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持+绑定英伟达,胜宏科技赴港上市能否再度「起跳」?

500

文 / 道哥 

仅用56个交易日,千亿市值翻倍。

作为A股市场今年表现突出的科技股之一,胜宏科技(300476.SZ)的股价在AI浪潮中一路狂奔。

今年以来,胜宏科技的股价累计上涨逾572%,截至9月2日,股价最高达293.6元,市值约2333亿元。在A股股价飙升的同时,胜宏科技也加快了登陆香港资本市场的步伐,并于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启动H股上市申请,计划实现“A+H”两地上市。

500

据招股书披露,摩根大通、中信建投国际、广发证券(香港)为此次香港IPO的联席保荐人,市场消息称募资规模或可达约10亿美元。这一规模若成行,将使胜宏科技成为近年来募资额最大的PCB企业之一。

此次赴港IPO,胜宏科技表示募资用途主要围绕产能扩张和技术研发。实际上早在2024年11月,胜宏科技就公布了一份定向增发方案,计划募资不超过19亿元,若定增和H股发行均成功落地,胜宏科技2025年合计融资额将高达约90亿元,将超过其2015年上市以来融资总和。如此密集的融资动作,也凸显出胜宏科技在AI热潮下加速扩张的迫切性,以及对资本支持的高度依赖。

01 股价翻五倍,港交所能否再造神话?

伴随AI算力需求的爆发,胜宏科技近年来业绩呈现井喷式增长。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及高性能计算PCB供应商,PCB承载着芯片、电容、AI器件等元件,是电子设备的核心连接基板,在电子行业中,PCB与集成电路、面板构成三大元件,是电子行业不可失去的“灵魂”。

胜宏科技主营业务布局海内外,2024年其营收首破百亿大关,同比大增35.3%,净利同比增长71.9%。根据2025年最新公布的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达90.31亿元,同比大增86.0%,归母净利润 21.43亿元,同比暴增366.89%。

营收以及利润的双向增长,主要得益于AI相关高端PCB产品的大规模出货以及产品组合优化。据财报,胜宏科技的主营收入构成正向高端产品倾斜——多层板(MLPCB)过去一直是其最大收入来源,2024年实现收入61.73亿元,占比57.5%;高阶HDI板收入15.2亿元,占比14.2%;柔性电路板(FPC)收入13.1亿元,占比12.2%。

500

其中,高阶HDI板和柔性电路板业务在2024年收入分别大增63.5%和1317.9%,成为业绩增长亮点。这一趋势在2025年更加明显,一季度HDI板收入占比已骤升至38.3%,较2024年提升了24个百分点,借此胜宏科技也正快速切入AI算力卡、数据中心板等高端市场,实现产品结构升级。

但与此同时,胜宏科技的财务报表也揭示了一些潜在风险。比如应收账款项下,今年上半年应收账款飙升至60.48亿元,增幅高达55.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但同时也暴露出资金周转效率下降的问题。胜宏科技回应称,其主要客户为全球头部企业,账期平均3-4个月,当前应收账款回款周期稳定。

此外,在客户集中度方面,随着英伟达相关订单激增,胜宏科技营收对少数大客户的依赖度有所提高。招股书显示,2025年一季度前五大客户合计贡献销售21.98亿元,占比51.0%,其中除一家大陆客户外其余均来自境外市场。尤其是客户A一家销售额达14.47亿元,占季度收入33.6%,其背景为总部在中国台湾的全球最大电子产品代工厂商(显然即富士康)。

《智百道》分析,英伟达的大量PCB订单是通过富士康等OEM厂商向胜宏科技下达的。在AI业务爆发期,胜宏科技必须平衡好“大订单”与“去依赖”的关系,在抓住英伟达订单机遇的同时,维护多元稳定的客户结构也十分重要。

02 英伟达在中国的关键先生

胜宏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掌舵人陈涛的市场判断。

1996年,陈涛辞去体制内工作,进入广东惠州一家台资电子企业担任销售,彼时的陈涛对PCB行业还是门外汉,但销售岗位让他迅速深入市场一线,更快了解行业和客户需求。只用不到两个月,他便带领3人销售小团队拿下了200万元订单,而彼时国内PCB行业刚起步,市场供不应求。

2003年陈涛辞职创业,在惠州创办胜华电子(惠阳)有限公司,正式踏入PCB制造之路。对于非科班出身的他,自学PCB工程理论知识,并考取了PCB高级工程师等职业证书。胜华电子也凭借“48小时出样、7天交货”的服务,逐步打入TCL、创维等国内家电巨头的供应链。

