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的嘉宾名单反映了未来中国的外交动向

新华社公布了九三阅兵的嘉宾名单,俄罗斯的普京和朝鲜的金正恩要来,这是个地球人都知道了。但嘉宾名单的有意思地方不止这些。

26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应邀出席:

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越南国家主席梁强,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蒙古总统呼日勒苏赫,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尼泊尔总理奥利,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亚美尼亚总理帕什尼扬,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刚果(布)总统萨苏,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古巴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缅甸代总统敏昂莱。

议长和政府副总理有: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东帝汶国民议会议长费尔南达,委内瑞拉全国代表大会主席罗德里格斯,新加坡副总理颜金勇,埃及总统特使、副总理瓦齐尔,保加利亚社会党主席、政府副总理扎菲罗夫。

高级别代表有: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巴西政府代表、巴西驻华大使高望,尼加拉瓜政府代表、总统顾问劳雷亚诺,匈牙利政府代表、外交与对外经济部长西雅尔多,文莱皇家武装部队司令哈扎伊米,孟加拉国临时政府代表、国家安全顾问拉赫曼,阿尔及利亚老战士部部长拉比加,欧洲议会议员多斯塔尔。

国际组织负责人有:联合国副秘书长李军华、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上海合作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主任沙尔舍耶夫、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秘书长萨雷拜、独立国家联合体秘书长列别杰夫、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秘书长塔斯马加姆别托夫、欧亚经济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任萨金塔耶夫。

前政要有: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瑞士前联邦主席兼财政部长毛雷尔、比利时前首相莱特姆、希腊前总理帕潘德里欧、意大利前总理达莱马、罗马尼亚前总理讷斯塔塞和登奇勒、新西兰前总理克拉克和约翰·基、澳大利亚前外长卡尔、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前州长安德鲁斯。

这里,东盟有:

柬埔寨、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因为国内政治动乱,上合和93都缺席,中国表示理解)、马来西亚、缅甸;还有新加坡副总理、文莱武装部队司令。泰国缺席,可能因为政局在风雨飘摇中,实在不便派人;菲律宾缺席,没准根本没邀请。

上合有:

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土库曼斯坦,算入观察员国家,还有白俄罗斯、蒙古、伊朗,算入伙伴国,还要加上尼泊尔、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成员里只有印度缺席,原因不言自明,莫迪看来参加完上合峰会后,转身就走。印度还是不肯给中国站台,作为Quad一员,参加抗日胜利纪念也有点拧。观察员国里阿富汗缺席,原因也很明白,塔利班实在烂泥扶不上墙。伙伴国里土耳其、斯里兰卡缺席,中国和土耳其一直关系暧昧,来不来都没毛病,斯里兰卡好像也政局不稳,还受到印度的强大压力,不来也罢。

孟加拉和马尔代夫不是上合成员,和斯里兰卡一样受到印度强大压力,但马尔代夫总统来了,孟加拉派了国家安全顾问来。

有意思的是:土库曼斯坦长期特立独行,强调中立,拒绝加入上合,与中国并不亲近,这次也来了。这好像是中亚五国少见的统一行动。

东亚有:

韩国议长来了,但总统没来。他是在中美日之间玩平衡,不想过度刺激任一方。作为三权分立中的一权,议长也可代表国家,但在中国这里,还是总统更代表国家一点。在韩国这里,能做到派议长已经到头了,总统自己来的话,和美国、日本就没得谈了。李在明还走不出这一步。

日本没人来。很自然。九三是纪念抗日胜利,日本现职政要除非是来道歉、认罪,来干什么?

欧洲有:

白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匈牙利派了外交部长来,估计不想过于刺激欧盟。好玩的是,保加利亚副总理来了,这算玩哪一出?

非洲有:

刚过(布)、津巴布韦;还有埃及副总理和阿尔及利亚老战士部长。

美洲有:

古巴。这大概是古巴领导人很少的出国参加盛典。巴西派来总统顾问,大概对老大不去金砖峰会不满。委内瑞拉议长和尼加拉瓜总统顾问来了,这对美国会是刺激。

西方只有前政要来了一些。鸠山由纪夫对日本侵华有诚恳道歉,在中国有人缘,获邀很自然。可惜他的鞠躬是在首相卸任之后,在任的话,可能现在很多历史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希腊、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罗马尼亚前总理是来打酱油的。

俄罗斯和朝鲜单列。

中俄经历“上不封顶”到乌克兰战争到现在,可谓一波三折。兜兜转转下来,现在的中俄关系建立在广泛、深厚得多的基础上。不管是政治还是经贸,都是多维度的,不再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脆性。中俄关系不会一帆风顺,两国都以利益为先是不会改变的,但现在的关系正是在长期利益交织的基础上。在这个问题上,中国拒绝把短期利益交织到一起是明智的。如果中国更加实质性地支援乌克兰战争中的俄罗斯,会有显而易见的短期利益,但这样的关系也有显而易见的时效性,中国从长计议,不搞短期交易。普京和俄罗斯也明白了这一点,接受了这一点。

