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刺”打工人之后,紫燕食品要被市场抛弃了

比买Labubu盲盒更刺激的,是买紫燕的卤菜。

这种刺激感从拿到外卖盒就开始了。

你永远想象不到,当年被无数打工人偏爱的“紫门”,如今“进化”到了什么地步,从圆碗到长方形盒子,再到中间突起一个半球形大包,形状越来越迷的同时,盒子也越来越扁。

500

很难不让人怀疑紫燕的下一个目标是做“紫燕.zip”

500

揭开盖子的刺激感不亚于揭晓薛定谔的谜底,你永远不知道那份你期待许久的卤菜,有着怎样可怜的分量——它让你只能安慰自己,这绝非他人吃完的剩菜,而是“真正的宝宝碗”。

换算下来将近170块一斤的夫妻肺片,“分量和女生手掌”一样大小。浓眉大眼的中式卤菜背后,原来是法餐的精致内核。

五分钟后你悟了——独身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夫妻本就是稀缺品,而物以稀为贵。

500

遥想几年前,紫燕还和你家楼下的夫妻卤味店没什么区别,处处透露着一股老实人的本分,由此得以在绝味、煌上煌、周黑鸭卤味三巨头的封锁之下,鸭货大行其道的行业格局里,被无数打工人托举上了资本市场,在他们心中获封“紫门”、“夫妻肺片之王”。

只是,时过境迁。

8月23日,紫燕食品发布2025年中报,营收持续下降的同时,归母净利润也创下2018年以来最差表现。

500

“背刺”打工人的紫燕,要被消费市场抛弃了?

500

紫燕为什么越来越贵了?

这跟它的经营模式有关。

光大证券研究院显示,早在2019年,紫燕就已经是佐餐卤味(即配正餐吃,而非零食卤味)的龙头了。截至2022年,5300多家门店数量也远超赛道内其他品牌,去年门店数量超过6300家,甚至还成功出海,开到了澳洲。

500

如此迅猛的扩张速度,归功于加盟的生意模式。

加盟,无数新消费品牌的白月光,蜜雪冰城、虎头局、海底捞,都曾靠加盟实现了攻城略地。

但紫燕的加盟模式,却与上述模式有些不同,简而言之,它的加盟模式,是套“七伤拳”,伤人伤己。

紫燕的经销模式为一、二级并存。前者的路径为“公司——终端直营店”,后者为“公司——经销商——终端加盟商”。

显而易见,后者触达消费端的路径更长。

500

这种带个“中间商”的加盟模式的好处,在于加盟商和经销商具备更大自主空间,对加盟商而言,总部只提供产品和品牌授权,其他事项一律与经销商对接,既能减少扩张时的运营成本,还能提升效率。

但坏处在于,由于掌握相当的自主权,经销商的话语权可能过度膨胀。

比如加盟费。“有品研究所”报道称,紫燕总部规定的加盟费是8000/年/店,而经销商转手向加盟商收的加盟费为12000元/年/店。

蓝鲨消费曾统计,紫燕食品旗下最大的经销商拥有866家门店,仅加盟费就能赚346万元。

再比如给经销商们的拿货折扣。以夫妻肺片为例,2018-2021年上半年,紫燕给经销商的价格比直营门店的价格每千克分别低了45.57元、57.11元、80.62元和75.62元。

500

紫燕的本意,是希望借此给加盟商们以资源倾斜,在扩张期吸引更多加盟商。事实证明这是成功的,但副作用十分明显。

因为经销商们本身有定价权,加盟商们同样有一定自主权,层层加码之后,到消费者手中的夫妻肺片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就此,一个只有中间商赚钱,厂家和消费者都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问题是,既然二级经销体系如此侵蚀利润,为何紫燕不取缔?

