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的椅子“又红又专”---闲聊《汉奸文风》,善于为敌进行“舆论泄压”

开学之际,两所大学的椅子火了,一个是“国立武汉大学”,另一个则是“国立中山大学”。

500

500

(就如同网友说:看中大这“红色基因”)

500

500

而这次网络上对“武汉大学椅子风波”的讨论,几乎就是“一边倒”,但是,也有一些“理性”的声音跳出来,呼吁大家要“理性看待”。

OK,为此,我这里引出一个话题,那就是:“汉奸文风”的特点以及论证技巧,讨论他们这类人的“框架理论”有什么模版套路。

*

从清末到民国,汉奸文人颇为多,同时也有不乏泰斗。所谓的“文人风骨”,早已化作文笔中的“投降技巧”,在抗战时期,“汉奸文风”平时就非常具有“隐蔽性”,同时也非常善于通过文字表达技巧来扭曲“舆论焦点”。

(比如,汪精卫 当年著名的汉奸理论,呼吁要“中日友好”)

500

500

500

到了当代,“汉奸文风”几乎也是一脉相承~

其文风逻辑的特点,乍一看,很难看出来其“立场”,表面上看起来也是“理性客观”,但是,重点就是在于其非常善于去用“精巧隐蔽”的话术,来为“敌”进行“舆论泄压”;或者把百姓正常的“质疑”,通过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将其化解成“国际技术性”的难题,从而瓦解普通公众的“朴素判断能力”,把百姓合理的爱国情绪,重构成“非理性的宣泄”,等...

这些种种措施,其目的就在于试图要去“消解”百姓对敌激昂的舆论对抗。

“汉奸文风”最常见的“泄压”着手点,比如:“呼吁大家冷静”、“呼吁大家理性”,“呼吁大家平和”,等...

假借“理性平和”之名,对正常的“爱国立场质疑”,引导式地把其偷换概念,进行构陷成为“网民的非理性表达”,剥夺民众正常的“爱国立场”,然后把自己包装成“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智者!

*************************************

所以,在面对类似这种“汉奸文风”的时候,判断其是否具备“汉奸属性”,最终就要看其“逻辑链条”到底是为谁服务?看其讨论问题之时,是否把矛头从批判对方转移到批判己方?看其文章的“最终导向”,最大的受益者是谁?是鼓励爱国立场?还是暗示要“淡化”、甚至是“让步”立场?

*************************************

PS:讲真,平时隐藏在观察者网“汉奸文风”类型的文章,就有不少。

每次网友对“敌”有些舆论上的激烈讨论,就会有些“文人”跳出来做“理性”上的分析,然后“呼吁”大家要理性去看待!

这就好比如,警察每次扫黄“娱乐场所”他都在场,然后他说是在喝酒,可信否?

500

OK,简而言之,“汉奸文风”从目前来看,基本大致就似如此:为敌进行“舆论泄压”,就是“汉奸文人”的职能底色也!

大家说说看,有没有道理呢?

欢迎大家发表你的高见,大家对“汉奸文风”有哪些看法?

(不管是从面相上来看,还是从平时的“汉奸文风”上来看,

都逃不过姑奶奶我的法眼,哼~哈..^_^..)

500

500

500

500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