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阉割”美国大选?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当地时间8月30日,特朗普在“真实社交”(Truth Social)上的一条推文,把美国2026年中期选举的预热戏码直接拽进了“权力肉搏”的泥潭——他称“选民ID必须成为每一张选票的标配,没有例外!我会为此签署行政令!”,还顺带补上一刀“除了重病号和远在海外的军人,邮寄投票全停!”。

500

这条不到100字的推文,半天内被转发超50万次,评论区吵成了“红蓝对决”的战场。

民主党议员直接骂“这是明目张胆的选举压制”,共和党盟友则忙着喊“终于要整治选举乱象了”;而普通美国选民更关心的是:自己手里的身份证,明年能不能用?要是没法投票,这“民主”不就成了摆设?

500

要知道,美国大选历来是“细节定成败”,从投票站选址到计票规则,每一个环节都能成为两党博弈的筹码。

可这次特朗普却跳过“小打小闹”,想用行政令把“选民ID”和“邮寄投票”这两个关键问题直接一刀切,这背后的算盘可以说是打的噼啪响。

谁在受伤?选民ID新政下的“沉默群体”

特朗普的“选民 ID”政策,听着挺合理——“凭身份证投票,防止冒名顶替”,可实际操作起来,却是把一大群美国选民挡在投票站门外。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2024年发布的《美国选民ID现状报告》里有组数据:美国约有2100万合格选民没有政府颁发的带照片身份证(photo ID),这相当于每15个选民里就有1个“无证者”。

更关键的是,这些“无证者”不是随机分布的:非洲裔选民没有ID的比例是白人的3倍,拉美裔是2.5倍,低收入群体(年收入低于2万美元)是高收入群体的4倍,65岁以上的老人里,也有12%没有合格的ID。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美国的“合格 ID”要求很苛刻:必须是驾照、护照、州政府颁发的身份证这几类,而办理这些证件需要提供出生证明、社保号、居住证明等一堆材料。

对于很多穷人来说,出生证明可能早就丢了,补办要花50美元(相当于他们3天的伙食费);

对于住在偏远地区的老人,去州政府办事大厅办ID要坐几个小时的车,还得排队一整天;

对于少数族裔来说,有些州甚至要求ID上的名字必须和选民登记册“完全一致”,哪怕中间名多一个缩写,都算“无效”。

500

早有先例证明,选民ID政策会直接压制特定群体的投票率。

2013年北卡罗来纳州通过选民ID法后,该州非洲裔选民的投票率从2008年的72%暴跌到2016年的56%,而同期全国非洲裔投票率还上升了2%。

更过分的是特朗普还限制邮寄投票,只允许“重病号”和“海外军人”使用。

要知道,2020年美国有近5000万选民通过邮寄投票,其中包括200万老年人(行动不便,没法去投票站)、300万单亲妈妈(要照顾孩子,没时间去投票站)、1200万低收入者(要打两份工,抽不出时间)。

这些人里,支持民主党的比例高达62%——特朗普一限制邮寄投票,等于直接砍掉了民主党近三分之一的票仓。

特朗普的行政令,是“改革”还是“越权”?

特朗普说要“签署行政令”推选民ID政策,可他忘了一个关键问题:美国的选举制度是“联邦制”,联邦政府管不了各州的具体投票规则。

根据美国宪法第二条和第十四修正案,联邦选举的“管理权”归各州所有。比如要不要选民ID、能不能邮寄投票、投票站几点开门,都是由各州议会和州务卿决定的,总统没有权力干涉。

500

也就是说,特朗普想通过行政令要求全国统一实施“选民ID”,本质上是“越权”。

更麻烦的是,就算特朗普强行签署行政令,也没法落地。

美国有35个州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民ID政策,其中19个州是“严格型”(必须带照片ID),16 个州是“宽松型”(可以用银行账单、水电费单代替)。

500

比如加州、纽约州这些“蓝色州”,早就明确反对“严格选民ID”,加州州长加文・纽森8月31日直接在推特上发文:“特朗普的行政令就是选举压制,加州绝不会配合,我们会通过立法保护选民的邮寄投票权。”

