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科学地讨论一下“反战”问题

1)中国的媒体和文艺圈子中有一些人很崇拜西方的“反战”电影,他们认为这种电影体现了人类的“普世价值”,反映了导演和创作团队的“良知”,是展现人类反思精神和伟大情怀的重要载体。

2)在讨论“反战”之前,我们首先得了解战争是什么?战争是怎么来的?战争是一种极端暴力手段,它是政治斗争的延续,也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在人类社会现阶段,由于国际社会缺乏一个超政府的“执法力量”,在国际关系中战争仍不可避免。同时,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内部,一旦创造和维护秩序的力量瓦解和崩溃,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最后也可能演变成战争形态。

3)在我们讨论“反战”之前,我们必须承认,在现阶段,无论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内部,还是在国际关系当中,由于政治斗争不可避免,这必然导致战争不可避免。这一结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我们看一下,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尽管美西方电影工业高度发达,他们拍出了无数的“反战”题材的电影,但是,这些电影依然不能阻止美西方继续在全世界发动各种战争。我用ChatGPT统计了一下,这是美国自二战结束以后发动的主要战争:

500

这是二战结束以后,英国发动和参与的主要战争:

500

这是法国自二战结束以后发动和参与的战争:

500

这是苏联自二战结束以后发动和参与的战争:

500

即便是按照西方人的标准,中国在联合国五常中,也是发动和参与战争最少的一个国家。更重要的是,中国参与的战争基本全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战争,没有一场是中国主动侵略其他国家的战争。

500

5)先说一下结论吧。中国由于电影工业长期不发达,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偏弱,而且,由于中国不搞资产阶级那一套虚伪的“反战”思想,中国拍的“反战”电影最少,但是,中国却是联合国五常中最爱好和平的一个国家。由此可见,一个国家拍了多少“反战”的电影,与这个国家是否爱好和平没有关系。

6)那么,西方国家为什么会拍那么多“反战”的电影?这个问题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一般人可能会觉得,西方这些导演、电影艺术工作者“很高尚”“很伟大”,很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你这样想,就太肤浅了。首先,我不否认,在西方电影工业当中,一部分人,主要是具有左倾思想的文艺工作者,在目睹了政客的狂妄、自私和虚伪之后,在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之后,产生了强烈的反战思想。这是西方反战电影产生的思想根源。再往前说,恰恰是美西方国家习惯于发动战争,并且让本国人民为这些战争付出了惨重代价,这才有了西方的反战电影。这是西方反战电影产生的社会根源。换句话说,中国没有拍出那么多的反战电影,是因为中国既没有反战的思想根源,也没有反战的社会根源。中国发动和参与的战争,基本都是保家卫国式的正义战争,这种战争根本没有“反”的必要,不仅不需要“反”,反而需要反复歌颂、赞美。

7)美西方统治阶级为什么会允许这些“反战”电影的存在?是因为他们倡导“言论自由”、主张“艺术创作自由”吗?看起来是的,实际上完全不是。首先,美西方统治阶级非常清楚,美西方社会具有左倾思想的文艺工作者,不管拍出了多少“反战”的电影,他们都不掌握美西方国家机器,真正决定下一场战争打不打、什么时候打的人,从来不是这些具有左倾思想的文艺工作者,而是华盛顿的政客,以及站在他们身后的大资产阶级。换句话说,在美国统治阶级看来,具有左倾思想的文艺工作者发出一些反战的哀叹和悲鸣,这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对于美西方国家政客和他们背后的大资产阶级来说,依然可以“马照跑、舞照跳、仗照打”。

8)另外,美西方社会允许这些反战电影的存在,也有麻痹和误导美西方国内外受众的意图在里面。这些反战电影的存在,让美西方国家内部的人民误以为,在他们的社会里,仍然有所谓“良知”的存在,仍然会有一种强大的道义力量。这会让他们陷入一种自我感动的状态,而不是旗帜鲜明地参与社会运动、发动阶级斗争,去清算那些真正发动战争的政客及其幕后的大资产阶级。

9)与此同时,美西方国家在全世界推广和传播“反战”影视作品,这其实也是一种虚假宣传,这让全世界受众误以为“这些发动了最多战争的国家其实是爱好和平的”。换句话说,美西方国家的政客及其背后的大资产阶级,不过是用这些“反战”电影为自己脸上贴金,来表现自己所谓的人道主义精神。

10)我们必须指出的是,美西方也不只是有“反战”的电影,这些国家也拍出了很多反映本国政府和人民英勇战斗的电影。你去看美国这些年拍的《珍珠港》《中途岛》等,对日本侵略者没有任何同情,对英勇作战的美国军人,都是极尽赞美之词的。

其实,稍有文化、稍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清楚,战争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我们要反对的是非正义的战争,我们从来不应该反对正义的战争。那种以“战争很残酷”“战争中要死很多人”,来笼统地反对所有战争的人,对问题的认知是肤浅的,思想是贫乏的。

新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既不搞领土扩张,也不用军事手段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我们参与战争,主要是为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对于中国的文艺工作者来说,一定要看到中国和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阶级属性上的不同,在对待战争问题上的本质不同,而不是鹦鹉学舌,简单把美西方国家的“反战”思想搬到中国国内来。

对于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媒体人等,我有两个深深的担忧:第一,他们读书太少,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对于中外哲学史、思想史、政治史了解太少,这导致他们的在思想上是肤浅的,他们的文艺作品往往缺乏历史厚重感,缺乏深刻的是非对错观念;第二,他们由于读书太少,所以非常容易受到美西方思想的影响,他们不自觉成为了美西方各种思潮的奴隶和传声筒。

我最喜欢的电影作品就是《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是一个真正中国人脑子装中国人思想的人,他摆脱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叙事,用中国人的方式讲述中国人的故事,用中国人的方式表达中国人的爱恨。

一言以蔽之,中国文艺界、媒体圈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方式的任务紧迫和重要,中国文艺工作者“去殖民化思想”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