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治家杨善庙:一碗热饭暖人心,一剪温情传递爱

8月盛夏,以孝治家全国示范基地河南杨善庙大食堂飘出浓浓的饭菜香味,今天大食堂的义工们为爷爷奶奶们准备的是地锅炖鸡。义工们多年来坚持为社区(乡村)儿女不在身边的、有特殊困难的老人雪中送炭。为失去买菜做饭能力的人、空巢孤寡老人、残疾人、生病在床的人及需要帮助的人和8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每日午餐(为卧床不起、有特殊困难的孤寡老人提供一日三餐)。

500地锅炖鸡

一大早,义工们就来到了大食堂做准备工作,义工们分工协作,有的义工清洗鸡肉;有的义工在案板上切着姜片、葱段,辛辣的香气混着柴火的烟味,在厨房里漫开来。掌勺的义工陈大姐抡着大铁铲,翻炒着锅里的鸡块,油星溅在胳膊上,她只是皱下眉,继续往锅里添着自家晒的干辣椒和老酱。“得让肉炖透了,老人们牙口不好,咬不动可不行。”她嗓门洪亮,混着锅里的咕嘟声,铁锅碰撞的叮当声、义工们轻快的笑语声,柴火的噼啪声,在这个盛夏格外动听——这里,是以孝治家的义工每天最惦记的 “第二个家”。

500杨善庙大食堂的义工们为爷爷奶奶们端来香喷喷的饭菜500杨善庙大食堂的义工们为爷爷奶奶们端来香喷喷的饭菜

中午,村里的爷爷奶奶们结伴而来,老人们坐在凉快的空调屋里,一边唠着家常,一边看着电视机里上演的河南豫剧,义工给每位老人盛上满满一碗,鸡肉大块实在,粉条软糯鲜香,老人们拿起筷子,先夹块炖得酥烂的鸡肉,再掰半块吸饱汤汁的贴饼子,往嘴里送的瞬间,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慢点吃,不够再添!”义工组长谢玉真给老人一边拿馒头一边说。一位奶奶边吃边念叨:“你们这孩子,天天变着法儿给咱做好吃的,比亲闺女还上心哟!”

500以孝治家杨善庙的义工为村里的老人们理发

午饭过后,义工们搬出了折叠椅,手里拿着理发推子和毛巾,热情地给爷爷奶奶们理发。义工一边理发,一边和老人们唠家常,问问最近睡眠好不好,食堂的菜合不合胃口并嘱咐老人们,家里有什么困难要随时跟义工们说。剪完头发,义工用毛巾擦去老人颈间的碎发,又帮老人理了理衣领:“您瞧瞧,精神多啦!” 老人们都感谢义工们的辛苦付出,义工笑着说:这都是我们该做的。为咱们村里的老人们服务,是责任,更是义务。我们一定会严格按照《以孝治家行动部署》标准执行不走样,踏踏实实为村里的老人们服务,推动以孝治家幸福万家,以孝治家遍地开花!(杨献礼 以孝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