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分的民俗恐怖新番,会在质疑声中成为下一部神作吗?

500

小熊猫丨文

谈及日漫作品中的夏日,它总如同当季的天气一般多变。

有时,它燠热难当的艳阳如同自由而滚烫的青春——你能在《烟花》里看到仲夏季里一场疯狂的私奔;你能在《萤火之森》里目睹一段悸动而无奈的思慕;你还能在《未闻花名》里历经一幕于夏日登场的友谊与救赎的故事。

500

夏日,是许多青春校园故事的间章。祭典、烟花、心上人红着的脸……种种元素点缀其中,奏起一段华彩。

但有时,它又会卷起湿黏的水汽,一会化作沁凉的骤雨,落在僻静的小村里,一会化作胆寒而发的冷汗,沾染上身体。听到此起彼落的蝉鸣,就会想起《寒蝉鸣泣之时》;看到诡谲幽深的斜影,就会想起《夏日重现》。

500

所以,夏日,也是悬疑与惊悚的舞台。 乡村、民俗、日常中的不和协与异变……而今天,我们将介绍一部同样具备这些要素,被无数网友奉为“小众神作”的作品——《光死去的夏天》

500

说它是“小众神作”,是因为它在夏日、悬疑恐怖、民俗怪谈这些常见的题材之外,选取了一个较为小众的故事视角——耽美。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不太准确,毕竟从知名度上来说,它从连载之初就成为了大众层面的话题作品。作者モクモクれん身为一名新人漫画家,在这部商业连载的开山之作尽数展现了她的灵气与画技。

500

作者的推特

很快,它便荣获了“下一部漫画大赏 2022”网络漫画部门第 11 名。更是在次年“这本漫画真厉害!”男性向榜单中,与藤本树的《再见绘梨》同台对垒,并摘得榜首,终结了其三冠蝉联。

500

与此同时,它的商业表现也差强人意。漫画销量突破300万册;动画化则由CygamesPictures工作室负责制作,竹下良平担任监督,于今年7月正式在网飞开播。

500

可随着越来越多观众被它的口碑以及动画化的消息吸引而涌入其中后,不同受众人群因剧情喜好所带来的解读差异,让它的评价开始变得复杂了起来。

从更直观的打分评价来看,在国内ACG领域小有名气的Bangumi,它的评分是中规中矩的7.0分;

500

在更为客观与权威的MyAnimelist网站里,它的评分则好一些,来到了8.2分;

500

而在国内用户更大众化的豆瓣,它高达8.7分,相当不错的成绩。

500

这就导致,有一部分人开始质疑它的“神作”之名,而另一部分忠实的拥趸则坚持自己对于作品的看法。

所以,这部作品究竟是靠着另类耽美吸睛,徒有其表的普通商业作品,还是真正不负盛名的神作?或许,我们得先回到作品之中去探寻一二……

燥热的夏日逼得聒噪的蝉鸣蛙叫不绝,推着自行车放学回家的两位少年坐在便利店门口的长椅上,一边喝着汽水,一边互相开玩笑。

但维持这种轻松与惬意却如履薄冰。霎时,周遭的声音戛然而止,而黑发的主角辻中佳纪也在经历过焦灼后终于看向友人“忌堂光”,踌躇着抛出了一句怪异且让人毛骨悚然的话:

“你其实不是光吧。”

500

对面的“人”愣了半晌,怔怔地盯着眼前的室友,骤然间,他似是被热意所炙烤的蜡人,由侧脸开始,失控地融化成粘稠邪异的流体。

“为什么?我应该模仿得够完美了啊……”

500

面前这个披着青梅竹马皮的“光”不知道,佳纪曾亲眼目睹了光在深山里留下的、干净的、没有呼吸的尸体。

500

当佳纪看到光的尸体时

不过,它并没有因为被拆穿假象而杀死佳纪,反而哀求着他替自己保守秘密,因为,这是它第一次成为人类。

与诡异和未知不相符的脆弱与渴望,让佳纪有所动摇。更重要的是,对佳纪来说,原本的光已经不存在了,所以:

