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科普课堂:纸杯电话筒里的科学奥秘
趣味科普课堂:纸杯电话筒里的科学奥秘
近日,青青萌芽实践队在黄石市排市镇明德小学开展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普课,主题为“纸杯电话筒——声音的奇妙传递”。课堂上,队员们通过简单易得的材料,带领孩子们探索声音传播的科学原理,寓教于乐,激发了孩子们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一、小小纸杯,大大奥秘
“同学们,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传递的吗?”随着实践队队员的提问,孩子们纷纷睁大眼睛,有的摇头,有的举起小手跃跃欲试。队员微笑着拿出两个纸杯和一根长长的弹性绳子,向大家演示如何制作“纸杯电话筒”。孩子们的目光立刻被吸引,教室里响起一阵阵兴奋的议论声。
在队员的指导下,孩子们两两一组,小心翼翼地用绳子将纸杯连接起来。有的孩子轻轻拉扯绳子测试弹性,有的则迫不及待地将纸杯贴在耳边,试图捕捉细微的声响。当第一个小组成功完成制作,并隔着一段距离“通话”时,其他孩子们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二、“喂,你听得见吗?”——探索声音的传递
“真的能听见!”一个孩子忍不住惊呼,随即捂住嘴,眼睛弯成了月牙。他的搭档站在教室另一端,同样满脸兴奋,用力点头回应。其他小组见状,也纷纷尝试起来。有的孩子故意压低声音,装作神秘地传递“秘密消息”;有的则调皮地拉远距离,测试纸杯电话的极限。每当声音清晰地通过绳子传来,孩子们便会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实践队队员适时引导大家思考:“为什么声音能通过绳子传递?”孩子们歪着头认真思索,有的猜测是“绳子会震动”,有的则认为是“纸杯把声音放大了”。队员耐心解释,声音是通过绳子的振动传播的,而纸杯则起到了收集和放大声音的作用。孩子们听得入神,不时点头,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三、科学启蒙,种下探索的种子
这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课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更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现象。课后,许多孩子仍意犹未尽,围着队员追问更多关于声音的问题,有的甚至提出想尝试用不同材料制作“电话筒”,探索哪种效果更好。
青青萌芽实践队通过这样趣味盎然的课堂,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小小的纸杯电话筒,不仅连接了两端的童声笑语,更串联起孩子们对科学世界的好奇与向往。未来,实践队将继续以创新的教学方式,陪伴孩子们在探索与发现中快乐成长。(通讯员:孙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