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化组要被淘汰了吗?怎么现在Galgame、R18黄油到处都是AI翻译的了……

星彡P丨文
随便聊一聊Galgame和RPG黄油汉化相关的话题吧。
起因是前两天刷到的一张Galgame截图,直接给我整笑了。

游戏题材是当下很火的“少女+乐队”——疑似千早爱音的粉毛女主在搞乐队,为了能好好传达自己的决心……去纹了个身。
正想吐槽“你这是什么决心?难道是‘此生不考公’的决心嘛?”,结果转头发现,原来是傻孩子被人骗贴淫纹贴了……


这个傻傻粉毛名叫“陽見 恵凪”,出自柚子社的新作《ライムライト・レモネードジャム》。
(直译是聚光灯・柠檬果酱的意思,暂无官方译名)。

男主是贝斯高手,理所应当的在宣传图里hide了。目前游戏还没正式发售,要等到9月26日才上线。
网上流传的截图,都出自官方前几天刚放出的体验版Demo。

试玩Demo是日语的。
手机可能看不太清楚,点开今天文章开头的游戏截图,顶部栏写着【Gemini 2.5 Pro 翻译 dy 云忆夕】——原来是一位大佬做的AI机翻版本。

(不过这号已经炸了)
不得不说,科技是真的改变生活。
现在如果什么知名厂牌的Galgame新作在白天发售,说不定晚上你就能在B站刷到各路大佬分享的AI汉化版网盘链接了,一个个快得离谱。
到Github上搜索“Translator”的关键词,也可以找到不少好用、免费的Galgame/漫画翻译工具。



小黑盒、B站也能找到不少AI翻译工具推荐帖子。
还有人拿AI翻译来对比着学习语言,有点东西的。

比如有一个“露娜翻译器(LunaTranslator)”,我觉得挺厉害的,连Switch、PSP、PS2、PSV模拟器上的游戏都支持翻译。
——顺带一提,工具名里的“露娜”出自《近月少女的礼仪》的女主人 樱小路露娜,所以这里就拿近月1简单演示一下吧。

工具原理也不复杂,大概就是:
先提取出游戏里的文本,调用外部的翻译大模型进行转换,最后做成一个类似音乐软件滚动歌词的半透明图层,直接叠加在游戏画面上,看剧情就方便多了。
作者在B站的ID叫「恍兮惚兮_」,感兴趣可以搜一下。


AI翻译Galgame的时候,语势语顺还有点问题,毕竟日语里充斥着大量的倒装句使得对话先果后因。还有一些专用名词,比如人物名字容易翻的乱七八糟,前后不一致的问题。
玩的时候还得再脑中校对一遍,润色一下理解原意,但是已经很不错了。
除非你追求特别的翻译结果,比如文学艺术类,或者一些解谜游戏有双关,谐音以及各种晦涩难懂的隐喻,对于废萌游戏的日常对话,完全够用。

一些没有汉化组接手的旧作、小众作品,现在也能用各种翻译工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完全不用眼巴巴地等大佬开坑。
遥想当年我为了玩黄油硬啃日语,对此真是百感交集。
放以前,如果给我三个选项:①等人工汉化;②自学日语啃生肉;③通过AI翻译体验游戏,定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要知道,汉化的目的本来是为了传播,向没有语言基础的人推荐好作品,吸引更多的同好。以前汉化组还承担一个资源传播者的身份。
但现在AI翻译很快,人工效率根本干不过,往往视频、游戏资源刚出来,网上就出来各种版本的AI翻译版本,大多数人也不挑食,有的看就行。
我平时也会在民间二次元字幕组干活,做做Live演出的歌词翻译。对于一个烤肉人来说,心情还是挺复杂的,有段时间也会怀疑坚持的意义在哪里。

正好几个月前,在百度贴吧吃过一个瓜,围绕“AI翻译派”和“人工翻译派”互相吵起来的节奏,放在这里当对照案例挺合适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过?有一款人外娘题材的R-18游戏叫《勇者大战魔物娘》(简称:勇战),由日本同人社团 とろとろレジスタンス 在2012年发布。
剧情分三章展开,讲述勇者鲁卡为讨伐魔王而踏上冒险的故事,战斗失败就会被魔物娘俘虏,触发特殊的嘿嘿嘿场景,堪称不少玩家的“人外娘性癖启蒙作”。
当时国内有个SS同盟论坛(简称:sstm),专门汉化RPG游戏,特别是人外题材。我最初接触勇战,正是通过他们免费发布的 “勇战三章整合汉化版”。

2015年,这个系列推出了平行世界观的新作《勇者大战魔物娘 RPG》(简称 “勇者 R”),同样是章节式更新:前章 2015年、中章 2017年、终章 2024年。
勇战R的前章也是由SS同盟接手汉化——按照早年汉化组的惯例,为避免互相撞车、浪费人力,一般会提前“占坑”公示汉化计划。
谁也没料到,游戏的开发跨度实在太长了,一更新就是10年——这10年间,国内论坛文化逐渐衰落,汉化组的人力与能力也持续下滑,产出频率越来越低;
雪上加霜的是,不少电商贩子利用勇战的热度,在闲鱼某宝QQ群等地倒卖SS同盟的免费汉化版,寒了很多汉化者的心,不少人因此放弃了翻译,进度更慢了。