朝鲜也是一样。中国一方面拒绝聚焦短期问题,另一方面坚持中国利益,既不被美韩牵着走,也不被朝鲜牵着走。在中国不够强大的时候,这样的独立自主策略有被两头抛弃的危险,但中国不怕,因为中国崛起是长期的、稳定的、不可逆转的。“你们”最终必须找我。这不,金正恩又来了。

有意思的是,在九三阅兵典礼上,有四个西方特别不待见的领袖在场:

普京、金正恩、迪亚斯-卡内尔(古巴)和敏昂莱。

他们之间会有什么互动不知道,但一同在世界关注的场合高调出场,这本身就是对Pax Americana的极大嘲弄。他们与中国领导人的双边会晤则是肯定的。

西方与普京之间的问题不言而喻,但对普京的外交孤立开始解冻了,尽管他在欧洲依然是“人民公敌”。

金正恩与韩国议长之间是否会有互动也不知道,要是李在明也在,就尴尬了,不互动都不行。这也是他突破外交孤立的高光时刻,他好像没有参加过什么国际盛会?

敏昂莱在缅甸问题上是关键人物,有他在,亲西方的缅甸民主派就没有出头之日。缅甸民主派有转入武装斗争的趋势,但好像火不起来。中国与缅甸有很多边境安全问题要谈,敏昂莱能来是好事。敏昂莱能来中国,对他也是好事,对他的外交孤立也够久,至少在公关层面上,他算突破外交孤立了。他能与到访的东盟领导人会谈吗?不知道。舞台搭好了,唱不唱戏就看戏班子了。

迪亚斯-卡内尔是新面孔,但古巴是老问题。古巴改革举步维艰,急需中国支援。但中国还是老规矩,不撒钱,但教捕鱼。要改革,关键要自己站起来、走起来。迪亚斯-卡内尔是卡斯特罗兄弟后的第二代,让他到中国见识一下,把改革的风真的吹起来,中国愿意提供鼓风机。

在较小程度上,中国对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的信息是一样的:中国与你们友好,不是为了挖美国的墙角,所以别指望中国用砸钱换取地缘战略站位。中国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共同富裕。

除了这些刺激西方的层面,中国外交和经贸重点转向一带一路显而易见。东盟这些领导人不只是来北京捧场的,更是来北京拉投资的。老挝没什么可说的,但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对中国投资一直欲迎还拒,最好钱留下,影响别带来。中国用扎实的崛起提醒他们:投资也好,不投资也好,中国影响无可回避,还不如拥抱中国投资。

中亚五国齐集北京也差不多:中国不是在把你们从俄罗斯身边拉走,但中国不承认排他性的势力范围,中国只求共同发展,你不愿意和我一起赚钱,那我就找你的邻居,等你想通了再来找我不迟。中国不搞威胁性的名堂,中国给时间,给选择,靠吸引力说话。

还有蒙古。蒙古不知道想明白了没有:不管向哪个方向,一迈腿就绕不过中国。在理论上,向北方迈腿是俄罗斯,但俄罗斯远东在不情不愿的“中国化”中,不依托中国将加速枯萎,对中国收付故土的疑虑只有被更加现实的生存考虑所替代。蒙古还有选择吗?黑龙江中俄两岸的差别已经怵目惊心,内蒙古在中国还算边穷地区,正在高速发展中,一使劲就把发展蔓延到蒙古那边去了,蒙古只有抓住机会,而不是犯傻。

印度就是印度,什么人都没有派。巴西也派了相对低阶的代表。BRICS里的南非也没有派人。南非与抗日实在拉不上多少关系,中国对BRICS的热情也在被对全球南方(尤其是东盟和上合)的热情所替代。说到底,中国注重共同发展,那是要看共同发展的潜力和缘分的。中印之间重建信任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多扎实成就,不急,其实也没有抱太大期望。

巴西不一样,但又一样。巴西人热情冲动,巴西政局也激烈震荡,卢拉之后是否博索纳罗2.0谁也说不好,还是别剃头挑子一头热为好。BRICS本来就不是中国的主意,有印度在内,还有靠不住的巴西和说不清楚的南非,中国还是由近而远,从东盟和上合开始为好。

曾经有一个时候,中国的外交部在很大程度上是“美交部”,李肇星、杨洁篪、秦刚都在出任驻美大使后担任外交部长。现在转向了。美国依然重要,欧日韩澳都重要,但全球南方更重要。

其实从地缘战略角度来看,参加的各国元首所代表的国家在地图上染色出来的话,是连贯的麦金利世界岛,从白令海到黑海,从北冰洋到印度洋,只有泰国、印度、阿富汗等少数缺口,其中只有印度是真缺口。不仅对西方寒心,对印度更寒心。这是题外话了。

说不定哪一天,五年一度的九三阅兵成为首脑峰会场合,这会比G20更好看,比联合国更有影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