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是毒鸡汤?一部牛X的教育片到底应该长啥样

文 | 苏梦真

在这个稍显冷清的暑期档,教育题材影片《银河补习班》多少为今年惨淡的国产电影市场贡献了一些进账。尽管经过前两部作品的教训,“邓超+俞白眉”的组合令不少人望而怯步,且这次口碑依然故我,但截至今日,影片已收获6亿多票房,并在大众舆论中引发了又一场有关素质/应试教育之辩的大讨论。

说是大讨论,但实际上,经过十几年来媒体界、知识界不遗余力的宣传和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转向,“摒弃应试教育,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早已基本成为社会共识。喊“减负”喊了差不多二十年,自由选课的“走班制”、结合实践的“游学”活动也开始在各地中小学推广开来。也难怪看过影片的观众大都直呼喝不了这碗公知味儿的鸡汤,9012年了,还执着于把腐朽僵化的教育体制拎出来批判一番的文化人们怕不是还活在韩寒退学的千禧年。

500

当然,达成共识并不意味着问题消失。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就是好,就是好,这个人人都知道,但谁也不能忽视当下中国人口众多、竞争激烈的事实。既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仍是我们的现状,那么人在桥上自然也顾不上多么灵魂舒展、个性飞扬。

的确,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都并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如果有的选,如果可以生活在真空中,谁都想和电影里那样,逃离拘束人的家庭和学校,去追逐快乐、梦想、诗和远方。

500

有人称《银河补习班》是他们队伍里的猪队友,意即虽然理念一致,但因其剧情尴尬、逻辑混乱,结果成了反向宣传。想必于他们而言,《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这类电影应该算得上队伍里的精兵猛将。

的确,无论是《死亡诗社》中少年们接连爬上课桌,深情满溢地道上那句“船长,我的船长”,还是《放牛班的春天》里师生告别时伴着歌声漫天飞舞的纸飞机,都带给我们太多震撼与感动。基廷和马修如同孩子们的精神导师,在不拘一格的教学中告诉他们如何反抗权威、超越世俗,在看透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公知推崇这样的教育理念,却将问题归结于体制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认为是中国文化或社会主义文化不重个体心灵只重功利的结果,仿佛只要扭转观念、效法欧美,就能实现人人有一张不受欺负的脸。

500

但实际上,这种理想却并非欧美自由世界的专利,自中国古时,便有孔子所认可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于二十世纪初便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彼此渗透交织”,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与当下所提的素质教育其实异曲同工;而关于“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本身的提出,官方文件也非常奇异地早于公知言论之前。

总而言之,教育理想大家都是有的。但问题是,当我们谈及这个教育理想的时候,需知不是人人都有能够实现理想的条件。

我们无法生活在真空中,因为人不仅是天地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而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现代教育的本质,不仅是培养现代社会的文明人,它同时是在提供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前的必备训练。简单点说,是培养韭菜。

500

从这个层面来看,高考制度、公立教育,正是为那些不甘心被割的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上升机会,而追求快乐的素质教育即使再合乎人性,在阶级社会中,也不过是培养一茬又一茬素质全面的快乐韭菜。不仅如此,片面强调“素质”,模糊评价标准,则更是为大量占据社会资源的精英阶层开了绿灯,当原本旨在陶冶情操的艺体特长也成为某种竞争项目时,我们都心中有数,那得靠钱砸出来。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当一些人为了作业太多、课程无聊而烦恼时,一些人即使条件优越仍在马不停蹄地学习,而另一些人,却在忧虑下一顿能不能够吃饱饭。正如日剧《龙樱》中的台词所说:“所谓的规则,都是那些头脑好的人为了方便自己而制定的。聪明的人能不被骗,战胜规则。笨蛋就会一直被欺骗吃亏输下去。这就是现在社会的体系。”

