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深铁路接166亿大单,股价跑输大盘,大成齐增持宝盈减持公募现分歧
星岛日报记者 周昊 实习记者 李雨蔚
8月1日,广深铁路(601333.SH)以2.97元平开,截至收盘,上涨0.34%,报2.98元/股。从7月月度涨幅看,沪综指为3.74%,该股为2.77%。拉长到前七个月看,沪综指涨6.41%,该股跌13.41%。
尽管市场表现跑输大盘,但7月26日,广深铁路公告称,广深铁路与广州市政府、广铁集团就广州东站改造工程签订《广州东站改造项目合作协议》(下文简称“协议”)。公告后首个交易日,广深铁路最高价达3.18元,当日振幅4.59%;广深铁路股份(0525.HK)股价一度涨超9%。
广深铁路股份(00525.HK)趋势变化
《协议》中提到,本次广州东站将按照“地上+地下贯通”、“14台24线”的规模改造,目的是将广汕铁路、赣深高铁、广珠澳高铁、广深高铁新通道等引入广州中心城区,其中项目投资约144.32亿元,还建补偿投资约22.28亿元,总投资达166.6亿元。
2024年,广深铁路营业收入为270.9亿元,实现净利润10.6亿元。换而言之,此次的投资数额超过去年广深铁路总收入的60%。如此巨大的一笔投资,工程将分几期开展?每期是否有预期完成节点?就这个问题,星岛日报记者数次致电广深铁路咨询相关情况,电话均未被接听。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日,6个月以内共有7家机构对广深铁路的2025年度业绩作出预测;预测2025年-2027年每股收益均值分别为0.154元,,对应三年的净利润均值分别为11.02亿元。
《协议》中提到,广州市政府、广铁集团、广深铁路三方将共同组建广州东站改造项目公司,各自持股比例约为38.65%、22.7%、38.65%(最终根据批复投资确定)。其中,广深铁路以改造后仍需保留功能的既有资产规模对应的工程投资约46.02亿元、土地费用约6.07亿元(以实际评估价为准),共计约52.09亿元计算其在项目公司中的股份。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官网显示,广州东站改造后站场规模从7台16线升级为14台24线。其中,地面场南侧为广汕场,规模为4台8线;地面场北侧为广深Ⅲ、Ⅳ线车场,规模为4台6线;地下场为广深Ⅰ、Ⅱ线车场,规模为6台10线。广州东站站房将按照站城融合模式改造,与地铁1号线、3号线、11号线、18号线、公交等城市交通设施有效衔接,打造与城市周边融合发展的综合交通枢纽,建筑总规模约56万平方米。
广州东站的改造不仅与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息息相关,更直接关系到广州“高铁进城”的愿景。
《2024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广州东站日均旅客发送量5.7万人次,年旅客发送量约2000万人次。改造后将大幅提升枢纽能级和旅客服务能力,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超 8000 万人次的需求。
今年1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定调,2025年将开工建设广州东站改造项目。
6月18日,广深铁路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董秘唐向东介绍广州东站改造进展时表示,该项目虽然面临繁忙线路原址改造的难度,但公司已进行大量前置工作,目标正逐步接近。
6月27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广州东站改造及广州东至新塘五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铁集团和广东省政府联合批复”的消息显示,项目计划整体于2030年完成。
据公开资料显示,此次承揽项目的广深铁路是目前中国唯一在上海、香港和纽约三地上市的铁路运输企业,主要业务以经营铁路客货运输为主,兼顾铁路延伸相关业务,目前正独立经营深圳—广州—坪石段铁路客货运输业务,此次广州东站改造是该公司首个大型枢纽改造案例。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项类似“包工头”的业务,也是该公司从“资源品”拓宽至“运营商”的关键一步。
财报显示,2024年,广深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6910.67万人,同比增长16.51%,完成货物发送量1409.98万吨,同比下降12.05%,营收占比最高的来源为客运收入,占比40.59%。
值得注意的是,委托运输服务收入自2024年成为广深铁路一项新的主营收入增长点,其收入贡献由当年6月的 37.43亿元猛增至年底的80.23亿元;但路网清算及其他运输服务收入则大幅下降,2023年底的120.93亿降至2024年底的46.63亿。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证券公司研究机构给予广深铁路“买入”或“增持”评级。
7月7日,太平洋证券交运分析师程志峰表示,2025年广深铁路短期业绩承压,但随着运价浮动和广东省内高铁线路的改扩建政策,或许带来长期业绩修复。
7月16日,西南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广深铁路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11.6亿元、12.4亿元。
根据官方网站显示,广深铁路2025年中报将于8月29日披露。上半年经营情况等虽需等到月底才知,但据目前披露的公募基金中报,二季度部分机构持股情况已经出现分歧。
截至6月30日,现有21家机构持有广深铁路,共计持股数4.52亿股。
在持股数排名前十的机构中,二季度,大成旗下3只基金增持,其中,大成睿享混合A增持498.91万股至8298.8万股,大成策略回报混合A增持369.28万股至5226.45万股,大成竞争优势混合A增持472.17万股至4465.22万股。三只基金持股对应市值分别为2.4亿元、1.51亿元、1.29亿元。
而宝盈旗下4只基金则都有减仓动作,其中,宝盈品质甄选混合A减持4000万股至6000万股,宝盈新价值灵活配置混合A减持200万股至3500万股,宝盈增强收益债券A/B减持1150万股至3250万股,宝盈优势产业灵活配置混合A减持300万股至2500万股。四只基金持股对应市值分别为1.73亿元、1.01亿元、9392.5万元、7225万元。
东方红旗下两只基金各有增减,东方红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A增持79.58万股至2404.84万股,东方红京东大数据灵活配置混合A减仓93.23万股至2268.85万股。两只基金持股对应市值分别为6949.99万和6556.9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