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伴侣”争议下的Soul:三年IPO未果,"杀猪盘"阴影难散

在社交平台的浪潮中,Soul曾凭借独特的定位吸引众多目光,然而深入探究,其背后隐藏着诸多令人诟病的问题,从AI伴侣功能的争议到频发的“杀猪盘”诈骗,再到上市之路的坎坷,Soul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500

近日,社交平台Soul因“AI虚拟伴侣”功能引发广泛关注,有不少用户质疑虚拟伴侣背后是真人。Soul推出的“AI虚拟伴侣”功能,表面上是社交领域的创新尝试,实则暗藏玄机。据泰山财经报道,记者实测发现,注册登录后不久,名为“孟知时”的虚拟伴侣便主动发来私信,简短文字交流后便弹出语音通话邀请。首分钟语音通话虽为免费体验,但超时便需购买道具“充电”,再次点击通话时,界面更是提示“送礼开启语音”,还伴有“喂我吃冰淇淋”等诱导性语音互动,而这些礼物均需充值购买。

这种设置,无疑是将AI伴侣作为诱导用户消费的工具。用户在享受所谓“虚拟陪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陷入消费陷阱。尽管Soul方面称用户可免费使用相应功能,也可自主选择增值服务,不存在AI诱导不当消费行为,但这种主动引导充值的行为,很难不让人怀疑其商业动机。用户在好奇心和情感需求的驱使下,极易产生非理性消费,而Soul似乎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来获取经济利益。

针对“AI真人”质疑,Soul方面表示,“虚拟伴侣为真实AI,并不存在AI背后有真人的情况。”在技术层面,其采用监督式微调(SFT)、检索增强生成(RAG)和强化学习等方式,持续优化自研的Soul X大模型。

除了AI伴侣的争议,Soul平台上“杀猪盘”诈骗事件屡禁不止,这严重影响了用户的财产安全和平台的信誉。早在2021年,央视就曾报道有用户被Soul上认识的网友引入诈骗网站,被骗数十万元。彼时Soul虽公开回应称已进行内部排查,并采取人工 + 机器双审核机制等方式加强防护,但时至今日,“杀猪盘”仍在Soul上时有发生。

2025年4月,甘肃省景泰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诈骗案中,被告人杨某通过Soul结识受害人,利用虚构身份骗得共计21万余元。Soul方面称利用社交平台实施诈骗是不法分子常见伎俩,其他平台也有出现,但这并不能成为其推脱责任的理由。Soul声称正在公安、网信等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建立安全有效的反诈风控体系,还研发了“虚假人设报警模型”“图片/文本反作弊大模型”和“杀猪盘发帖文案识别大模型”等,旨在精准识别发帖中的情感诱导、人设造假等信息。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所谓的防护体系并未能有效阻止“杀猪盘”的发生,其安全防护能力令人质疑。

Soul的上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天眼查APP显示,2021年5月,Soul曾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书,但1个月后便宣布终止美股上市进程。2022年6月,转战港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后于2023年3月更新招股书。据招股书披露,2019至2022年,Soul营收从7070万元迅速增长至16.67亿元,但同期累计亏损达27.65亿元,尽管2022年亏损额有所收窄,整体仍未实现盈利。

自2023年更新招股书后,Soul的上市进程至今未有公开进展。在此期间,其运营投资主体上海搜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11月发生注册资本变更,从3.75亿美元降至2.85亿美元,降幅达24%。Soul解释称此番调整系顺应新《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的优化导向,结合当前业务发展阶段与实际经营需求进行的内部评估,目的是实现“认缴资本与实缴资本的合理匹配”,并强调“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但这一解释难以消除市场对其财务状况和上市前景的担忧。持续的亏损和上市进程的停滞,反映出Soul在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上存在严重问题,也使得市场对其信心受挫。

Soul在AI伴侣功能上设置消费陷阱,在安全防护方面未能有效阻止“杀猪盘”的发生,在上市之路上又面临财务困境和市场信心受挫的问题。如果Soul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改善用户体验,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优化商业模式实现盈利,那么它将在竞争激烈的社交平台市场中逐渐失去竞争力,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