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屏暴击!腾讯要跟大家玩真实!

去年夏天,腾讯发布了《虚环》的首个PV。PV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不少玩家的关注,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虚环》是一款虚拟偶像游戏项目,它将恬豆发芽了、七海Nana7mi以及雫るる等角色形象全部做进到游戏里面。

就在8月4日,《虚环》突然发布了一段长达20分钟的实机演示,在这段视频的开屏就写上了令人震惊的一句话:本游戏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500

虽然是故事改编不是事件改编,但是这种讯息也给玩家传达出一种“玩的就是真实”的感觉。那么,《虚环》时隔一年发布的实机演示终于揭露出《虚环》是一款什么样的游戏。

虚拟主播!强战斗!策略!养成!

以上这四个词就组成了《虚环》。

首先是「虚拟主播」,这个就不多用介绍了。自从去年的PV发布之后,大家都知道这款史上最抽象游戏的角色全部来自于V圈,也就是虚拟偶像。在去年PV的结尾,可以看到《虚环》整合了如今还健在的各大国V,涵盖面称得上是“全明星阵容”。

500

但是在历经一年开发之后,这些国V是否还健在,或者是不是又有新的加入,这些未知之数都很难预测,毕竟去年10月之后,看板娘里面四禧丸子和扇宝就出现暴雷事件,其他大大小小的也爆了不少。所以有玩家戏称,V圈有了自己的「死亡笔记」。

500

所以到头来,最后能够出现的有多少?只有等到2026年1月测试的时候,可能才能看得出个七七八八。但是以腾讯的财力来说,想要解决这个的问题并不难,所以在这方面倒不是太值得担心,只要自己喜欢的角色还健在,那么加入全家桶的几率还是有的。

500

第二个词条是「强战斗」,从实机演示来看,展示出现了七海Nana7mi挥舞电锯、星瞳释放技能等激烈战斗画面,而且还是格斗的画面。

500

所以「强战斗」的词条是成立的,仔细看实机演示会发现,虽然是格斗游戏的画面,但是角色下面并没有我们常见的”搓招按钮“,而更多的是通过策略的方式来进行预载的。

500

那么,这也就是后面要说到的「策略」了,从实机来看,游戏的策略玩法占比要比战斗玩法更高,玩家在战斗之前会先进行策略预载,就是通过阵容调整,选择上场角色,具体的调整是通过游戏里面一个「芯盒」的系统,然后团队的搭配要达到一定的「感知总和」,从实机看来,是数值越高越好。

500

虽然目前看得不太明白,不过大部分都是二游那一套理论,所以等到开始开启测试之后,也就不会那么晦涩难懂了。不过在阵容调整的「芯盒」里面,有一套格子一样的系统,有点华容道的感觉,但是仔细看又并非如此,所以可能这方面将会是未来需要考验玩家策略性的一个玩法。

500

然后玩家还可以在每个角色失败之后改变战斗策略,比如调整技能和改变出场顺序,从而进一步影响战斗节奏,这也是考验玩家策略能力的时候。

500

除了以上三点,最重要的便是「养成」系统了。这次《虚环》展示出了完整的养成系统,玩家可以通过「直播」和「训练」两个模式来进行养成,这两个模式都是用来提高角色的属性,玩家可以通过日程安排来进行训练,这种日程安排的模式给玩家了一种经纪人的快乐。不过每个角色会有一个压力值,这个压力值会影响角色的心情,当压力值过高的时候,会触发特殊的惩罚事件。

500

500

总体来说,目前《虚环》在玩法上展示出来的训练+比赛的模式,说不上太新鲜,但是看看里面的各种角色,你又会发现,新鲜得不得了。

梗到不行

看完《虚环》的整个实机,如果是熟悉V圈的人,肯定会来句“梗到不行”。事实确实如此,从剧情台词到战斗招式,都有那么股熟悉的味道在里面。

在实机的开头,星瞳和七海Nana7mi聊天的时候,就直接把永雏塔菲的黑历史扒了个遍;雫るる杵着拐杖走进来的时候,点出了るる本人的多次摔跤和摔掉门牙的梗;星瞳的队长技能名为“大厂人脉”,鹅厂长公主的身份不可谓不明显;还有“TGC”的打气卡,也直接映射了「塔雏滚」的梗……

500

总之,这次发布的实机和去年发布的PV一样,梗有亿点点多。

玩梗是V圈的基础技能,毕竟一个角色需要破圈,没点「黑历史」是不行的。毕竟V圈的崛起就是以「查成分」的基操为入门仪式。查完成分之后,然后就会看V的公关水平,如果有黑历史,公关水平优秀,认错态度诚恳,那么就会先加个基础分,提升好感;但是反之,如果毫不理会,继续恰饭的话,那么“粉转路”、“路转黑”的事情也是屡屡发生。

比如前面「塔雏滚」的梗便是源于永雏塔菲直播中的互动梗。永雏塔菲因口齿不清、怪叫等特色行为被观众调侃,粉丝将“塔菲滚”作为亲密互动的代称,后通过谐音衍生出“塔雏滚”。

500

所以,“梗文化”是V圈生态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梗的密集出现与传播是许多虚拟主播走红的关键原因,粉丝通过玩梗建立圈层归属感,再加上短视频平台的推荐机制偏好高互动内容,这些梗的传播因为娱乐性强,容易被算法捕捉,然后进一步推送到泛用户群体,最终实现破圈的可能性,一旦成功,那么这个V将可能获得惊天流量,一举成为头部。

制定人设吸引新人,在直播的时候用各种梗来培养粉丝,这一点看起来和《虚环》在养成玩法的设定上是非常相似。所以同理,在《虚环》里面,梗的存在是必然的,但是想要让《虚环》成功,玩家的二次创作,玩家的传播才更为重要。

玩的就是真实

刷短视频的人应该没少听过这句话。“玩的就是真实”符合近年“土味文化”或直播圈中强调真实性的口头禅特征,而这句话的下一句便是“谁叫我这么宠粉呢”,所以两句话连起来一方面也透露出V圈特色,另一方面似乎也是项目组想要传达给玩家的一个讯息。

500

事实上,V圈现在的活跃度已经大不如前,特别是技术力不断提升,AI运用越发广泛的当下,比如腾讯云智能小样本数智人生产平台就完全把虚拟偶像的生成技术的价格打了下来。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虚拟形象在各个平台上出现,导致大量低精度、同质化形象涌入市场,引发“劣币驱逐良币”。

如今V圈式微,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所以我们依然坚持那个想法:仅仅做一款游戏是救不了V圈的。虚拟偶像企划想做起来,想破圈,就必须是跨媒介的,要调动上下游各种资源。

而打在开屏上的“真实”,有一种对V圈破釜沉舟的感觉,如果连《虚环》的剧情都与V圈分裂开来,那么V圈就应该被开除二籍了。

既然已经决定当神人了,不妨就一步到位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