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县:原创评剧小戏《等待天明》首演成功

500评剧小戏《等待天明》现场演出剧照。张晓岩 摄500评剧小戏《等待天明》现场演出剧照。张晓岩 摄500评剧小戏《等待天明》现场演出剧照。张晓岩 摄

近日,由河北省沧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中共青县县委宣传部、青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主办,青县文化馆、青县百花评团联合承办的以大运河红色文化为背景的抗战主题原创评剧小戏《等待天明》在沧州市工人文化宫成功首演。该剧是一部“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时代”的主题文艺精品,深度契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思想,将宏大抗战历史浓缩于青县运河畔的小人物故事中。

剧情聚焦1939年春的冀中平原:日寇入侵青县制造乡村杀戮,肖记药铺掌柜独子小旭遇害。悲痛的夫妇本欲逃往北平寻亲报仇,却意外救下浑身是伤的中共地下党程浩。伪警察局警长高坤又突然到访,危急时刻,夫妇俩冒险挪开药柜藏匿程浩。而高坤实为临县逃难者,妻女被日寇杀害后被迫加入伪警局,始终伺机投奔共产党,此前更故意放走程浩。真相揭开后,肖记药铺成为中共党组织的秘密交通站,肖掌柜夫妇筹备红伤药品,高坤潜伏敌营传递情报,众人携手“等待天明”。

舞台上,演员以评剧特有的唱腔与细腻身段,将肖掌柜夫妇的悲痛与觉醒、程浩的坚毅与担当、高坤的隐忍与赤诚刻画得入木三分。从日寇屠村的惨烈,到众人秘密结盟的热血,剧情跌宕起伏、情感层层递进,台下观众掌声与共鸣交织,沉浸式感受运河畔的抗战记忆。据主创团队介绍,为还原历史真实,团队前期深入挖掘大运河沿线红色史料,走访抗战老兵及后人,反复打磨剧本与唱腔,力求让评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成为传递红色精神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青县积极推动戏曲传承与大运河文化挖掘,先后创作出《树叶训令》《平山谣》《笸箩渡》等一批精品戏曲小戏。这些作品频繁亮相沧州、青县演出舞台,并先后入选第十二届评剧艺术节展演及2022年度、2023年度河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展现出青县在地方文艺创作上的深厚实力。此次原创评剧小戏《等待天明》的成功首演,既是青县红色文艺创作的又一重要突破,也为用传统戏曲形式讲好运河红色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增添全新载体。它将大运河红色文化的厚重底蕴与评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深度融合,让更多观众在欣赏传统戏曲的同时,沉浸式感受运河畔的红色历史,进一步推动地方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与红色精神的传承弘扬。

作者单位:青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