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公布7月网约车数据:这些平台上榜
8月29日,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监测,截至2025年7月31日,全国共有392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环比增加3家。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7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87亿单,环比增长4%。从本月情况看,有以下特点:
一、在订单量前10名的平台中,按订单合规率(指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量占比)从高到低的分别是如祺出行、旅程约车、喜行约车、T3出行、及时用车、享道出行、阳光出行、曹操出行、滴滴出行、花小猪出行。

本月订单合规率增长前3名的依次是T3出行、曹操出行、滴滴出行;增长最后3名的依次是如祺出行(-0.8%)、花小猪出行(-0.8%)、喜行约车(-3.9%)。

其中,面向乘客、与网约车平台公司共同提供服务的平台(俗称“聚合平台”)完成2.73亿单,环比下降2%。按订单合规率由高到低的分别是花小猪出行、滴滴出行、高德打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携程用车、美团打车。
二、在各主要中心城市中,按订单合规率从高到低排名分别是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宁波、南宁、济南、重庆、南京、福州、青岛、长春、贵阳、天津、合肥、石家庄、郑州、西宁、厦门、南昌、拉萨、海口、长沙、大连、太原、银川、武汉、兰州、上海、呼和浩特、昆明、哈尔滨、乌鲁木齐、西安、沈阳、北京。其中,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宁波、南宁、济南、重庆、南京、福州、青岛、长春、贵阳、天津、合肥、石家庄、郑州、西宁、厦门、南昌、拉萨、海口、长沙、大连等24个城市订单合规率均在80%以上。
据网经社移动出行台了解,本月订单合规率增长前3名的依次是乌鲁木齐、上海、宁波;增长最后3名的依次是兰州(-3.8%)、厦门(-5.4%)、昆明(-11.5%)。