500

胜宏科技董事长 陈涛

随着业务站稳脚跟,陈涛开始谋划更大版图。2006年,他投资5亿元建设大型PCB生产基地,正式成立胜宏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015年带领胜宏科技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智百道》认为,真正改变胜宏科技命运的“关键一跃”,来自2019年HDI事业部的成立,重点加码高密度互连板技术的研发和产能布局,这也为未来承接AI订单埋下伏笔。HDI事业部投产数年后,于2023年成功切入英伟达H100等AI加速卡的供应链,成为其PCB板供应商;2024年又顺利通过了英伟达新一代GPU 200的产品认证,2025年初,更是一举被提升为英伟达的Tier-1核心供应商,在相关PCB订单中拿下超过50%的份额。

今年5月,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台北Computex大会期间设宴招待供应链合作伙伴,陈涛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大陆供应商出席,黄仁勋更称陈涛是“英伟达在中国的关键先生”。

03 七成订单靠AI巨头,这条“单车道”靠谱吗?

目前,胜宏科技为英伟达提供用于数据中心GPU加速卡、AI服务器等核心设备的PCB板,涉及24层以上高多层线路板和高阶HDI板等高端产品。英伟达相关订单已成为胜宏科技业绩上涨的主要引擎,2025年一季度胜宏科技与英伟达相关订单绑定率已超过70%,并独家揽下了英伟达数据中心用PCB全球约50%的份额。

这意味着在当今炙手可热的AI服务器板卡市场,胜宏科技几乎成了英伟达“御用”的PCB供应商之一。

《智百道》发现,胜宏科技与英伟达的紧密关系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技术上的高度耦合。胜宏科技在高阶HDI领域的技术演进路线与英伟达新一代算力硬件需求高度契合。例如,英伟达最新AI服务器架构(如GB200/300系列)大幅提高了PCB板层数和高速互联需求,需要24层6阶以上的HDI工艺。胜宏科技恰是全球首批实现24层6阶HDI板大规模量产的厂商之一,这种工艺能力在业内极为稀缺。

当然,胜宏科技的客户版图并不止于英伟达一家公司,据公开资料,胜宏科技的直接客户名单中包含富士康、技嘉、海康威视、海信、小米、联想、歌尔股份等知名企业,其PCB产品最终应用于上述客户所服务的终端品牌,如特斯拉的汽车电子系统、微软和亚马逊的云计算设备等。

值得关注的是,胜宏科技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客户结构正发生变化——海外收入占比和来自超大客户的订单占比均显著提高。2025年一季度,公司境外收入33.8亿元,占主营收入的78.4%,相比2024年同期的59%大幅提升。

为降低单一客户依赖风险,胜宏科技也在积极拓展其他市场机会,如汽车电子PCB、高速通信板等领域,并加强对国内大型服务器厂商和通信设备厂商的开拓。《智百道》发现,胜宏科技的产品已进入浪潮信息服务器巨头和中兴通讯等通信设备商的供应链,为其高端服务器和5G通信设备提供板卡支持,这些客户虽暂未在公司收入中占据前列,但代表了本土市场的重要增量潜力。

500

站在当下,《智百道》认为,胜宏科技既处于AI浪潮赋予的历史机遇期,也面临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风险和挑战。

首先是客户集中与市场周期风险。英伟达订单在近一年对胜宏科技业绩贡献巨大,公司当前高度受益于AI算力基础设施的景气周期,然而,AI市场本身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目前全球AI服务器需求正处爆发式扩张阶段,但这种高速增长能否持续、何时趋于饱和并无定论。

其次是产能扩张与财务压力。面对炙热的市场需求,胜宏科技近两年大举扩产,国内惠州总部基地高端产能持续提升,海外在泰国、越南投资新建PCB工厂。但“跑马圈地”式扩张带来了资本开支激增和负债攀升的问题。

胜宏科技2024年底现金余额不到10亿元,而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达到21.47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有息债务增至50.36亿元,较一季度末又增加8.48亿元,资产负债率过半且远高于同行均值。

尽管挑战重重,胜宏科技所处的PCB行业赛道整体前景仍被普遍看好。在新一轮科技周期下,全球PCB需求呈增长态势,据电子行业咨询公司Prismark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PCB产值约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可达946.6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5.2%。

另外,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投入新基建和尖端科技领域,这对PCB行业也是利好。中国“东数西算”等数字基础设施战略的推进,将拉动数据中心和算力投入,从而间接提升高层次PCB需求。与此同时,国家鼓励半导体封装基板、车载电子板等高端PCB实现国产化替代,出台相关产业支持政策。这为像胜宏科技这样技术先进的本土PCB企业提供了市场空间。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经历A股十倍股价上涨后,再登H股舞台,将接受国际投资者更严格的审视。胜宏科技能否不负“AI隐形冠军”盛名,在跨周期竞争中保持领先,最终还要靠业绩和实力来说话。

*题图由AI生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