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方,在这里》舞者佟丽娅回归:远方是梦,此处是根
2025年7月20日—8月5日
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
家园不仅在远方,也在这里;
思念不仅在这里,也在远方。
我们来自远方,生活在这里;
我们生活在这里,爱着远方。
这饱含乡愁的诗句,是舞蹈诗剧《在远方·在这里》的核心,也精准道出了佟丽娅——这位从伊犁河畔走出的锡伯族女儿——内心深处对故土新疆永恒的爱恋。
昨晚,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7月20日-8月5日)在新疆人民会堂盛大开幕,一部凝结了佟丽娅与家乡十九年深情的力作,以全新升级的“2.0版本”璀璨回归!
这不是佟丽娅简单的舞台亮相,而是一次历经六载光阴淬炼的回归,一次意义非凡的“回归”——回归舞者的初心,回归那个最本真的“新疆丫头子”,更是她献给新疆的一份厚重的情书。
而面对这样一份独特的舞者情感,“我从新疆来”有幸见证、记录,并与之同行。
六年之约,初心如磐
2019年初,为了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用舞蹈这门最本真、也最炽热的艺术语言,向滋养她的土地倾诉深藏心底的乡情,佟丽娅毅然推掉了多部重要的影视邀约,将全部心力倾注于舞剧《在远方,在这里》的创作。
彼时她的宣言,纯粹而有力:“这一次,我只想用舞蹈说话。”
在新疆排练厅的烈日下,她身着被汗水反复浸透的练功服,反复雕琢每一个动作,指尖的弧度、眼神的流转都力求完美。
从乌鲁木齐到上海、北京,排练场辗转,不变的是她眼中那份近乎执拗的专注与虔诚——那是对舞台的敬畏,更是对表达乡情的极致郑重。
2019年11月9日,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落幕。
谢幕灯光下,佟丽娅眼眶泛红。台下的我们清晰记得那一刻她眼中的泪光——那是对梦想成真的感动,是倾尽所有付出后的释放,更是对家乡爱意最直接的流露。
她和她团队包括我们都知道,为了这一刻,她放弃了多少星光璀璨。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迎来了七十华诞的辉煌盛典。
佟丽娅心中的那份召唤再次响起。她拨通电话,声音里是熟悉的坚定与深情:“是时候重启《在远方》了!”
召唤发出,昔日并肩作战的伙伴们重聚一堂。灯光师、编舞师、服装设计师……核心团队带着比六年前更深的默契与对新疆更透彻的理解,投入到舞剧的重新打磨中。
六年的沉淀,让情感更为醇厚,让表达更为精炼。
她始终坚信:“新疆的每一粒沙、每一缕风,都值得被看见。”
佟丽娅的话语,道出了团队共同的心声。这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一次情感的升华与艺术的淬炼,为家乡的故事续写更深厚、更具时代回响的篇章。
昨晚,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乌鲁木齐盛大开幕。在这场汇聚全球艺术精粹的国际盛会上,佟丽娅与团队携《在远方,在这里》荣耀回归,成为献给家乡七十华诞最珍贵的一份贺礼。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散文诗”结构在舞剧中独树一帜。它摒弃了强烈的戏剧冲突,通过“遇见、致父亲、致母亲、致爱情、致远方、致这里”六个饱含生命温度的情感篇章,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这六个篇章,如同六封写给生命与故土的情书,巧妙地将维吾尔族、锡伯族、塔吉克族等新疆世居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歌舞艺术精髓,以情感为线,如珍珠般串联。
作品捕捉生活中最质朴动人的情感瞬间:初遇的悸动、如山父爱的感念、似水母爱的依恋、炽热爱情的咏叹、对心中“远方”的追寻,以及对脚下“这里”那融入骨血的眷恋。
回想我们与佟丽娅的缘分,始于2014年“我从新疆来”系列作品的采访。
那时的她,已是荧幕上耀眼的明星,但最打动我们的,是她谈及家乡时眼中闪烁的、毫不掩饰的深情与骄傲。那份光芒,纯净而炽热,是游子心底最本真的印记。
令人动容的是,这份深情从未因时光和距离而褪色,反而在此后的十多年间,佟丽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家乡的爱与责任。她先后以出品人的身份,全力支持着《我从新疆来》《我到新疆去》《新疆滋味》等纪录片。
同时,她也不遗余力地在各个场合推介新疆的文化艺术,让更多人领略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她深知,真实、多元、生动的新疆故事需要被看见、被听见。
从最初的采访对象,到后来深度合作的伙伴,佟丽娅与“我从新疆来”共同成长,共同致力于一件事:让世界看见真实、立体、可爱的新疆,让新疆人的故事传得更远。
今晚(7月21日),新疆人民会堂的帷幕将再次为这份深情开场。本次特邀嘉宾有演员麦迪娜、歌手塔斯肯。
▲左图为演员麦迪娜,右图为歌手塔斯肯
舞台中央的佟丽娅,舞姿中沉淀着岁月的力量与从容,那份赤子之心却比六年前更加滚烫。细看那旋转、跳跃、伸展,每一个动作都承载着十九年来她对家乡情感的累积与升华。
这场源于根脉、归于深情的舞蹈盛宴,正是佟丽娅以及更多新疆儿女对“家园在远方,亦在此刻此地”最极致、最动容的生命诠释。
今天,我从新疆来,诚邀您共赴此约,见证这场穿越六年的深情回归!
库尔班江导演记
2019年1月6日,我接到佟丽娅的电话。电话里,她的声音带着久违的雀跃:“我要回归舞台了。”为了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也为了向养育她的新疆献上一封“情书”,她推掉多部戏约,全身心投入舞剧创作。
她说:“这一次,我只想用舞蹈说话。”
7月的新疆排练厅,我第一次探班。烈日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她穿着练功服,头发随意扎起,每一个动作都反复雕琢,汗水浸透了后背。后来在上海,在北京,每一次见面,她眼里的光都更亮一分——那是近乎执拗的专注。
2019年11月9日,北京中国国家大剧院首演落幕,全场掌声雷动。《在远方,在这里》像一阵来自天山的风,裹挟着草原的芬芳与戈壁的炽烈,吹进了每个人心里。谢幕时,她眼眶泛红。她和她团队包括我知道,为了这一刻,她放弃了多少。
202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佟丽娅再次拨通了我的电话:“是时候重启《在远方》了。”
今年舞台上的她,依然如六年前那般赤诚。当音乐响起,仿佛时光倒流——只是这一次,舞姿里多了岁月的沉淀,家乡的故事也被赋予了新的篇章。
谢幕时,我想起她常说的一句话:“舞蹈是我与故乡对话的方式。”
《在远方,在这里》,正是她用十九年光阴写就的,最长情的告白。
-END-
审核主编:刘美仪
副 主 编:许露琪、穆尼热
作 者:娜迪娅
排 版:麦迪娜依
后 台:麦迪娜依
图片来源:佟丽娅、库尔班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