“哪怕是冒牌货,也希望他能留在我身边。”

500

他们之间,似又回归一如既往的平凡生活。只是,平凡之下,风雨欲来。接二连三的古怪现象、一桩又一桩不明原因的死亡事件……这份危险的羁绊如同潘多拉魔盒一般,逐渐揭开了村庄试图掩盖的黑暗历史以及关于“脑取大人”的恐怖民俗。

至此,故事正式拉开了它的序幕。

从上文我所描述的寥寥场景来看,你或许也在故事开篇,就感受到作品最直观的、令人咂舌的魅力,既是作者对于画面美术恰到好处的掌控力。

500

无论是纤细、漂亮的少年们;骇人且怪诞的妖魔,还是普通、却处处透着违和的环境,自她笔下流淌,汇成一幕幕奇诡的分镜,并自然而然地营造出一种粘滞的、如附骨之疽一般令人战栗的凉意。

而夹杂在画面中的各种音效拟声词,又在视觉基础上为读者带来“听觉”的想象,仿佛真有什么难以名状的异样气息正在靠近……

500

动画制作组则延续了这种依靠环境氛围与人物微表情制造出恐惧的特点,极少使用Jump Scare。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更大程度地发挥了视频这一传播载体的优势,运用镜头语言与色彩光影进行增色。

所以,你能看到画面经由过曝、柔光、强对比的处理后,不仅生出一些精雕细琢过后的文艺电影质感,同时,也装点出一种独属于夏日的闷热与朦胧。

500

而当我们看到漫画中的名场面——“光”显露出真身时,动画师平冈政展借鉴水墨画中的“飞白”技法,塑造出一种有生命的流体从皮肤表层慢慢渗出的感觉,将原本漫画震撼诡谲的视觉表达进一步放大。

500

作为监督竹下良平亲口认证的重头戏之一,第一集最后围绕松浦婆婆的片段,则采用了大量的俯拍、畸变、环绕镜头,以此向观众切实地传达出她所面临的、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未知的压迫感。

500500

除此之外,动画也尝试着还原出漫画中大段出现的音效。而为了加深其微妙的恐怖感,他们摒弃了各种突然而来的巨大声响又或是阴森渗人的背景音乐,转而用“日常声音变调处理”的方式,将“音效”变成声画配合的主导因素。

比如,当佳纪进入超市面对攀谈的结账大妈时,她喋喋不休的话语,被时不时特殊处理成变调的声音。而逐渐放大的嘴巴,更加剧了画面的焦灼与烦躁,同时映射出佳纪的不安。

500

又比如,在驱魔人田中登场进行暴力的驱魔行动时,学生们跑调的合唱排练镜头夹杂在衔接的缝隙之中。

孩子们象征着神圣、纯净,略带有瑕疵的歌声,与棍子击中怪物的闷响、住户颤抖的吟叫所导致的声画错位,构成了颇具冲击力的蒙太奇效果,以此渲染日常与异常之间的割裂感。

500

由此看来,无论是原作还是动画,至少在画面、氛围等视觉层面的塑造,《光死去的夏天》都具有成为“神作”的水平。那么,引发观众关于它是否能被称为“神作”这一争执的诱因,也呼之欲出了:那就是,故事层面的塑造。

500

区别于对美术作画上的一致好评,它在这方面的评价可谓是众说纷纭。而人们,对于批评永远更敏锐:

故事前期的大量篇幅都放在了双男主的情感纠葛上,以至于叙事节奏太慢、故事铺垫过长、主线剧情迷离。动画的剧情安排更是让加重了这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罪魁祸首”,即两位男主,甚至他们之间的情愫,也成为了这些批评者迁怒的对象——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要在其中穿插这么多的BL情节。

500

言辞中,不免带上一些愤懑与失望。毕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奔着悬疑恐怖这一题材、作品优秀的美术以及它外在的奖项浮名而来,没想到却是被骗进来“杀”了。

有趣的是,部分奔着耽美而来的观众,则在吐槽作品对悬疑部分的剧情刻画太多了,到了后期更是快节奏的解谜,反而两位主角至今还没能戳破那层窗户纸。言简意赅点就是,我们需要更多甜甜的恋爱!