而就算在共和党控制的“红色州”,特朗普的政策也未必受欢迎。

得克萨斯州虽然是“严格选民ID”州,但该州允许选民用“选举身份证”(免费办理,只需提供简单证明),而特朗普的行政令要求“必须用驾照或护照”,这会让得州近80万选民失去投票权。得州共和党议员约翰・科宁就公开表示:“我们支持合理的选民ID政策,但不能一刀切,否则会失去选民的信任。”

更别说法律诉讼了。民主党已经放话,只要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他们就会立刻起诉到联邦最高法院。

特朗普的“保权战”,藏着共和党人的焦虑。

特朗普这么急着推选举政策,核心原因是2026年中期选举对他太重要了。

目前美国国会的席位情况是:众议院共和党占220席,民主党占215席(差距5席);参议院共和党占53席,民主党占47席(差距6席)。

500

按照美国政治规则,中期选举执政党通常会丢席位,2025年特朗普刚上台,共和党要是在2026年丢了参众两院,他接下来两年的政策就会被民主党彻底卡住——比如他想减税、扩军,都得经过国会批准,到时候只能当个“跛脚鸭”总统。

所以特朗普必须想办法“保住席位”,而“限制投票权”就是共和党最擅长的手段。

从2010年开始,共和党控制的州就陆续推出“选民 ID”“缩短投票时间”“关闭少数族裔聚居区投票站”等政策,目的就是压制民主党选民的投票率。

2022年中期选举,共和党靠这些政策在亚利桑那、佐治亚等摇摆州多赢了5个众议院席位,才勉强保住了众议院控制权。

500

可这次特朗普玩得更狠,直接想“全国一刀切”。

他心里很清楚:2026年中期选举的关键在摇摆州,而这些摇摆州里,“无证选民”和“邮寄投票选民”大多支持民主党。

比如亚利桑那州,2024年大选中拜登靠邮寄投票赢了特朗普1.2万票,而该州有近15万非洲裔和拉美裔选民没有带照片ID——只要把这些人挡在门外,共和党就能稳拿亚利桑那州的参议院席位。

500

但特朗普忘了,“压制投票”是把双刃剑。

2022年佐治亚州因为“严格选民ID”,激怒了当地非洲裔选民,结果非洲裔投票率反而比2020年上升了8%,民主党候选人沃诺克就是靠非洲裔的支持赢了参议院席位。

这次特朗普要是把“压制投票”搞到全国,很可能会引发“反制效应”——少数族裔、年轻人会更积极地去投票,反而让民主党捡了便宜。

当投票权成“特权”,美国的“灯塔”还亮吗?

特朗普的选民ID新政,本质上是美国民主制度“退化”的缩影。

500

曾经美国总说自己是“民主灯塔”,可这些年,美国的选举制度越来越像“少数人的游戏”:2020年大选,美国最富有的1%人群贡献了40%的竞选资金;2024年大选,特朗普和拜登的竞选花费合计超过15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而现在,特朗普又想通过“选民 ID”把普通选民的投票权夺走——这哪里是“民主”,分明是“金钱+权力”的双重垄断。

国际社会也看在眼里。

500

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2025年的《美国民主报告》中,已经把美国的民主评级从“自由”下调至“部分自由”,理由是“选举压制加剧、政治极化严重”。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25年7月发布的报告也指出:“美国的选民ID政策和邮寄投票限制,违反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人人有权参与选举”的条款,需要立即纠正。”

可特朗普根本不在乎这些。他现在满脑子都是2026年中期选举,满脑子都是怎么保住共和党在国会的控制权,至于“民主”“公平”“选民权利”,不过是他用来包装权力的幌子。

就像他当年修边境墙时说“保护美国人安全”,结果边境犯罪率反而上升了10%;现在说“保护选举公正”,结果却是在剥夺数百万人的投票权。

500

最后想问一句:特朗普总说要“让美国再次伟大”,可他现在做的,却是在一点点“阉割”美国的民主根基。

当投票权变成“有身份证者的特权”,当选举变成“少数人操纵的游戏”,美国的“伟大”又从何谈起?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