500

很少有影视作品能直指这一真相,而《龙樱》是个例外。《龙樱》讲述了飞车党出身的律师樱木如何用各种神操作帮助成绩垫底的高中生们提高应试能力、成功考入东京大学的故事。不同于其他教育片“站着说话不腰疼”地指责人们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太过功利庸俗,樱木老师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他说:“不想被骗,就去学习。不屑这个世界的话,那就自己来制定规则。”

同时我们看到,即使樱木的教育以“应试”为宗旨,却也并非多么压抑死板,相反,他以层出不穷的新奇方法使严肃的学习变为一场刺激的游戏,所谓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大抵如此。

500

尽管樱木老师嘴上说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道理,俨然一位信奉丛林法则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但他却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改变命运,哪怕自己只能吃泡面度日,连房租也交不起。这样的矛盾或许只能用傲娇来解释,而另外一部影片《嗝嗝老师》则以印度电影真切、直露的底层关照,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将真正意义上平等自由的理想照进了现实。

和所有教育题材影片一样,《嗝嗝老师》的主人公——患有妥瑞氏综合征的奈娜老师面对着一群有待“挽救”的问题学生,除了调皮、叛逆、不爱学习、爱恶作剧之外,他们的另一共同点,是贫穷。

500

在不断的深入了解中,奈娜得知,这些9F班的孩子原本在免费的公立学校上学,但因土地租用等关系和《教育平权法案》的要求,他们被接收进私立学校,因处处遭受中产阶级孩子的排挤,他们选择自暴自弃。

不同于国内教育所实行的“公办为主,民办为辅”,在印度,如影片中的清洁工所说,“贫民窟的孩子进公立学校,就和垃圾秽物倒进下水道一样理所应当”,教育资源集中于昂贵的私立学校,阶级壁垒坚固如城墙。

看到这里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是贫穷造成了坏”,但却鲜有人问,“是什么造成了贫穷?”9F班的孩子说,“9A班的人连洗屁股都有人伺候,而我们上个大号都要在外面排五十米长队”,听起来是粗鄙之语,背后多少酸楚,恐怕只有他们自己知晓。

9F学生以愤怒、带刺的态度应对一切,奈娜却指出,他们最擅长的不过是怨天尤人。抗不公是一种勇敢,但怨天尤人不是。因为反抗需要行动,而行动需要真正的勇气。她让孩子们把内心恐惧的事物写在纸飞机上,放飞它,让它成为前进的力量。

500

打破恐惧之后,奈娜以各种游戏的、运动的、实验的方式展开了教学,并挖掘每个孩子不同的天赋特长,鼓励他们追求梦想。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一副其乐融融的教育图景,这当然也可称作“励志”,称作“鸡汤”,但问题在于,励什么志?熬什么汤?

不再是脱离社会生存的现实,空谈灵魂自由与个性张扬,也不是为出人头地迷了心窍,宣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奋斗必然成功。《嗝嗝老师》为我们重新回答了学习的意义——

500

学习为了什么?

一为享受人类特有的求知乐趣,二为争取一个尽可能公平的竞争机会。不是无条件地认同规则,也不是撒娇耍泼式的自暴自弃,而是先学习规则、利用规则,为自己争取一个入场券,并在强大自己的基础之上拿回自己应得的东西。

在期末的颁奖礼上,从来对9F班一脸鄙夷的教导主任也心悦诚服地向女孩递出了那枚年级勋章,这或许可解读出某种阶级和解的意味,但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的心血最终换来了精英主义的投降,至少在道义层面,他们用智慧、勇气、辛劳的付出赢回了自己的尊严。

影片结尾,老年奈娜已成为这所学校的校长,当年的学生纷纷回来探望。不同于俗套中的功成名就,影片只是将镜头对准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如他们曾经的少年时代。作为传火者的嗝嗝老师让贫民窟的孩子一样成长为自由、健康、美好的人,而他们也会将火种传递下去,为更多普通人带来希望。

500

既脚踏实地,也仰望星空,说的该是这样的电影吧。

我想这样的教育片,才是我们当下中国真正需要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