截至目前,SS同盟的汉化进度只到“前章”。为了遏制盗卖,他们还不得不给勇者R前章的汉化版上了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保护汉化成果。
而网上的“中章”汉化则是论坛的另一位大佬独自完成的,和汉化组关系不大。由于人手不够,只做了基本的主线汉化,支线他实在是做不动了。

而2024年11月推出的“终章”,内容量更是爆炸。
游戏可招募的同伴(类似抓宝可梦)数量超过800,职业有200多种,除了主线以外,还存在巨量支线和收集要素。我自己不看攻略玩了300多小时。
几百个魔物娘都有像素模型,还有详细的图鉴介绍。据说光提取出来的文本量就有836万字(相当于近百本轻小说,作为对比,《兰斯10》差不多700万字)。

我说实话,这辈子没玩过比勇战R体量更大的黄油了。对“用爱发电”的民间汉化组来说,这样的大型工程确实很困难。
再加上终章上线后仍在持续更新、修复 BUG,SS同盟的汉化组也得等版本稳定后才敢动手,不然很容易前脚刚汉化完,后脚一更新存档全出错报废。
种种原因叠加,勇者R的汉化进度一直停滞不前,可能又要等下一个10年才能玩上精翻汉化。
而百度贴吧那边,很多爱好者们眼看勇战R汉化遥遥无期,动了“机翻先行”的念头:先把东西整出来,玩起来再说,实在不行后面再改嘛。

贴吧玩家大部分人都没有日语基础,全靠“机翻+查资料+结合上下文润色”推进,得益于现在AI的便利性,门槛不算高,没多久就做出了机翻补丁。
但是人物名、技能名等专有名词非常棘手,始终无法统一,于是他们联系了SS同盟的人,想要一份术语词库。
一边是AI翻译(贴吧全部AI翻译完了),一边是人工翻译(汉化组做到前章,中章是一个人翻译,只有主线),两边合作。
结果没多久就爆发了一些矛盾。

据说是,人工方给了AI方一份词库(角色名之类),AI方觉得有些不够好,想自己改,但人工方不接受修改。
于是AI方就想取消合作,会把人手方给的翻译文件删掉,倒回到最开始AI翻译的版本。人工方就觉得,你看都看过了,后面怎么可能会不参考,然后吵了起来,甚至一怒之下删除了相关的汉化帖子。
不过好在最后事情在内部已经解决了,帖子也恢复了。

尽管只是互网络角落的一件小事,却也反映了如今AI翻译大势所趋之下的现状。
学外语的人,跟机器卷日语、英语等外语水平,想要对抗AI,大抵是没有胜算、没有未来的。
这两年AI翻译发展太快了,已经不能用“方便”来形容了,完全深入到生活里。

就拿大家平时都在用的音乐软件来说吧。以前我听日语歌、英文歌很喜欢用网易云音乐,因为上面有别人翻译上传的歌词。
哪怕翻译良莠不齐,有翻得好的,有翻得烂的,还有自作主张给作词加戏的,但至少能看懂歌曲意思。

(我没做过游戏翻译,不过会上传一些歌词翻译)
只可惜很多小众歌曲没有人上传歌词,有些翻译得烂的歌词,被人占坑了也没法修改。
这两年隔壁QQ音乐也开始跟进歌词翻译这件事了,用的就是AI翻译。你会发现很多歌的开头都会提醒“以下歌词翻译由文曲大模型提供”。
反过来,如果是“TME(腾讯音乐)拥有本翻译作品的著作权”,说明是人工翻译的歌词版本,通常都是比较热门、听的人比较多的才会需要人工翻译。


人工智能的特点就是效率高,下限也高。你现在到B站点开一段外语视频,比如演唱会之类,底下也会出现AI字幕的选项,准确率已经相当不错了。
再过几年,AI翻译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谁也不知道。
新技术就跟国道上的大运一样,很多时候你根本没有时间犹豫,只能被动享受了。

但如果你要问,以后汉化组会不会被淘汰,我想大概率也不会。毕竟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只会源源不断要求更多。
以前热门作还能等到有汉化组接手出补丁,一些冷门的等到花都谢了,都不一定有人去考虑做汉化,想推广都有力气没地方使。现在至少能让完全没啥日语基础的能看明白故事,大概讲了个啥。
如果AI跑完以后追求翻译质量,那些善用AI工具的汉化组也能更快进行润色和精修,比起纯人工肯定更高效。归根到底,AI只是工具,还是要看用的人怎么想——当然,以上都是我一个正在学语言的人的牢骚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