500

而之所以两派同样持批评态度的读者会做出相反的评价,或许是因为,它与市面上大部分耽美作品以及恐怖作品都不太一样。

在情感分类上,它其实是一部少见的、真正在创作酷儿故事而非耽美故事的作品。

500

作者认证的酷儿故事

它并非女性幻想下的浪漫童话,气质上竟有几分台湾文学的气质,潮湿细腻、情感充沛。

或许没有白先勇的《孽子》那么深刻,却同样切实地反映着性少数群体,也就是故事中的佳纪,在保守乡村中所面临的困境:

佳纪对于原本的光的情愫,虽未宣之于口却透露出蛛丝马迹:看到“光”裸露的身体时会脸红;即使光已经死了,现在的“光”是个假货,他也愿意自欺欺人地接纳他。

500

作为彼此唯一的童年玩伴,与佳纪而言,光是他在这片逼仄、窒息的偏僻乡村中仅有的容身之所。因为,村子太压抑了,对待性少数群体的态度更是不甚友好,直接视他们为异类。

在故事中有一幕回忆,是小时候的佳纪和光谈论邻居吵架的事。光以为他们吵架的原因是身为继承人的儿子生病了,佳纪则告诉他,吵架并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儿子是性少数群体。

500

而当光被异化变成怪物时,“非人”身份引发村民的恐惧又带给“光”异类感。在某种程度上与佳纪被社会以及自己所排斥的酷儿身份,形成了镜像关系——他们都是社会的“他者”,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边缘角色。

可这段看似“由共鸣触发的双向依恋”的关系下,他们也在彼此试探与威胁:

出于本性,“光”想要吞噬佳纪的灵魂,并且三番五次不受控制地下手了;而佳纪在村子出现各种异变,得知“光”杀过人后,知道真相的内心煎熬,使得他忍不住想杀死“光”。

500

尽管他们之间没有人鬼殊途的对立,可谁也不知道这段关系何时会走向毁灭。

500

正因如此,它在悬疑惊悚部分的刻画与走向,才区别于其他同类题材,没有走向《夏日重现》的智斗冒险,也没有走向《寒蝉鸣泣之时》的人性探讨,而是聚焦在了这段复杂的关系之上。

而这段情感关系的游移,不仅增添了故事的阴湿感和禁忌感,同时也让主线剧情受其影响而不断推进:

佳纪为了让“光”不再伤人,所以决定弄清楚“光”的真实身份,以及他与村子里那些奇怪民俗背后的关联;“光”也在查明真相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像人类……

500

正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这种将情感线与主线环环相扣的设计,在平衡上存在着难度,所以能够理解它会导致读者在观看过程中觉得主线迷离,从而引发不满。

但对于拥趸们来说,这确实是能够将其捧上“神坛”的精妙想法。特别是对于同人二创作者来说,这种复杂的故事舞台以及情感纠葛,提供了很多畅想与二创的空间。

500

至于它在叙事节奏、故事铺垫上的问题,我不否认它确实存在,但我对此持保留意见。

毕竟,据作者透露,故事是以三段式结构进行的:“日常篇”、“解谜篇”、以及终章的“闭洞篇”,在故事未能完结前,我们无法断言,她在前面日常篇中所描绘的细节是否无用。

500

因此,我们再次回到那个问题——《光死去的夏天》究竟是不是一部“神作”?

或许对于称它为“神作”的读者来说,这个答案并不在于它是否完美,而在于它是否足够独特、是否敢于在类型框架中走出自己的路。而残留的这种“不完美”,反而让作品显得更加真实、更加贴近人性中的模糊与挣扎。

500

最新话里 佳纪终于承认了……

更何况,作为作者的商业出道作,《光死去的夏天》已经展现出了她惊人的潜力。而我们所能做的,或许就是保持耐心,跟随她的笔触,一同等待这个夏日故事最终走向终章——

无论那是一个救赎的结局,还是一场彻底的毁灭。

-END-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