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喝茶是绝大多数成年人的习惯
【本文来自《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96期:中国茶密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fmc
还有你知道茶叶主产南方只占我国少部分地区、国内还有很多省份不产茶叶吗?近几十年物流、物质等条件好点了能喝到茶的人变多一些,再早个几十年以前我们出差很多省份农村或落后点地区群众家里平时(过年过节可能例外)根本没有茶叶的。
时至今天,就算在你说的广东等南方一线城市,除了个别老板主管或招待客人,
那些日夜飞奔的外卖/快递小哥、工厂产线员工、办公室牛马普通职员们。。。真正的大多数大众,上班时间谁有条件喝弄套茶具、悠闲慢慢烧水等茶凉?真是何不食肉糜。
你这就是抬杠了。
在中国,喝茶是绝大多数成年人的习惯。大概率从30~35岁以后开始喝茶。年轻时候对喝茶没概念,成年以后会逐渐喜欢上喝茶。而且,喝茶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仅仅是广东福建人那种专业性很强的复杂模式。比如北方游牧地区的老百姓喝砖茶,一般是全家都喝,因为那边吃肉多,蔬菜和维生素、纤维素少,喝浓茶可以去油解腻,帮助消化。主要是用砖茶(紧压茶)和水、牛奶等煮着喝,是普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到内蒙古的任何一家烧麦馆里,都备有免费的砖茶,从早点开始供应。老百姓吃完肥美油腻的烧麦,不分男女老少,一定喝两碗砖茶,清爽解腻,高高兴兴的上班上学去,开始一天的紧张生活。
华北、东北的老百姓也是这样,主要喝茉莉花茶,方法是冲泡一个外面套着棉花包包的大茶壶里,谁渴了自己拿杯子倒。老电影里还有这个。也是从早晨开始,一喝就是一天,全家都喝。现在多数人是自己拿茶杯冲泡。很方便。
华东和江南、长江沿线地区喜欢喝绿茶,方法是泡在杯子里,走到哪喝到哪,每个人自己喝。在各地的出租车里,都可以看到出租车司机带着大杯子,里面跑着茶叶。这算“何不食肉糜”吗?
富有仪式感的乌龙茶、 工夫茶主要在福建两广一带,但也是老百姓日常喝的茶,不是少数人的专享之物。是街头巷尾家家都有的。
一句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中国老百姓、普罗大众的生活必需品,不是皇族的肉糜。无知不是你的错,强词夺理硬抬杠就没劲了。越抬杠越暴露自己的见识不足。回老家问问你家族长辈吧,看看他们喝不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