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折戟转战港股,双登股份20亿应收账款惹关注
双登股份创始人杨善基和董事长杨锐鸣锣开市。
8月26日,双登股份(06960.HK)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4.51港元/股。截至9月1日收盘,双登股份股价为19.40港元/股,市值为80.86亿港元,成为港股市场“AIDC储能第一股”。
双登股份是一家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的公司,主营产品是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近年来,双登股份为维持市场地位,不断调整锂离子电池价格,对净利润产生直接影响,导致净利润下滑。
不仅利润下滑,双登股份的资金也在承压,常年存在资金缺口。而且,双登股份的应收账款逐年增加,截至2025年5月31日,双登股份的应收账款高达20多亿。
如今,双登股份已成功上市,但高额的应收账款和资金缺口仍是其需要面对的问题。
转战港股仍看重锂电池
双登股份登陆港股的时间不慢,今年3月11日首次递交申请材料,8月11日再次递交聆讯后资料,8月18日-21日公开招股,8月26日上市发行,前后用时约5个月。
据了解,此次赴港IPO,双登股份预计发行5855.7万股,每股发行价为14.51港元,预计募资净额为7.56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为6.93亿元。
根据招股书,上述募集资金2.77亿元将用于东南亚兴建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2.43亿元成立新的研发中心、1.04亿元用于加强海外销售及市场推广、6926.62万元用于为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提供资金。
事实上,在此次赴港上市之前,双登股份就曾计划登陆深交所,在经历过两次问询后,双登股份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终止上市。
根据此前招股书,双登股份募集资金约为15.75亿元,其中超一半募集资金用于年产2.5GWh储能锂离子电池制造项目。此次赴港上市,双登股份将2.77亿元募集资金也用于锂离子电池项目上。可见,锂离子电池仍是双登股份的发展重点。
但是,双登股份的锂离子电池一直饱受争议,主要聚焦在产能利用率上。
此前数据显示,2020-2022年,双登股份的产能分别为0.65GWh、0.81GWh、2.41GWh,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26%、53.97%、46.63%,利用率连续下滑。
对此,深交所的两次问询函中均提到“产能”这一问题,并被要求说明产能和收入规模是否足以支撑“锂离子电池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结论、利用该募投项目(年产2.5GWh储能锂离子电池制造项目)建设新生产线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此次赴港上市,锂离子电池项目募投资金所占比重仍最多,有意思的是,双登股份在两版招股书中锂离子电池的产能及使用率各有不同,“产能”依然是被关注的重点。港股招股书中,双登股份在2022年的产能和利用率分别为1.58吉瓦时和为71.5%,明显与在A股的数据存在差异。
如果按照双登股份在港股招股书中公布的数据,其产能利用率整体呈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和2024年,双登股份锂离子电池产能分别为2.17吉瓦时、2.13吉瓦时,利用率分别65%、67.1%。
对于此次赴港上市募投的锂离子电池项目,双登股份表示,为了应付持续增长的下游需求,计划扩大在东南亚的产能,以服务海外市场并增强全球市场影响力,特别是东南亚、欧洲及非洲市场。
数据显示,2022-2025年前五个月,双登股份的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16.6%、21.8%、19.8%、17.1%。
“以价换量”净利润下滑
双登股份重点布局的锂电池通过以价换量来保持其市场地位,但这也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导火索。
公开资料显示,双登股份是一家大数据及通信领域能源存储业务的公司,专注于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储能电池及系统,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是主营产品。
2022-2025年前五个月,双登股份的营收为40.73亿元、42.60亿元、44.99亿元、18.67亿元,净利润为2.81亿元、3.85亿元、3.53亿元、1.27亿元。2024年,双登股份净利润下滑,进入2025年依然下滑,同比下降约为9.3%。
对于净利润的下降,双登股份解释称,为保持及提升市场领先地位,本集团策略性地接受更具竞争力之定价条款。
仔细查看双登股份招股书发现,“策略性调整价格”、“策略性降低价格”等多被提到。进一步研究发现,双登股份所谓的策略性降低价格主要是针对锂离子电池产品。
数据显示,2022-2025年前五个月,双登股份锂离子电池的收入分别为15.69亿元、18.55亿元、14.96亿元、4.57亿元,占比分别为38.5%、43.5%、33.3%、24.5%,收入占比逐年降低。
反观铅酸电池,收入和占比则与锂离子电池相反。数据显示,2022-2025年前五个月,铅酸电池为24.22亿元、23.37亿元、29.07亿元、13.58亿元,占比分别为59.5%、54.9%、64.6%、72.7%。
有意思的是,锂离子电池的收入和占比虽然在减少,但销量却在增加。数据显示,锂离子电池销量由2023年的1894兆瓦时增加至2024年的2141.5兆瓦时。
销量在上升,总收入下降,而能产生影响的也只有价格了。数据显示,双登股份锂离子电池平均售价由2023年的979.2元/千瓦时下降至2024年的698.6元/千瓦时,进入2025年,这一下降确实进一步延续,截至2025年5月30日锂离子电池平均售价为595.1元/千瓦时。
锂离子电池的收入贡献减少及策略性地降低价格,影响了双登股份的毛利率,而毛利率与净利润不无关系。数据显示,2025年5月31日,双登股份的毛利率为14.9%,去年同期则为19.7%。
应收账款超20亿,常年存资金缺口
净利润下降的同时,双登股份的资金也在承压。
数据显示,2022-2025年前五个月,双登股份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分别为2.70亿元、4.79亿元、3.95亿元、6.17亿元,受限制现金分别为2.29亿元、3.03亿元、2.35亿元、2.15亿元。
负债方面,2022-2025年前五个月,双登股份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分别为9.96亿元、7.08亿元、9.29亿元、11.07亿元。上述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主要包括来自金融机构的短期和长期贷款,短期分别为9.45亿元、4.11亿元、6.73亿元、8.48亿元。
可以发现,从2022年至今,双登股份常年存在资金缺口。而双登股份所在的行业属资本密集型,需要大量资金及其他长期开支,包括购买设备及建造生产设施的开支。
双登股份直言,如果扩大或增加新生产设施,将通过银行融资、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等方式支付相关财务承担以及其他资本及营运开支。
值得注意的是,双登股份不仅常年存在资金存在缺口,还有大笔账在外面,这也无形中给双登股份的资金带来了压力。
数据显示,2022-2025年前五个月,双登股份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分别为18.62亿元、16.09亿元、23.09亿元、23.87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的减值亏损拨备分别为8598.1万元、7624.9万元、9311.3万元、9127万元,其中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18.77亿元、16.01亿元、23.03亿元、23.86亿元。
双登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贸易应收款项主要与向通信和数据中心行业客户进行的销售有关。近年来,双登股份对大客户的依赖度逐渐降低,2022-2025年前五个月,双登股份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占比分别为54.2%、46.1%、38.4%、34.0%。
此外,2022-2025年前五个月,双登股份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分别为136.5、146.7、157.2、189。“大多数客户为国有企业,由于内部审批程序较为复杂,其付款周期通常较长;大部分储能电池均用于电信基站及数据中心,其建设及配置时间与其他应用场景相比通常较长,导致收款进度较慢。”双登股份在招股书中如此表示。
目前,双登股份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中6.13亿元已结清,该笔金额占比约为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双登股份在外还有近18亿元的账。不仅如此,双登股份当前还有1190万元的未结算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存在争议、索赔或法律诉讼。
面对常年存在的资金缺口和20亿的应收账款,上市后的双登股份又该如何应对?
文:北京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