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战为什么赢?一位美国记者在1936年的见证
@包容万物恒河水:
🔻中国抗战为什么赢?
🔻图中,是一位美国记者在1936年的采访记载。
🔻在这段采访结束后的第二天,这位博学的美国人,第一次到红军大学,信心满满,准备给学员们讲《美英对话政策》。
🔻红军大学的学员们向他提出的问题是:
🔹“英国政府对成立亲日的冀察委员会的态度如何,对日军进驻华北的态度如何?”
🔹“罗斯福的全国复兴署政策在美国的结果如何,对工人阶级有什么好处?”
🔹“如果日本与中国开战,德、意会帮助日本吗?”
🔹“如果没有其他国家帮助,你估计日本对中国大规模作战能维持多久?”
🔹“国际联盟为什么失败?”
🔹“在英国和美国,共产党都是合法存在的,为什么这两个国家都没有工人政府?”
🔹“在英国组织反法 西 斯阵线方面有了什么结果?在美国呢?”
🔹“以巴黎为中心的国际学生运动的前途如何?”
🔹“你认为李滋-罗斯访日会不会造成英日在对华政策上取得一致意见?”
🔹“中国抗日后,美国和英国会帮中国还是帮日本?”
🔹“请谈一谈,既然美国和英国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为什么它们在中国驻有军舰和军队?”
🔹“美国和英国的工人对苏联的看法如何?”
🔻这个外国人说:“请我吃的面条根本抵偿不了我遇到的难堪。向我提出的问题,即使由H.G.威尔斯先生(英国小说家,《时间机器》《隐身人》作者)来回答,也要自叹智穷才竭。”
🔻还有,最伟大的长征,“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强调这个原因是完全对的。这种宣传上的巧妙手法必须看成是杰出的政治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造成英勇长 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红军经过的省份有二亿多人民。在战斗的间隙,他们每占一个城镇,就召开群众大会,举行戏剧演出,重“征”富人,解放许多“奴隶”(其中有些参加了红军),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没收“卖国贼”(官僚、地主、税吏)的财产,把他们的财物分配给穷人。现在有千百万的农民看到了红军,听到了他们讲话,不再感到害怕了。红军解释了土地革命的且的,他们的抗日政策。他们武装了千千万万的农民,留下干部来训练游击队,使南京军队从此疲于奔命。在漫长的艰苦的征途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可是另外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农民、学徒、奴隶、国民党逃兵、工人、一切赤贫如洗的人们——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
🔻这四个月旅行使一个来自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新闻记者,在思想感情上起了极大的变化。他对于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人,革命的战士、农民、牧民、工人、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有了真挚的热烈的感情,从而对于在革命与战争的激浪中的中国,有了深刻的正确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久就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芦沟桥事变以后的全面抗日战争所证实了。
🔻他从此不再怀疑“中国抗战为什么赢”的问题,所以这个外国人把这一切都写了下来,写成一本书,名字叫做《红星照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