180天以上未传输数据的网约车平台名单:OK出行、爱的出行、安安约车、安道专车、安易出行、北斗出行、长运约车、潮运出行、9客城e家点召、城舟专车、乘风行出行、乘骐出行、大国出行、东风出行、多彩出行、飞鸿出行、福伴出行、果橙打车、海贝出行、海汽e行、好好行、虎跃出行、吉林约车、吉汽出行、佳禾桩网出行、江西优优、就到出行、骏达出行、客哪点、空港出行、酷狗出行、快橙打车、快达用车、快捷出行、昆滇出行、鲲鹏出行、连点约车、六六约车、六时出行、鹿鹿达出行、罗伦士出行、妙盛出行、摩登出行、欧了出行、麒麟优车、仟僖出行、黔出行、全在用车、如约的士、尚车出行、神马专车、舒行约车、双创便民、双士出行、顺路约车、司机小磊、铁航专线、通村村、途顺行、微巴出行、稳慧出行、稳稳优行、我出价网约车、愉优出行、西咸出行、熙客出行、峡客行、先导约车、襄阳出行、听动出行、新电出行、鑫钜出行、星星打车、幸福驾道、熊大叫车、阳洋出行、一嗨出行、一苇出行、亿心出行、易顺路出行、永安行、优巴出行、优车出行、有鹏出行、悦程出行、云能行约车、云上出行、张飞快跑、众众行。
一、合规率成核心竞争指标 头部平台分化明显
合规率(即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的订单占比)已成为衡量网约车平台运营质量的关键指标。在订单量排名前10的主流平台中,合规率排序揭示了行业格局的深刻变化:
合规领先者:如祺出行、旅程约车、喜行约车、T3出行、及时用车等平台持续领跑,显示出其在地方准入、司机管理、车辆合规等方面的系统性优势。其中,如祺出行以高合规率稳居榜首,体现了其在粤港澳大湾区深耕细作的成果。
传统巨头承压:滴滴出行、花小猪出行分别位列第9和第10位,处于尾部。更值得注意的是,花小猪出行和如祺出行的合规率出现环比下降(0.8%),而喜行约车更是大幅下滑3.9%,反映出部分平台在扩张与合规之间面临失衡。
积极改善者:T3出行、曹操出行、滴滴出行位列本月合规率增长前三,显示出传统车企背景平台在政策响应和合规建设上的提速。滴滴在经历整改后正逐步修复其合规短板,但花小猪作为其子品牌仍面临较大挑战。
聚合平台合规表现两极分化
“聚合平台”(如高德、美团、百度等)作为连接用户与中小平台的“流量入口”,7月完成订单2.73亿单,占全国总量的34.7%,但环比下降2%,首次出现增长放缓迹象。
在聚合平台中,合规率排序出人意料:
花小猪出行(6.3%)和滴滴出行(5.8%)位列前二,表明其接入的运力中合规比例相对较高;
而高德打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等主流聚合平台反而排名靠后,反映出其接入的中小平台合规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流量驱动、合规滞后”的风险。
这一现象提示:聚合平台虽能快速扩大订单规模,但若缺乏对底层运力的强管控,其合规风险将长期存在,未来监管压力或进一步加大。
二、城市合规格局:南方领先 北方承压 昆明断崖式下滑
从主要中心城市看,订单合规率呈现明显的“南高北低”格局:
第一梯队(合规率>80%):深圳、广州、杭州、成都等24个城市上榜,多为经济发达、监管严格、平台运营成熟的南方城市。深圳、广州、杭州连续多月位居前三,显示出其在网约车治理方面的领先经验。
北方城市整体偏弱:天津、石家庄、郑州、长春等城市虽在名单中,但排名靠后;而哈尔滨、乌鲁木齐、西安、沈阳、北京等城市合规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北方部分城市在司机合规转化、平台监管执行等方面仍存短板。
合规率变动揭示区域治理差异
进步最快:乌鲁木齐、上海、宁波位列增长前三。上海作为超一线城市,此前合规率长期偏低,此次显著提升,表明其近期加强执法和平台整顿已见成效。
大幅下滑:昆明(11.5%)、厦门(5.4%)、兰州(3.8%)成为拖累。昆明断崖式下跌尤为引人关注,可能与当地政策调整、平台退出或数据统计口径变化有关,需警惕区域性合规风险反弹。
三、行业洗牌加速:180天未传输数据平台达97家 僵尸平台集中出清
本次公布的“180天以上未传输数据”的网约车平台名单,共涉及97家平台,覆盖全国多个省份,包括“OK出行”“东风出行”“永安行”“一嗨出行”等曾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这些平台的共同特征是:
长期未开展实际运营;
无法实时上传订单、车辆、驾驶员数据;
多为区域性小平台或传统出行企业转型失败者。
这一现象表明:
1.监管穿透力增强:监管部门通过数据接口实时监控平台运营状态,实现“动态清零”;
2.行业门槛提高:缺乏持续运营能力、技术能力和合规能力的小平台正在被淘汰;
3.资源向头部集中:市场正从“百团大战”走向“巨头主导+区域深耕”格局。
四、趋势展望与政策建议
1.合规化将成为长期主线
随着《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执行深化,合规率不仅是监管指标,更将影响平台的市场准入、融资能力与公众信任。未来,合规率低于70%的平台或将面临限单、下架等处罚。
2.聚合平台监管将升级
当前聚合平台责任界定模糊,存在“甩锅”给接入平台的现象。预计监管部门将出台专门针对聚合平台的管理办法,要求其承担连带合规责任,推动其从“流量中介”向“责任主体”转变。
3.区域差异化治理需加强
南方城市经验可复制推广,北方及中西部城市应加强政策引导与执法力度,避免因合规滞后导致安全事件频发。建议建立“城市合规指数”排名机制,形成良性竞争。
4.加快僵尸平台退出机制
建议对连续180天未传输数据的平台启动强制注销程序,释放牌照资源,防止“空壳平台”占用监管资源,促进市场健康循环。
2025年7月的网约车数据,既展现了行业的复苏活力,也暴露出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合规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未来,只有那些真正具备合规运营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可持续服务能力的平台,才能在监管趋严、竞争加剧的环境中赢得未来。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竞争”新阶段,一场由合规驱动的深度洗牌已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