳社保的员工都没有,上哪里来的利益输送。
出了这么大的舆情事件,肯定会有领导调整,有调整就会有机会,调查组肯定把前因后果搞得一清二楚,只是在思考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了。
比如调查组交出来了重庆三峡学院的分管副院长王某伟,并且对王院长进行立案调查。
可是王院长的白手套是谁?谁围猎了王院长?是不是洪正公司的股东隆某?这个隆某又代表了谁的意志?这个白手套如此大胆,有没有深入查下去?
另外,这个洪正公司虚假承诺,恶意扰乱采购秩序,造成了极其反面的社会舆论,但是重庆方面显然还是松手了,罚款是顶格的采购金额千分之十,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三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但是最关键的吊销营业执照呢?现在的惩罚明显是不疼不痒的嘛!
谁没有责任
其实具体的经办人胡某华只是听命的马仔。调查报告说经过前期调研摸底、需求调查、论证立项等程序,确定采购项目预算是90万,而且从标书上看,总的标书质量还不错。
看起来前期的论证立项工作是正常开展的,招标人跟各个供应商都有充分的交流,供应商至少会提供解决方案,例如Proposal、配置清单、系统框架图、迁移方案等等。
如果调查组看到了早期的方案,相信调查组方面肯定有足够能力判断早期防火墙方案规划是正常的。
前期方案一切正常,却突然蹦出来一个对于成熟商业化设备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采购,并且只留了三天时间给潜在供应商获得标书,还碰上一个五一节的五天长假,这个意见是怎么做出来的?怎么论证的?一百万以下适用于竞争性谈判?
5月6日,重庆市政采中心组织开展了竞争性谈判,那么竞争性谈判过程中,两位专家魏C和潘H春,显然是不懂网络的,那为什么被抽为专家?外部专家是怎么选的?政采中心是不是渎职了?
重庆市在政府采购领域试点推行供应商基本资格条件承诺制,其实是好事,避免某些公司长期做政府采购的生意去围猎领导;
可是重庆市政采在执行的过程中,是不是故意加速的?本来政府采购对资质、项目业绩、合规、员工人数、注册资金都有要求,竟然能把好的坏的要求全部推翻,啥资格要求都没有了不说,就选择盲目相信供应商的承诺么?这是把工作干好的态度么?
现在的发布调查结论,是重庆方面对重庆三峡学院的分管副院长王某伟进行立案调查;但是网友想了解的,是为什么会搞出来这样漏洞百出的采购制度?
所以,从现在的重庆调查组通告来看,还是存在避重就轻的情况的;没有解释为什么发标三天后就开标;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空壳公司可以直接参与竞争性谈判;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专家跟废物一样走个过场;没有解释清楚既然需要原厂服务,为什么还要选择最低价中标;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在整个招标流程中没有问题纠正机制;没有解释清楚以后如何避免发生问题……
就这些人干出来的事儿,还不如让AI介入政府采购流程呢。AI技术专家多少还能问出来投标方案哪里不合理吧?AI采购助理多少能查询一下投标设备吧?AI发现了问题直接上报,AI总不怕得罪人吧?还能怕你拔电源咋的。
[1]
关于重庆三峡学院防火墙及DNS设备采购事件调查情况的通报: https://jw.cq.gov.cn/zwxx_209/gggs/202509/t20250906_1498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