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轨并行

【本文由“guan_15716271612630”推荐,来自《白玉京| 中国制空无人机亮相:美国CCA遇到真正对手了》评论区,标题为guan_15716271612630添加】

博主说的很好。

美国CCA:

定位:作为有人战机(如F-35、NGAD)的“忠诚僚机”,强调低成本(目标单价约300万美元)、可消耗性(战损率或达50%以上)和规模化(计划采购1000+架)。掣肘:预算压力:美军军费虽高,但被核现代化、舰艇更新等高溢价项目挤占,无人系统必须“省钱”。产业链空心化:高端无人机依赖商业供应链(如芯片、电池),而美国制造业回流困难,只能选择简化设计(如用螺旋桨发动机替代喷气式)。矛盾点:既要“廉价”又要“对抗中国防空体系”,实际性能可能沦为“鸡肋”。

中国无人战机:

双轨并行:高端路线:如攻击-11隐身无人机、FH-97A“忠诚僚机”(喷气式、隐身、空战能力),对标有人战机技术标准。低端冲量:翼龙-3、彩虹-7等大量出口型号,兼具侦察/打击能力,单价可压至百万美元级,适合消耗战。优势:全产业链自主:从稀土电机到AI芯片,中国掌控所有环节,可灵活调整成本与性能平衡。战略压力驱动:面对美军“分布式作战”威胁,中国必须同时追求“破防能力”(高端)和“饱和攻击”(低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