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县城又不考公的出路

文/挪威

结论先行,出路基本上只有一条了,就是做线上市场,看到底是用电商的路子介入,还是自媒体的路子介入,又或者是其它变现路径介入,基本上只有这一条,本质原因是,只有做线上市场才能触达全国市场,如果你开个油管去做视频,你还能触达全球市场。

至于线下市场,都不是一般年轻人可以染指的,除了有家底可供投入之外,你还得有能力可以打点,这个有点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

县城市场总体上来说是由三部分人撑起的,首先是医师公群体,这是最有消费力的群体,他们的收入一方面来自本地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来自转移支付,相对比较稳定;其次是在外打工人的群体把攒下来的钱用于本地买房,积蓄加几十年的杠杆,这部分资金也流入本地,通过地产模式先进入本地地方收入,再以某种形式花出去,此外这个群体的人逢年过节会需要回家,带动一大波消费。

最后是本地的孩子和老人们,他们的收入是在外打工群体寄过来的钱,消费则大多是本地消费。

县城的商业基本上是围绕这三拨人建的,如果考虑到市场规模的话,本地孩子和老人以及外出打工群体回家过年这俩部分甚至可以忽略,撑起来的就是两项需求,打工挣钱想回来买房,医师公群体的吃喝拉撒,也有人把县城经济称之为医师公经济+地产经济,但现在地产已经凉了。

满足这些群体需求的市场,还有增量空间吗?还有可以去细切的空间吗?没了,满大街的饭店酒楼,足浴店,棋牌室,网吧,美容美发其实已经过度饱和了。

而你可能凭着自己的喜好想回去开个咖啡馆那市场很快就会教你做人,老头老太太品尝两口之后觉得这玩意比屎还难吃这么还要付钱的?不开玩笑,我们家县城,我每年回去的时候都找咖啡馆去加班,基本上都是空无一人,而且老板换的频率很勤快。

县城唯一一家健身房去年年底的时候也倒闭了,以至于我那会儿刚好要拍个建设房的镜头还得开车我市里。

经常有刚毕业的读者问我,是应该留在大城市还是应该回去县城,如果是去县城的话,要怎么找出路。最好的出路当然是考公,但这需要家族的综合能力,不考公那就只剩做线上市场这条路了,其实留在县城需要想清楚一些事情:

为什么要留下来?很显然,这边的优势是房价便宜消费不高,既然如此,就不要指望能从这里挣钱,因为消费不高必然代表着收入也不会很高,你的收入就是别人的消费,所以谨记你的初心,你过来是图便宜的,不是图挣钱的。

那么挣钱呢?线上市场,感谢互联网,提供了非常广泛的线上市场土壤,这个时代可以用直播间代替铺面,只要有网络你甚至可以把直播间拉到你家土房里去,而AI又把最前沿的知识拉到了你面前,还是只要有网络就行。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合作了一个品牌叫瑞思迈,做家呼吸机的,他们在呼吸机这个细分领域是全球的龙头老大,而我是一个只有一个房间用来拍摄的的小视频作坊。

500

如果没有互联网,类似这样的合作是不可能产生的,互联网最大的价值,就是把很多产品数字化了,从而你只要交付这些数字化的产品,你就可以介入这个市场,无论你在村里镇里,还是陆家嘴CBD的某个格子间里。

油管的收益更高,而且完全基于播放量,只要有人看就能分钱,据我所知很多人都去油管做了,当然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陌生的领域,需要花时间学习才能进入。

总之对留在县城的朋友来说,你是奔着那边的低房价和低消费去的,但做市场,还是要做规模够大能触达全国的市场,大市场也才会有细分,比如你在县城开个健身房倒闭的概率很大,但如果在县城家里拍你自己身上再加上自己有点天赋的话,那倒闭的概率就不会很大,而且就算倒闭了没有啥损失。

不过要是做外网建议公司注册还是在一线城市比较好,因为之前有个新闻说是一程序员在github上接单赚钱,因为收入是从外边平台结算的被判定为违法所得三年百多万收入都被没收了,这就是经验了,经营主体要在北上广深,因为北上广深不会干这种事儿,钱先到北上广深,再到你卡里,至于你具体在哪里干活,那随便一个舒服的县城都可以。

最后多提一嘴,县城和县城也有区别,留在县城不代表非得回到生养自己的县城,珠三角长三角都有自己的鹤岗。

比如广州有清远,深圳有惠州,佛山有三水,这些地方房价和消费未必比你家要贵,但珠三角搞钱的风气肯定比内陆县城要浓,而且离核心圈子也近,更方便交流,还有一些展览展会什么的,非常方便出行。

反正图的是低价,哪里的低价不是低价,不想留大城市,换个县城呆,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这里是 -- 新90后的另一番天地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