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称“让家长打扫教室学校潜规则该打破了”,你怎么看?
新京报快评:让家长打扫教室,学校“潜规则”该打破了
据杭州日报,最近,有萧山家长发帖称,开学之际,收到老师发给家长们的通知:教室需要打扫,有时间的家长可以接龙报名,也可以选择请保洁阿姨来做。不少网友表示,小时候开学,自己打扫卫生,长大了孩子开学,还要帮孩子去打扫卫生。
教室到底该由谁打扫?回答这一问题,就需厘清责任边界,回归教育本真。首先,学校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清洁、维护等纳入常规预算,通过配备专职人员或规范外包服务保障环境。其次,教育部门应强化督导,明确禁止将本属学校的任务转嫁家长,对违规行为予以纠正。更重要的是,学校需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设计,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班级日常维护,让“打扫教室”从“家长任务”回归“成长课堂”。
家校需要共育,但家校各有其责。家长以陪伴支持助力孩子成长,而非越界代劳。唯有明晰边界,方能避免教育责任在模糊中异化,让教室卫生打扫不再成为针对家长们的“潜规则”。毕竟,这不是家长的“分内事”,而是学校的基本服务,更是孩子成长的实践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