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不是在清党
最近德国报道讲,联邦德国人口最多的大州在即将举办地方选举之前,极右翼政党选择党的四名候选人意外死亡。包括有59岁的贝伦德斯,59岁的沃尔夫冈,66岁的朗格和71岁的克林格。
四名候选人所在地区的警局都给出了非谋杀的判定。虽然德国当局认为他们是正常死亡,但是选民显然不这么认为,德国不少人认为是当局在防止选择党上台,进行了政治谋杀。
但是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甚至后来增加到了七名。
毕竟靠药物引发心脏病,或者别的疾病,原来的克格勃特工或者美国特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非常擅长了,科技发展了五十年,现在要做到无痕去世,只会做的更隐蔽,不会做的更潦草。
但是要考虑到的问题是,选择党的支持率在民调中不到30%,但是该州不是德国著名的穷州,右翼政党的票仓就是穷地方,选择党在当地的支持率不会远高于民调数据,到不了50%,不可能说真杀几个候选人,就是为了防止选择党在该州执政。
因为真有什么问题,显然是针对这个州的,不是针对选择党的,这个州在这次大选之前一段时间,已经死了15个候选人了。当时选择党还只有四个候选人死,四个候选人是不同地区的候选人,这次大选甚至决定不了州议会的变动。
我们的媒体魅力时刻搞多了,遇到问题就是往阴谋论上引导,实在是没有必要。阴谋论能出现确实是因为真的有人搞阴谋,就像是原来有个宋鸿兵老师,写过一本畅销书叫做《货币战争》,就算是故事再离奇,也没有到阴谋论的地步。
不仅如此,后续世界的局势发展甚至验证了这本书的内容。讲犹太集团控制美国的书籍都没有使用阴谋论,是因为政治这么大的事情搞阴谋不好使。
政治不是办公室政治,阴谋搞和不搞的区别就是锦上添花的区别,已经是锦绣一片了,搞搞阴谋不影响结果,只能影响过程,类似于纳粹德国制造的国会纵火案,不管有没有这个阴谋,纳粹党都已经坐稳了总理宝座,一统江山无非是时间的问题。
亦或者是全斗焕政变,朴正熙的权力格局就是陆军司令部,保安司令部和情报局三个制衡,结果朴正熙遇刺当天,刚好是陆军总长和情报局长两人在和朴正熙吃饭,结果情报局长打死了朴正熙,不管是谁来调查,都能发现陆军总长也有嫌疑。
最后只能是保安司令部一家独大,全斗焕就是保安司令部的一把手,他搞阴谋上位,和不搞阴谋的区别仅仅在于速度的区别。
这个州的问题在于,各个党派都在死人,总共死了十五个候选人,这本身比选择党死了四个更成问题。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州,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由北威州中部的11个直辖市和4个县级市的总计54个镇组成,上过我们的中学地理课本。
这里生产占全国大部分的硬煤和钢铁,还集中了大部分的机器制造、化学、石油炼制、车辆制造、电子等工业,商业贸易额占全国45%。
这么一个经济发达,工业齐全,商贸繁荣,历史悠久的地方,十几个候选人都在还没到人均寿命的时候就死了,难道当局仅仅是认为选择党的几个人是正常死亡,别的党派就非正常了吗?
显然不管死多少,全都是正常的,这不是专门针对选择党的清党,而是针对这个州来的。统计出来的德国选择党候选人死亡人数在增加,别的党派难道就独善其身,死上几个人就不死了吗?
这场自然死亡,不是针对一个党来的,这是针对鲁尔区来的,这是针对这个州来的,这是针对德国来的。
难道是德国这个国家气数已尽,所以候选人不断死亡,这个解释行得通。但是针对德国工业的行动早就有了,比如说炸弹炸了北溪天然气管道,巴斯夫就被迫迁移了工厂。
我们思考的方向应该是,谁才是德国去工业化最大的受益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