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共产主义战士”逆天了,美国权贵要花2000万“干掉”他
作者:陆雪
特朗普最近跟美国一个“毛头小子”杠上了。33岁的民主党议员马姆达尼,意外击败了67岁的纽约政坛老将、前州长科莫,在纽约市长民主党初选中脱颖而出,成为党内候选人。这只是候选人阶段,还没真坐上市长的位子,特朗普就已经“火力全开”了。
马姆达尼。(资料图)
7月8日,特朗普警告称,“我们不会允许一个共产主义者(指马姆达尼)被选为纽约市长,但我们在白宫拥有巨大的权力,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管理地方”。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炮轰”马姆达尼。马姆达尼胜选第二天,特朗普说他是“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疯子”,一个“正在迈向市长之位”的“激进左派”。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纽约市素来是民主党票仓,而这场爆冷胜出让马姆达尼在今年大选中占据了极大优势。那么,这个让特朗普急得跳脚的马姆达尼,究竟是个什么来头?他为何被贴上“共产主义者”的标签?又凭什么掀翻科莫这样的政治老将?
马姆达尼的家庭背景堪称全球化精英模板:出生于非洲乌干达,父母皆为印度裔;5岁随家人迁往南非,7岁全家移民纽约。他的父亲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母亲是制片人和奥斯卡提名导演,两人都毕业于哈佛大学。
大学期间,马姆达尼就显露出了政治热情,创立了“巴勒斯坦正义学生组织”。毕业后马姆达尼并没直接步入政界,而是先担任住房顾问,帮助皇后区的低收入者避免被驱逐。他的竞选路线充满“草根气质”,同时还大胆将自己的穆斯林身份带入公众政治叙述。他定期去清真寺,还发布了一条乌尔都语的竞选视频,讲述纽约市生活成本危机。
和“金主爸爸们”无缘,他的竞选几乎完全靠小额捐款撑起——超过2.1万人捐款,其中约75%的单笔金额不到100美元。马姆达尼依靠一支庞大的志愿者团队,发动了“敲响一百万扇门”的基层动员行动。反观科莫阵营,则有前市长布隆伯格、对冲基金大佬们以及前总统克林顿等资深政要和老牌资本撑腰。
马姆达尼如果最终当选,将成为纽约市历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长、首位印度裔市长,还是史上最年轻的市长。光是这些标签,就足以搅动一池春水。
马姆达尼。(资料图)
他的胜出消息一出,华尔街一片哗然。一群顶级金融家和企业大佬连夜召开电话会议,研究对策,甚至要筹资2000万美元来“阻击马姆达尼”。还有一些房地产商和开发商盘算要不要干脆离开纽约。
为什么这个年轻人会让纽约的权贵们如此恐慌?先来看看他的政策主张。
他提出,每个行政区至少设立一家市营杂货店,提供便宜日用品;公交车免费,让儿童托育不再是天价服务;提高企业税、最低工资标准,并对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人加税。马姆达尼将自己定义为民主社会主义者。一位保守派评论员认为,马姆达尼比桑德斯还“极左”。
马姆达尼依靠志愿者展开大规模敲门拉票活动 (路透)
马姆达尼的外交立场也颇具争议。他多次公开表示,如果能成为市长,内塔尼亚胡一旦访美,他将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将其逮捕。他说,尽管美国不是《罗马规约》的签约国,但“纽约市的价值观应与国际法一致,是时候让我们的行动也一致了”。这番言论引起轩然大波。
而就在7月7日,内塔尼亚胡在白宫与特朗普共进晚餐时,被记者问及是否担心在纽约被捕,他表示“毫不担心”,还说明年访问纽约要拉上特朗普一起。特朗普当场表态“我会把他(内塔尼亚胡)救出来”,这哥俩一唱一和颇具喜感。
不得不说,尽管初选中大胜,马姆达尼要想胜选纽约市长还有很多困难。他的多元标签:南亚裔、非洲裔、穆斯林、巴勒斯坦正义活动家、移民二代、民主社会主义者等,使他成为保守派、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以及犹太组织攻击的靶子,特朗普的眼中钉。他的一些主张也被自由派抨击。
但马姆达尼的崛起对美国来说是个标志,代表新一代选民的转向,少数族裔的声音日渐放大,传统政党内部的割裂,美国大众政治的撕裂,也体现了全球右转的反作用。
马姆达尼式的政治,大概率不会主导美国的未来,但它正以一种难以忽视的方式,重塑着美国政治的想象空间。