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赴日热门医疗项目暴雷!50岁女性注射干细胞后死亡!日本政府紧急叫停!
作者 | 石霖
来源 | 东京新青年
最近几年,日本再生医疗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关注。
早在2006年,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发现,人体细胞可以诱导重组成多能干细胞(iPS),而它们几乎可以变成人体任何一种组织。
凭此发现,山中伸弥2012年拿到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基于这项研究,科学家们将其应用到医学领域,也就是再生医疗。干细胞有着巨大的医疗应用前景,有望用于治疗失明、心脏病、帕金森、瘫痪等疑难病症。
为此,日本政府投入超过1100亿日元。科学家们陆续启动了多项临床试验,也有人因此开设初创公司,开始相关临床探索。
2014年,日本颁布了《再生医学安全法案》。
之后,政府还引入了“有条件批准制度”。允许某些产品在初步确认安全性后,提前上市,在实践治疗中收集数据和验证疗效。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日本再生医疗机构已有数千家。这些机构不仅治疗日本患者,也引起了国外患者的关注,一些人不惜花重金赴日治疗。这其中,中国富裕阶层也掀起了赴日进行干细胞治疗的热潮。
但这其中鱼龙混杂,有些机构涉及夸大宣传,有些医疗人员并不专业。更何况,新科技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往往潜藏着许多风险。
8月20日,一个50多岁的外籍女性,因身体慢性疼痛赴日接受再生医疗治疗。
但是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她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之后送医确认死亡。
再生医疗治疗,需要提取患者自身的脂肪组织,从中提取出干细胞,然后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将干细胞回输进患者体内。这种治疗,被期待于改善和缓解慢性身体疼痛。
据报道,该女性在接受干细胞输入时,突然出现病情恶化,有心脏骤停现象,进而导致死亡。
诊所方面怀疑是产生了急剧的过敏反应,从而引发过敏性休克。
治疗该女性的诊所位于东京中央区,负责本次治疗所用细胞加工的企业是Kojin,位于埼玉县坂户市。
日本厚生劳动省收到报告后,认为患者死亡原因调查不充分,“考虑到过程,不能否定与再生医疗的关联”。他们会进行深入调查,希望能够查明该女性死亡的真相。
事情未查明之前,为防止类似事情发生,厚生劳动省向涉事诊所发布紧急命令,责令其暂停再生医疗治疗。同时暂停涉事细胞加工中心的细胞制备业务。
耐人寻味的是,事故发生后,涉事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及医疗机构的名称发生了变更,其中也不知有何内幕…
被寄予厚望的再生医疗发生事故,医疗行业人士并不意外,因为那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
还不知道详细情况,所以不能预断,但给人的印象是,这样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现在,自由诊疗诊所等提供的所谓再生医疗(被称为干细胞治疗等),几乎都是像一般医院提供的那样,没有经过药事审批等手续。
经审批的药品,是否用适当的手续制作等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但是,在这种管理不充分的情况下生产制造的医药品,无法排除混入对身体有害成分的可能性。
如果是吃或喝的东西,胃或肠道中保护外部有毒东西入侵的结构会起作用,但是像这种直接向血管输液的东西,防御机制不会发挥作用。万一有问题的话,直接就是与生死有关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尽量避免在自由诊疗诊所接受输液治疗。
如果是自己的细胞,好像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是在加工过程中,细胞可能和各种物质发生反应。需要明确的是,是过敏性反应引起的休克,还是意外的不良事件?
遗憾的是,这种再生医疗处的自由诊疗,有义务对安全性确保进行监督,虽然有违反时的处罚规定,但治疗本身的证据并不充分。与得到一定证明的标准化治疗不同,不仅有不良事件,效果也很模糊。
静脉输液是将异物直接插入血管的行为,通常会造成伤害,即使小心操作,也无法完全避免感染风险。
在普通诊疗中,也有患者想要进行不必要的输液,但我们通常会拒绝。我个人认为,作为医生,推荐效果不确定的静脉输液是不好的行为。
有人认为非常有必要查明这次事件的原因:
慢性疼痛干细胞再生医疗,是脑神经和脊髓损伤后遗症吗?我觉得自我移植时过敏很奇怪。实际上是利用了通用型的他人细胞,还是混入了细胞培养液成分导致过敏?我认为这是询问未来再生医疗意义的重要事例。
有患者分享了在普通治疗和再生医疗中做选择的过程:
患上变形性膝关节炎时,整形外科的玻尿酸注射和止痛药都不起作用。在网上搜索后,发现了注射从自己的脂肪中取出细胞、促进软骨形成的治疗方法。我马上去了那个诊所,总之价格很贵。需要一百万以上。
和整形外科医生商量后,与其接受那样的治疗,不如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医生建议做手术。
接受了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后,那种剧烈的疼痛消失了,比以前能多走很多路。因为是保险治疗,所以以适当的金额接受了手术。还是推荐有效治疗的方式。
也有曾经从事过再生医疗行业的人现身说法:
很久以前,我就投身于再生医疗(以当时的状况和自己的实力),认为是不行的,就从那个行业引退了。所以不太清楚状况,关于这个治疗方法,进行了临床试验证明有效性吗?
如果是临床试验的话(虽然不希望发生),这是一个很遗憾的事例,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一部分论文中做了才实施的,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不管作为实施对象的疾病是什么,这次的培养方法和治疗方法,是否充分确认了安全性似乎还是个谜(即使是自由诊疗,这也是必要的)。
医学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也伴随着许多潜在风险,其中可能有人类未知的知识,也可能是人为操作不当。对病人来说,做选择的时候尤其要谨慎,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健康和安全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素材来源:
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b02abd310006e421e2b7c2bbdb8ace6213addc41
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50829/k10014907651000.html
https://www.mhlw.go.jp/stf/newpage_62642.html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1143-7
https://www.nhk.jp/p/zero/ts/XK5VKV7V98/blog/bl/pMLm0K1wPz/bp/pX7JpqVJ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