这可能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2016年,紫燕食品实控人钟怀军及其女婿戈吴超(现董事长)将各路总经理和大区经理的股权无偿进行回购,代价是将紫燕食品旗下1000多家加盟商的管理权、收益权以及区域拓展权划转至这些“封疆大吏”个人名下。

自此,紫燕食品门店从缓慢增长转向爆发性增长,但在这段佳话背后,至少有两个疑点。

其一,紫燕当年的估值高达26亿元,这批股权对应的价值高达9亿元。

请诸君换位思考,若你是手握股权的骨干员工,你是选择继续持有,还是选择抛弃到手的收益,冒着更大的风险和业绩压力,帮老东家去卖命打江山?

其二,人还是那些人,为何在无偿交出股权,让渡到手的利益之后,反倒像磕了兴奋剂一样,攻城略地无往不利?

真相无从考据,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忠诚,除非有更大的利益和更值得期待的赚钱机会。

500

这套二级经销模式更大的影响,是品控的削弱。

而这对紫燕的影响是致命的。

卤味其实能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休闲卤味,顾名思义充当的是零食的作用,代表品牌比如绝味食品、周黑鸭等。

另一类为佐餐卤味,主要消费场景是正餐,代表品牌比如紫燕、廖记棒棒鸡等。

两者的盈利模式有所不同。以绝味和紫燕为例,在生产端,由于紫燕的主要原料有牛肉和牛杂,大多数时候的价格都更高,而绝味由于全国化工厂布局已积淀多年,规模效应更加明显。

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多数时候,佐餐卤味在成本端并无优势。

相比之下,由于佐餐卤味往往能作为“快手菜”在餐桌上出现,且其品类、口味等相对更加多元,相对更加“刚需”,因此理论上具备更高复购率。

而高复购率,理论上能帮助其冲抵租金和人工的费用摊销。因此佐餐卤味在经销端更有优势,也能进入良性发展。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高标准品控的基础上,紫燕的品控,只能说一言难尽。

2024年12月,诸多网友在吃完紫燕的卤味之后均反映拉肚子,测评博主“老爸评测”因此购入相关产品检测。

500

结果是,在紫燕百味鸡的4个产品中,2个菌落超标,2个发现了过量的大肠菌群,鸭脖和夫妻肺片这两种产品,5个样品的大肠菌群都超出了最高安全限量,最高的一个超标290倍。

这是什么概念?大肠菌群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粪便,超标290倍,要么是作为原料的鸡屁股没洗干净,要么......

12月6日,据中国网财经报道,紫燕食品投资者交流处工作人员回应称,一直将食品安全视为企业生命线,“已下架有关产品。”

这并非孤例,在黑猫投诉上搜索“紫燕百味鸡”,597条投诉大多围绕各式食安问题,内含塑料刺、铁环等“各式暗器”的有之,含苍蝇、蛆等高蛋白的亦是层出不穷。

500

这实在令人唏嘘,回望当年紫燕食品刚刚诞生的年代,三大鸭货巨头你来我往,各出奇招:

绝味鸭脖:8年开6000家分店,唯快不破;

煌上煌:讲究性价比,稳字当头;

周黑鸭:把零食卤味做成高端美食,精准打击。

彼时年幼的紫燕食品,没什么压倒性的优势,唯一坚持的战略打法,是:

家族企业管理,食品安全第一。

以此杀出重围后,却在开店速度与资本运作中迷失了初心,钟怀军退休后,戈吴超掌舵,他一改钟的稳健风格,反倒在投资领域大杀四方,最新的战绩,是投资了网红餐厅“祖师爷”绿茶餐厅。

戈吴超或许在为紫燕寻求更加刺激的增长曲线,但在投资能产生收益之前,紫燕的财务状况正在肉眼可见的恶化。

短债飙升至2018年以来最高水平,连带着资产负债率,也节节攀升,甚至与业务主动扩张时不相上下。

500500

而数字之外,经营熟食,最重要的也许永远不是新的刺激,对安全与稳健的坚守,更加弥足珍贵。

参考:

鸡鸭大战三部曲,商界

十问紫燕食品,估值之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