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氛品牌如何用奢侈品逻辑做香水?
以下内容来自久谦中台行业研究工具
当一瓶30ml的闻献香水标价980元,远超迪奥旷野男士香精的920元;当观夏的“昆仑煮雪”香薰蜡烛以214元单价年销超3万件——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高端香氛品牌对奢侈品逻辑的精准复刻与本土化重构。
2025年中国高端香氛市场规模突破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5%,远超全球7%的增速。在这场以“东方美学”为武器的升级战中,观夏、闻献与melt season正以迥异的路径,挑战着香奈儿、祖玛珑等国际巨头筑起的堡垒。
品牌叙事:从文化符号到情感宗教
观夏将“东方记忆”转化为嗅觉符号。其爆款“颐和金桂”萃取湖北咸宁、广西桂林的桂花,每年9月人工采摘后运至法国格拉斯提纯,再装入景德镇烧制的瓷罐中。从命名(昆仑煮雪、书院莲池)到原料,“在地文化”成为产品灵魂。这种叙事唤醒了消费者的文化归属感,使客单价达483元的香水年销破万瓶。
闻献则创造“禅酷(CHANKU)”哲学体系。全黑门店设计模仿庙宇静谧感,香水瓶借鉴榫卯结构,当归、枸杞等中式药材入香,用文化陌生感制造溢价。其深圳“囍堂空间”限时店以传统婚俗为灵感,双人座椅设计强化亲密关系仪式感,将消费行为升华为文化体验。
melt season从东方哲学中提炼“Be water, I flow”的品牌精神。新香“敕勒”灵感源自《敕勒川》民歌,门店以岩石、榕树等自然意象构建空间章节,让消费者在沉浸中理解“自由与臣服”的辩证。
产品工艺:供应链的隐形竞赛
原料浓度成为首道护城河。闻献全线香水香精浓度达15%-25%(国际标准Parfum级),留香超8小时,直接对标香奈儿蔚蓝等奢侈款,但单价高出约20%。为支撑此标准,其香精供应商锁定瑞士奇华顿,调香师团队包括为Tom Ford调香的Yann Vasnier。
本土原料全球化处理是观夏的解法。金桂、竹叶等中国植物原料在法国MAUBERT家族实验室完成提纯,既保证品质稳定性,又赋予“东方基因现代化表达”的叙事。
melt season则以动态香型技术破局。香水能根据体温、皮脂状态实时变化香气,技术合作方为全球前五的香精公司芬美意与高砂,后者甚至为其破例接受10公斤级小批量采购。这种“科技稀缺性”支撑了其高定系列1480元的定价。
定价策略:用数字构建身份区隔
国内三大高端香水品牌闻献、观夏和melt season不约而同地将产品定价策略锚定在国产香水均价3倍以上,通过刻意制造消费门槛来强化品牌溢价。
闻献推出的“银炭滴香”定价高达2250元,比香奈儿5号还要贵出50%。观夏主力产品线定价300-800元,较行业200-300元的平均价位高出60%。而melt season不仅将高定系列从1280元上调至1480元,更将经典系列突破千元大关,这种集体性的高端定价策略既是对品牌价值的自信表达,也是对目标客群消费能力的精准筛选。
限量机制进一步强化稀缺感。观夏早期微信商城每周四晚8点限量发售,引发定时抢购。闻献每季新品按时装发布节奏推出,命名“人无完人”“人面兽心”等系列,概念先行的策略使首发转化率达30%。
根据久谦中台数据显示,在对观夏、闻献和melt season的比较中,观夏在品牌相关维度上表现最为突出,满意度达到93%,其融合东方美学与现代设计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市场认可。然而,观夏在产品相关和香味相关维度上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分别为75%和77%,主要问题集中在产品容量和香味浓度上。
闻献在品牌相关维度上也表现不俗,满意度为90%,但在香味相关维度上的满意度较低,用户对其留香时间表示不满。
相比之下,melt season在其产品设计、香味层次感和品牌形象均获得高度评价。总体来看,melt season在多个维度上表现均衡,而观夏和闻献则各有优劣,需在特定领域进行改进以提升用户满意度。
渠道体验:空间即媒介,门店即美术馆
国内高端香水品牌正通过独具匠心的线下空间打造品牌美学体验。闻献在上海淮海中路打造黑色“庙宇”概念店,凭借极具冲击力的视觉设计实现30%的提袋率,其中95后消费者占比高达80%。
观夏将北京国子监店融入清代四合院建筑,让“少年檀”香型与书香古建产生奇妙共鸣,带动60%的超高复购率。melt season则选择上海太原路郑念故居花园洋房和北京隆福寺“穹宇”概念空间,通过岩石装置等自然元素演绎品牌哲学。这些精心设计的线下空间不仅成为品牌美学的立体展陈,更通过场景化体验建立起与消费者的深度情感连接。
线上渠道则刻意保持克制。观夏早期拒绝天猫,仅通过公众号+小程序销售,内容团队以散文式文案描述“昆仑煮雪是踏雪归家的松林气息”,将产品转化为情感文本,私域复购率超行业均值2倍。
资本棋局:巨头的赌注与品牌的野心
国际美妆巨头正通过资本布局认可中国高端香水品牌的市场潜力——欧莱雅集团连续战略投资观夏与闻献,将后者明确定位为“中国奢侈香水品牌”,彰显对中国本土高端化路径的信心。
雅诗兰黛集团则在2023年入股melt season,旨在借其独特的东方香型基因补足自身产品矩阵的文化短板。这些国际美妆集团的战略动作不仅验证了中国香水品牌高端化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更预示着全球美妆产业格局中,东方美学价值正在获得前所未有的战略权重。
资本驱动下,扩张节奏明显加速。闻献4年拓店10家,进驻迪拜免税店。melt season2024年7月京深双店齐开,打破“年拓一城”旧节奏。但风险随之显现——闻献因过度追求艺术性,部分门店坪效不足国际品牌50%,被迫从“奢侈品”定位回调。
终局思考:东方美学的全球化悖论
三大品牌的实践揭示出奢侈品逻辑本土化的共性法则:文化深度决定溢价高度,供应链控制力保障话语权,空间体验替代功能说明。但其路径差异同样显著:观夏以“东方记忆”唤醒群体共鸣,闻献用“禅酷美学”吸引先锋人群,melt season借“自然哲学”切入高端生活方。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全球化平衡术。当闻献在迪拜免税店陈列榫卯香水瓶,西方消费者为设计买单却难解“禅酷”内涵;观夏的“金桂”需在海外文案中译为“Oriental Garden”而非“Guilin Osmanthus”——文化符号的跨语境折损,仍是东方品牌国际化的核心痛点。
“雅诗兰黛集团管理层的判断或许指明了方向:‘中国是我们赢得高端美妆市场的关键’。”
当Z世代将“闻献”列入七夕礼单而非选择祖玛珑,当观夏用户自发传播“昆仑煮雪”的雪山摄影——这些场景印证了本土高端化的本质胜利:奢侈品逻辑的终极目标不是模仿西方,而是让东方审美成为全球奢侈体系的新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