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解放军硬实力摆在那,对华挑衅=自取其辱 —解放军的体系化战力展望
九三阅兵:解放军硬实力摆在那,对华挑衅=自取其辱
——解放军的体系化战力与未来战争形态的展望
9月3日,中国在北京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阅兵,按照不同的作战集群,成体系地展示了解放军的最新装备情况。
这次阅兵,标志着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及其战略战术已经厚积薄发地从传统的大陆军体制及其近海的积极防御,跨越到了可在全球范围内遂行多兵种联合作战,以维护中国海外广泛利益的新时代。这种在全球范围内维护本国海外广泛利益的硬实力已经可以比肩大洋彼岸的山姆大叔了。
解放军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系化战力及其很明显的提升,可以表明,现在的美西方,若再对华挑衅,几乎是不自量力,自取其辱。
战略打击方面
从这次九三阅兵展示出来的一些新装备上看,解放军的战略威慑和战略反击能力上的短板已经被补齐了,也像美俄那样形成了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的入役弥补了解放军在空基核打击力量上的缺失。“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与“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东风-31B”“东风-5C”等新陆基洲际导弹,以体系化的方式出现在解放军的战略打击力量模块之中,正是解放军“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一次集中展示,表明中国在这一大国重器方面已经与美俄平起平坐了,甚至还有一些美俄不及的地方。比如,阅兵的解说词明确指出,“东风-5C”的打击范围已经覆盖全球,这一点是美俄目前现役的核导弹比不了的。
另外,“惊雷-1”、“东风-61”等新装备的入役,以其更机动灵活的能力,也在预示着解放军在战略上的核反击力量更加的厚实坚韧,更加的深不可测。这些新核导弹的机动变轨、高速突访与末端分导的能力,几乎让对手全时段拦截的成功率归零了。在这种多维度、成体系、拦不住的核反击力量面前,美西方的对华军事冒险不就是自我找死吗?
天网电等新领域作战方面
近些年来,解放军通过新装备的研发和新兵种的组建,已经搏击在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上。按照体系化配置、全域化作战的要求,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力求做到,人家有的我尽有,人家没有的我还有。这主要体现在军事航天、网络空间、信息支援等新质作战力量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建设上。太空、网络、电磁等新领域作战装备的研发与装备,也让解放军与美西方的军队具备了全维度、全时域、全兵种对抗的硬实力。在陆海空天网电的全维度、体系化对抗中,真正能够与解放军掰掰手腕的,恐怕也就只剩下美国的军队了。
现代战争,比拼的是体系化。一旦体系残缺了,那几乎是降维打击了。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次九三阅兵所展示出来的体系化作战力量,足以表明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准,能够与解放军较量的对手已经所剩无几了。
军事航天部队、信息支援部队、网络空间部队的首次参阅,不仅体现了解放军对太空、网络、电磁等新域作战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表明了解放军在体系化建设上的战略转型,已经实现了从传统到未来的跨越。
在无人化作战方面
从俄乌冲突的态势上看,未来的战争正在像几十年前的科幻片那样,向着无人化、机器人作战的方向上迈进,跟现在的机器人战争游戏差不多。
可以说,未来战争的形态就是一个人在背后操纵的机器人战争。无人机、无人潜航器、机器狗等无人化作战装备,就是这种机器人战争的载具。无人化攻击与反无人化攻击将是未来战争的一个重要领域。中美俄欧等对无人化作战装备的竞相研发与装备已经把这种未来无人化、机器人战争的趋势和形态明摆在那里。
在这个新质作战领域,解放军的体系化作战装备也已经很明显地走到了世界军事变革潮流的浪尖上。在这次九三阅兵上,无人化作战群与反无人化作战群被同时展示出来。尽管机器狗、无人车等新无人化战术装备不是此次阅兵展示的重点,但却格外突出了反无人化作战体系。在反无人机方队展示的有反无弹炮系统、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体系化装备,可有效拦截无人机、巡飞弹等作战目标,既能通过高功率微波武器等定向能武器进行软杀伤,也又通过高能激光武器等定向能武器进行硬摧毁,形成软硬结合、高中低、全方位、无死角、成体系的反无人作战模式。
为了减少战场上的人员硬伤亡,无人化攻击力量的投入和占比将会越来越大,应对和防御无人化力量或其作战集群的自杀性攻击,将是未来战争的一个焦点。
因应这种未来战争的趋势,解放军在主战坦克等重型武器的反无作战方面已经装备了诸如微波武器“电子蚊拍”等主动防御系统来应对无人机集群式的自杀式攻击。
在战术革新方面
军事技术装备上的矛与盾的对抗,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处于不停的变革与创新之中,就像事物的矛盾运动那样,在它们原有的基础上不停地螺旋上升着。
新的技术孕育新的装备,新的装备催生新的战术。
在作战力量的集成与混编上,解放军的编制改革按照全域协同、攻防一体、联合作战的要求,以作战任务为导向,进行了体系化的配置,旨在形成全域、多维度、全时段、无死角、一体化的攻击与防御的态势。比如,反导作战群、无人作战群等。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作战力量的集成与混编上,对手有什么样的武器,我们就有什么样的反制武器,与之针锋相对。只有这样,才可能不让自己的体系化作战出现明显的软肋或漏洞,而成为对手避实击虚的突破口,进而引发整个体系化作战的崩溃。
在体系化作战的堵漏补强方面,解放军在作战力量的集成与混编上,也是未雨绸缪吸取俄乌冲突的经验,对作战力量的体系进行重构和优化,使其攻防一体、联合作战的矛与盾更加地合二为一,浑如一体。比如,解放军从俄乌冲突战场中得到启示,强化了坦克主动防御系统(应对FPV无人机威胁)、发展了分层反无人机体系(也即激光、微波、巡飞弹拦截体系)。
解放军在体系化作战上展示出来的这些最尖端、已经投入现役的作战力量,毫无疑义地是在对外发出战略威慑,表明解放军的体系化作战力量,已经可以有效应对陆海空天网电等各个层面的外部挑衅。不论是全球全域等战略层面的,还是局部地区等战役战术层面的,解放军的体系化作战力量,都可以快速反应、机动编组出来。
俄《国家防务》杂志总编辑伊戈尔·科罗琴科在接受卫星通讯社的采访时总结道,北京的这次阅兵表明,中国是一流的军事强国,拥有高度发达的国防工业体系,展现出中国遏制任何威胁的能力。
可以说,在解放军对外展示出来的这些全方位遏制任何外部威胁的能力面前,如若还有一些人蠢蠢欲动地对华挑衅,那也就只能是自取其辱了,怨不得别人没有事先告诉你。
2025年9月6日论道书斋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