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航班,两人罚款,三人拘留

2025年7月21日晚,亚洲航空D7326航班,

从吉隆坡飞往成都天府。

就在飞机即将降落前,客舱内两拨人突然动手。

从吵架到扭打,拳脚相向,旁若无人。

视频中乘务员奋力劝阻,夹杂着小孩哭泣声。

但打架双方毫不理会,骂声拉扯不断。

这当然不是第一次发生这种事了。

隔着屏幕看热闹,大家或许觉得“真刺激”,但对航空从业者来说,这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自己飞行的时候,也见过不少打起来的。

有一次是半夜航班,前排一家三口,后排也是一家三口。

前面的妈妈把座椅靠背放倒了,后排的妈妈不乐意。

一开始是小声吵吵,后来直接互骂,指着鼻子骂,什么脏话都冒出来了。

我和另一个小空乘上前安抚,两家的爸爸倒是一直沉默,偶尔说几句场面话。

突然,不知道前面那位妈妈说了句什么,后排那家的小儿子的情绪突然就爆了。

真的爆了,脸红脖子粗,跟打了鸡血似的,在座位上怒吼,意思是他感觉自己妈妈被欺负了,那嗓门把我都吓一跳。

看着也就十六七岁的高中生,一下子把气氛推到了炸点。

两位爸爸一看不对,也站了起来,我夹在中间,感觉再不强硬一点就要出事了。

我也跟着喊:“你们要干什么?疯了是不是?这是在哪?落地都想拘留是不是!”

六个人瞬间不吭声,全看着我。

我皱着眉头说:“两个选择。第一,我给你们换座位,别说公平不公平,六个人全换,谁也别烦谁,落地各回各家。第二,你们继续吵,我收集证据,落地全交公安,拘留还是罚款自己看着办。”

两位爸爸赶紧认了:“换换换,赶紧换。”

还有一次,是我飞行十几年见过最凶的一次。

前排坐着一个特别拽的小伙,座椅放倒,脚搭扶手上还抖,特别无理。

后面三个男的直接就开骂,乘务长赶紧制止了,表面上看算压住了。

结果没多久,前面小伙去厕所,那三人一起尾随。

我还以为他们是一起上厕所,热心提醒“稍等一下哈”。

结果等小伙一出来,那仨人就堵住他,一个人上来就是一拳,然后三打一。

我夹在四人之间拼命拉,完全拉不开,场面乱到极致。

后舱两个小姑娘吓得花枝乱颤,另一个安全员闻讯冲过来,才控制住。

落地后,全体移交公安。

还有太多例子,不一一说了。

其实在飞机上的打架,无非就那么几个原因,“座椅靠背”占90%(我编的数据,体现大部分),其他的还有“外放音量”“孩子调皮”等等。

座椅靠背这东西,不能说设计不合理,只能说它太容易引发冲突。

前排的人不管不顾,后排的人一推就急,互相挑衅,特别快就上头了。

而且我观察到一个细节——很多旅客都爱等我们乘务员餐车推到身边,才突然爆发。

可能觉得我在旁边就给他打上了强心剂,还给了他情绪支撑。

谁也不好好沟通,都觉得自己被欺负了,委屈。后面上来就是一推,越推前排越顶,矛盾立马激化。

在狭窄密闭的机舱里打架,不仅不体面,更是对整个航班安全的严重挑衅。

在这个密闭空间里的一切,都必须服从秩序。

旅客们计较的这些事,你说它小——是很让人心烦。但你说它大——也不至于非得打架。

飞机上的打架,不是你和人打一架就能结束的事。首先“机上扰乱”行为是跑不了的。

万一影响到其他旅客,引发更大恐慌,就是扰乱公共秩序。

更严重一点,万一误伤了乘务员,那性质又变了。

你不觉得严重,但法律觉得。

所以,这次亚航打架事件,后续来了处理结果:

7月22日晚,四川机场公安发布警情通报:

500

乘客卢某(男,34岁)因不满蒙某(女,38岁)等人聊天声音问题,与对方发生口角并引发肢体冲突。

卢某与蒙某、张某均被行政拘留。白某某、雷某某被行政罚款。

一个航班,两个人被罚款,三个人被拘留。

本来是高高兴兴回家,

没想到还得去拘留所住三天。

以这种方式“落地”,

高兴了吗?

文明乘机,听起来是句口号,但它真的是底线。

底线就是你不能碰。

尤其是航班即将落地前的这几分钟。

飞行机组和客舱机组已经进入最集中精力的阶段,

任何干扰都是额外负担。

而你的一句狠话,一个肢体动作,不仅可能让自己吃官司,也可能让航班整体处于风险之中。

出来玩,真的没必要。

互相退一步,平稳落地回家不好吗。

忍一时,不是怂,世界上的垃圾多了,你好歹找个没人的地方再发泄啊。下飞机后,能解决的办法多得很。

别非要靠动手,才证明你有脾气、有面子、够爷们。

从来不缺性子火的旅客。

但我们更需要一点冷静,一点克制,一点成年人该有的理智。

来源:微信公众号“停机坪”(id:tingjiping789),作者:停机坪大表哥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