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落地,易会满终于落马了
易会满落马,并不意外。这个消息金融圈已经传了很长时间了。易会满24年2月在证监会主席任上被免职4个月后才在政协安排了新职务。易是1964年生,被免职时,还不到60岁,而正部级是65岁退休。没到年龄就免职,免职后不马上安排新职务,很不正常。这一年多,易前主席想必一直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靴子落地,也许反而心安了。
大家都觉得证监会主席是高危职业,但有趣的是,从刘鸿儒开始,证监会十任主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监狱的。刘士余是最早落马的,但是最终的处分是留党察看二年,政务撤职,降为一级调研员,没进监狱。易会满是第二个落马的,但还没判,也还没进监狱。其他还有一些传闻,也没落地。截至今天为止,十任证监会主席,确实还没有进监狱的。
二十多年前,我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证监会系统内,干了一年多转正后,就受不了体制内的种种,下海扑腾了。当时的证监会主席,是历任里面结局最好的,是唯一一个担任证监会主席后,仕途还能再往上升一级的。
证监会这个岗位确实不好干。这位主席,在任上被股民骂的狗血淋头。他上任后是大牛市,但还是被股民骂。因为这位主席反复提示股份泡沫大,股市虚高,泡沫会破,投资需谨慎。股民觉得就是主席老给股市泼冷水,所以涨得不够快,不如上任主席信心十足。
然后,泡沫真的破裂了,进入熊市,这位主席继续被股民骂,说股市暴跌就是因为这位主席乌鸦嘴,乱说话。股市牛被骂,股市熊也被骂。这位结局最好的主席,也是任期内股指跌得最多的主席,他任期内,上证指数从上任之日到离任之日,跌了超过10%。
从财新的报道看,易前主席的落马,似乎更多的是因为工行反腐系列案和某东部沿海富裕省副省长的案子,报道里面没怎么提到证监会的事情。
工行和某省副省长两个案子,是金融这一轮反腐中最受关注的。这批案件中,有两个落马官员令人无语。他们贪了上亿,一个死缓一个无期。然而,这两个人能说清楚的,合法的财富,高于贪污的钱。他们是先富再贪。
有人说高薪能养廉。但这两位,不仅是高薪。他们已经是巨富了,结果还贪,令人无语。
某省副省长,二十多年前任交易所总经理,就拿数百万年薪,那时金融领域没有限薪。他还是投资高手,上海买了很多房。据说公务员财产申报,他申报的能说清楚来源的合法财产就大几亿,号称“十亿省长”。
那个时代,靠买房致富不是不可能。我认识的咨询业一位前辈,老公996做咨询,最终升到高级合伙人,年薪几百万美元。老婆全职在家上海买房。最后据说老婆挣得比老公多几倍。
这位合法挣了小十亿的“十亿省长”,最后却因为受贿一个亿出头,被判无期。判无期还是从轻,是靠着坦白从宽,交代了众多线索,才轻判。他今年60岁,就算有减刑,余生应该也就在监狱里了。
宇宙行那位副行长,上世纪末就是高盛在华首代,外资大投行呆了十几年,2010年回体制内当了八年副行长。最后受贿接近两个亿被判死缓。
这位副行长回体制之前,应该就挣了亿元身家。以他的能力和影响力,不回体制,选择去私募8年赚几个亿不难。
这些人想挣钱不难,体制外做乙方,挣几个亿不难。
既想要乙方的钱,又想要体制内的甲方的地位。两个都要,结果去监狱养老。真犯不着呀。
也许,不差钱的他们,最开始也不是被钱拖下水的,是被别的拖下水。既然已经下水,就收钱吧。
有个词叫“围猎”。搞关系的高手,能发现人心底的欲望,最后什么人都能搞定。
人民的名义里有一段情节:高育良本来也想当清官,不收钱。最后被一个“精读”万历十五年的美女拖下水。
类似的真实故事,我也听到过。乙方们围猎某高管,这个高管年薪千万,名校出身,人又清高,谁都搞不定。最后据说是这位高管酒后,不慎说出了他人生的最大遗憾,就是学校时心中的那一抹白月光。然后,一个神通广大的乙方找到了一个和当年白月光长得一模一样的美女(估计发达的医美起了关键作用)。最后靠这个搞定了目标。
人总有无法实现的愿望,总有得不到的人或物。愿望就是弱点,就是软肋,一旦你心底的愿望被人知晓,就跳不出围猎者的手掌心了。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如果做不到无欲则刚,扛不住围猎,还是老实做乙方,挣点小钱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